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古時期到明清的殉葬歷史:朱元璋在另一層面上是一個變態

我覺得鬼吹燈小說裡最經典的故事就是《雲南蟲谷》,

裡面對獻王墓的描寫十分恐怖,

尤其是在進入蟲谷之前水道里的一群群女屍,

實在是太重口,讓人心理不適。

這些女屍都是給獻王陪葬的女人,

足足有數千之多。


這暴露了中國古代殘酷的殉葬制度。

其實,早在未開化的上古時代,

各個部落取得勝利後祭祀用的不是牛羊頭,

而是真正的敵人部落人頭,

還有的部落酋長會用敵人的頭蓋骨做酒杯,

這都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但是在商周之後,

這些恐怖的祭祀活動已經越來越人性化了,

但是殉葬的風俗還是延續下來。

西漢時有個廣川王,生平最喜歡盜墓。

有一次,他在盜掘一座古墓時,

"見百餘屍,縱橫相枕籍",

屍體"或坐或臥,亦猶有立者,衣服形色,不異生人"。

最後鑑定是周幽王的墳墓。

墓中的屍體只有一個是男人,

剩下的一百多個女子全部都是為周幽王殉葬的妃子。

周幽王是亡國之君,是被犬戎追殺而死的,

卻仍然死得如此有排面,

更不要說那些正常死亡的君主了。


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死後,

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

其中包括子輿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

這三人都是有德行的好人。

所以秦國百姓哀傷不已,為之吟唱。

詩經收錄有《黃鳥》之歌:

交交黃鳥,止於棘。

誰從穆公?子車奄息。

維此奄息,百夫之特。

臨其穴,惴惴其慄。

彼蒼者天,殲我良人!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老百姓們感受到殉葬制度的殘酷,

由衷為三人哀悼。唱出可歌可泣的千古哀音。

孔子對殉葬制度是深惡痛絕的,

他曾說過一句非常著名的話: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意思是那個發明人俑(活人陪葬)的人,

應該會斷子絕孫吧?

然而秦始皇可不管這一套,

他生前動用數十萬人為自己修建陵墓,

還創下了歷史殉葬人數最高紀錄,

生殉者“計以萬數”。

更有人說秦皇兵馬俑有一大半都是活人做的,

只是不敢向社會公開。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

“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皆令從死,死者甚眾。”

從這段文字看,後宮女人大約全部殉葬了。

秦王朝的速亡,狠狠地教訓了漢朝的統治者。

劉邦的約法三章:

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已經非常人性化了。

漢武帝最狠厲,然而也並沒有讓活人陪葬。


其後的一千多年間,

殉葬這種惡魔制度幾乎在中原王朝消失,

然而到了明朝初期又開始死灰復燃。

朱元璋死時,特別要求四十多位年輕妃子陪葬。

根據歷史記載,朱元璋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

讓年輕妃子們全部服食水銀,保持肉身不腐,

還有很多被迫吊死,這樣可以保持軀體的完整性。

根據考古學家的發現,孝陵的很多女屍腿都是分開的,

可見朱元璋心理是多麼的黑暗。

好在明英宗廢除了人殉,

雖然清初也有一點點露頭,

但千古一帝康熙廢止了這項恐怖的制度。

希望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

殉葬制度不要再死灰復燃了,

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