新疆阿正趣生活
農民除了種地,閒暇時可以找點能適合自己的工種打點零,這是唯一圖徑,要想搞點經銷營生也可以,必須先了解市場行情這樣兼職當然更好,至於怎麼決定還是自己先規化再作選擇,謝謝!
傅睿卿
在老家種地,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兒了,起碼有一二十年了吧!
那時候的農村,出門打工、闖蕩的人還比較少,特別是我們那兒,要田有田,要山有山,自給自足,宛如世外桃源。
農曆新年過後,“有吃沒吃,玩到正月二十。”,“懵懵懂懂,驚蟄下種。”,臨近二月,酒足飯飽、意猶未盡的農人,才會走出新年的喜慶氛圍,懶洋洋地扛起鋤頭、趕著耕牛,下田開始一年的勞作。春雷滾滾,布穀聲聲,播撒下一年的希望。
春耕過後,人們開始上山,尋找生活的來源。那時候,“割松香”是大多數人家主要的經濟來源。把適合採脂的松樹,每天用刀割一次,流出的松脂,就是寶貴的財富。割松香,每天要很早起來,翻山越嶺,很是辛苦。可是人們習以為常,苦中作樂,每天群山之中,松濤陣陣之下,“喲呵”(打招呼)之聲此起彼伏,山歌悠揚嘹亮。
下雨天,人們無法上山,正是休息的黃金時間。小年輕們呼朋喚友,聚集在一起,要麼八十分,要麼跑得快,小賭怡情。到了飯點,大家抓鬮也好,“撿白食”也好,“打鬥四”也好,你出錢,我出力,買肉打酒,殺雞宰鴨,大快朵頤……
夏收,“雙搶季節”,為了不誤農時,人們都是頭頂烈日,揮汗如雨,搶收搶種。這個時候,是最累人的。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人們拼命地幹,直到顆粒歸倉,綠綠的秧苗在水田裡茁壯生長……
秋收過後,田野裡一望無際,辛勞了一年的牛兒在悠閒地吃草。“割松香”的人們也結束了一季的工作,因為天氣越來越冷,松樹也不再冒油了。人們把曬乾的禾稈捆紮好,挑回家,放在牛棚上,作為牛兒們晚上的乾糧。“牛無夜草不肥”,辛苦一年了,也該獎勵獎勵它啊!
人們有些上山,把那些不能再採脂的老松樹砍了,拿去換錢,騰出地方,來年春天栽上新苗,孕育新的希望。有些下地,把梅菜、豆子、地瓜等收回家裡,或製成醃菜,或收納好。剩下的時間,各家各戶紛紛準備物資,迎接新年,迎接又一次的盛宴和狂歡……
……
許多年過去了,物是人非!人間,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人們,已經紛紛走出農門,來到了熱鬧擁擠的城市安家落戶。當年的良田,已經荒蕪了,荒草萋萋;當年熱鬧的山頭,已經不見人影,野獸出沒。再也回不去心中的故鄉了!再也不能悠閒自在,田園牧歌了……
郭桂茂
我是一個剛畢業參加工作的平凡人,農村出來,農民的兒子,這事很有發言權。
俺家地處平原,江蘇徐州人,種地對於父母來說,不算很重要的事。究其原因,還是種地收入太少。一年兩收,玉米和小麥,家裡有個七八畝地,一畝就算一千塊收益,一年也就不到兩萬塊錢,去掉化肥、農藥,人力、物力,剩個啥哦!
家裡就是典型的傳統農村家庭,父親拉貨跑運輸,母親在家照看。父親不重視務農,所以心思用到的極少,多數時間都在想法開拓拉貨接單生意。母親身體不好,在家照看我弟上學,理理家務,偶爾和村裡要好的“閨蜜”去做些零工。我小的時候都外出打工,更沒用心照料田地,父母也不算傳統的農民。
爺爺奶奶倒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在他們認知裡,土地的事是大事。春種秋收是老天賜的時令,是祖輩傳下的規矩,必須要做好農民的責任。我勸過他們很多次,開始時,爺爺罵我“能裡上天”,近幾年年紀大了,我勸他不要幹農活了,包出去算了,總能換來爺爺一生嘆息,“唉!農民嘛,哪有不種地哩?”
爺爺奶奶算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他們年紀不算太大時,除了種地,就是爺爺外出做零工,跟個建築隊啦,給人看管鴨子啥的。再往前說,爺爺年輕時,有編耙子和篦子的手藝,除了種地都靠這個養活五個孩子。後來,耙子篦子不太好售賣了,就養起了一些豬和羊,也可以算項收入吧。
起顛兒
作為一個從小就在農村長大的娃,我想和你談談我的外公外婆,他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沒有上過一天的班,領過一天的工資,一生都奉獻給了黃土大地。
從我出生開始,就對外公外婆的記憶特別深刻,也許是因為我媽經常帶我回孃家的原因,除了忙地裡的活之外,我外公家裡還養了很多的動物:
1,我外婆家養豬,每年母豬會下小豬仔,一次下7-8個,這是他們的收入來源之一,外公會很精心的照顧這些小豬,每天起早貪黑的,用奶瓶給小豬餵奶,給窩裡添乾草,外婆就打豬草,煮豬食。
2,鴨子和雞子也是成批的養,這是收入來源之二,就放養在後山的竹林裡,外公就每天早晚喂著自家種的苞米粒,中秋或者過年的時候就挑去集市上賣。
3,養了一頭牛,這是耕地用的,不是收入來源,但這頭牛的功勞也沒很大,幾十年如一日,幫著地裡做活,平時不上學的時候就歸我放,冬天太冷,外婆會提前割好牛草儲存著。
4,外婆家還有一片果園,種著獼猴桃,橘子和柚子,這是收入來源之三。除了這些還種著菜,當然這就是第四個收入來源。
記憶裡的外公外婆很勤勞,直到現在,他們還在賣菜和果子。
秋實歡
我是農村人,其實農村人除了種地之外,很少有在家閒著的,大部分人都出門打工賺錢,或者是做一些買賣,比如趕集賣些東西等,有的人還開辦了工廠、電商,做大買賣的也有很多。畢竟只靠家裡這一畝三分地的收成,連最基本的生活費都不夠啊!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凡是辛勤努力的農村家庭,現如今在中國這麼好的形式之下,過的是越來越好了,很多有理想的農民,正在靠著農村這片土壤,大力發展自己的事業,正在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為家鄉,為人民在默默貢獻著。
記得以前總是城裡人看不上農村,現如今形式也變了,很多農村人都因為自己生在農村而感覺自豪了。或許這就是農村變好的最好體現了吧[強]。
綠山頭優質蔬菜倡導者
我現在從事的種植模式是水稻和龍蝦共作模式。每年的3到10月份是我們夫妻倆比較忙的時候 ,這期間我們是沒有時間去從事別的職業撈外快的。但第二批龍蝦售賣結束,稻子也收割完了後,我的老婆就到附近的服裝廠做上幾個月的短工,雖然一個月只有近3000元的工資,但補貼家用也差不多夠用了,我本人在這段時間除了做好蝦塘下一年度的準備工作外,也會去附近河溝去捕黃鱔、泥鰍。這樣我們除了種好從其他農戶那裡流轉的土地外,一年下來也有不錯的收入。所以我覺得,農民在種地之外閒暇時間可以通過打工和做一些適合自己的第二職業去再掙一些錢是可行的,不然僅依賴土地的那點收入是很難餘下錢的,我說的對嗎?
生態養殖老陳
其實做好的方式而且不需要投入資金的方式就是外出打工!閒的時候出去打工,農忙的時候大多都是全程機械化了,例如收麥子十幾畝地,收割機一天就完了,一週就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做好,然後可以繼續出去打工,我在陝西就看到好多這樣的,這是我自己的建議僅供參考。
橋8橋
實值上農村已經沒有幾個是農民了,土地大都被有錢人承包種樹,連最基本的水稻、油菜,花生、小麥都很少看到,大都在城鎮打工謀生,農村除了幹不動活的老人和照顧老小離不開的,幾乎都不在家,現在的農村事實上生活不比城裡差,只是身份分農村城市而已,家家戶戶都在城裡有房有車,和城裡人做一樣的工作
大豆202031746
可以說作為農民,360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干活,天天勞動,目的是多打糧食,多增加收入。這是農民的一種職業,也是農民的一種工作。
農民種地收入非常微薄,有時候碰到災荒年,也可能是入不敷出,但農民也毫無怨言,對於土地不親不捨,對於種地工作不力不棄。
雖然農民種地很辛苦,但是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得有人幹。勞動是最光榮的,農民是偉大的,農民是用自己辛勤的勞動來換得人們的吃和穿的。
農民的種地也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尊重農民,尊重農民的勞動。
一直都胖
農民種地嚴格地來說就是一種工作,一種本職工作。農民就是與土地打交道的,其主要工作就是種地。離了土地,不依靠土地,那也不叫農民了。
只不過農民種地的工作與其他的工作不一樣而已,但是相同點都是會產生效益,更是一種職業。
可以說作為農民,360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干活,天天勞動,目的是多打糧食,多增加收入。這是農民的一種職業,也是農民的一種工作。
農民種地收入非常微薄,有時候碰到災荒年,也可能是入不敷出,但農民也毫無怨言,對於土地不親不捨,對於種地工作不力不棄。
雖然農民種地很辛苦,但是三百六十行,各行各業都得有人幹。勞動是最光榮的,農民是偉大的,農民是用自己辛勤的勞動來換得人們的吃和穿的。
農民的種地也是一種工作,也是一種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尊重農民,尊重農民的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