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古典美女,为什么就胡静转型成功了,“晴格格”王艳惨淡收场

胡静,1977年生人。

王艳,1974年生人。

当年,两人的颜值,不分伯仲。

出道,走的都是“灵动美人”路线。

乖巧可人,是她们当年的形象标签。

长得讨巧,有什么好处?

胡静当年中戏读书时,就深受老师喜爱。

以至于毕业大戏,班主任“强行”给她一番地位。

所在的班级,本身就是个传奇班。

他们的业务能力,备受认可。

除了“牛魔王”陈明昊,还有章子怡、梅婷、秦海璐、袁泉、曾黎、秦昊、刘烨…

业内各大奖项,他们班几乎都拿过…

王艳,学舞出身,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曾经,在铁路文工团工作过。

为什么常常会有人拿她俩做对比?

大概是她们前期发展的时间线相同,走的路线也相似。

并且,最后都嫁入了豪门。

关于王艳老公的照片不多,仅找到一张高糊的结婚照…

事业萌芽期

胡静的第一部戏,是1999年,张铁林的《聊斋先生》。

之后一年,凭《大明宫词》“韦氏”,走入大众视野。

王艳,第一部戏是1993年,琼瑶阿姨的《梅花烙》。

1999年《还珠格格2》,已为人妇的王艳才凭“晴格格”一角,家喻户晓。

剧里的特写镜头,灵动美艳,不输主角。

当年,成为多少人的白月光…

蓬勃发展期

她们俩,都在2001年,主演了人生中的第一部戏。

胡静,和邱心志合作《大龙邮票》。

王艳,和黄海冰的《武林外史》。

王艳,当年拥有绝对的颜值优势。

2002年,胡静和王艳共同出演了《少年张三丰》。

这是她们的第一次合作剧。

2002年到2008年,青春年少的她们,分别留下了不少经典名片。

王艳,《无敌县令》《还珠格格3》《四大名捕》《花姑子》《少年宝亲王》《少将军阿贵》…

她的柔弱形象、乖巧性格,令人动容、惹人怜。

也虏获了,无数观众。

之后,她不再局限在古装花旦行列,演过现代都市剧。

比如,讲友谊和家庭的《漂亮的主妇》。

但依旧是温婉性格,略显单一。

也试过转型,演了部《流星蝴蝶剑》,反响不大。

所以,现在很多人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晴格格”“凝香”…

对于40+的女演员,若没转型成功,想再出来接戏,就比较尴尬。

例如接了这样的角色,不禁令观众唏嘘…

而胡静,2003年至2008年,作品也很多。

《孝庄秘史》《皇太子秘史》《大清后宫》《魔界之龙珠》《康熙秘史》《楚留香传奇》…

“纳兰容若” 和 “青格儿”,凄美爱情,触动人心。

这时期的美人,眼眶含泪,欲说还休。

BTW,钟汉良真的帅…

之后,她尝试了不同角色,不局限于清纯可人。

从《六女当铺》到《笑红颜》,她慢慢走出“花旦”,向“青衣”发展。

直到2017年《人民的名义》的热播,“高小琴”的深入人心,也代表了她的彻底转型。

和王艳相比,就显得“幸运”,但也理所当然。

毕竟,是中戏96班出来的其中一朵“金花”。

不再是柔柔弱弱,而是抚媚动人、精明能干。

她认为,接到爆款电视剧的唯一好处,就是之后能更高概率的拿到好剧本。

刚上线的《决胜法庭》,她将律政佳人的伶俐,刻画得入木三分。

故意虐妻,来达到离婚不被分家产的劈腿男,想请她作为他的代理人。

对于这一要求,她拒绝无果后,先是冷静陈述案件要点。

渣男,妄图狡辩…

她,完美回击。

表示,在此之前,刚刚接受了他妻子的代理。

被行内认可,被称为“法学学霸”。

谈判桌上,也不怯场,且头脑冷静。

目前来看,这部《决胜法庭》,是值得追的。

中国检察出版社,联合出品。

证明了它,具有一定的严谨性。

比如,呈堂证据。

需要向对方“公示”,否则会被认定为“证据突袭”。

还反映了,部分生活真实。

对过于“热情”的委托人,会做足“表面功夫”。

等把人劝走后,把联系方式推给了秘书,让她之后挡掉…

是的,王耀庆也有出演。

但这次是爱敛财、重权谋的圆滑律师。

之前写过一篇他的“不正经”,可以到个人主页的“文章”栏查看 。

关于成长与婚姻

二人现在成就上的差距,从她们成长的各种选择里,能预见一二。

王艳,当初因为害怕,选择不去“美国”读书,而是待在国内。

并且,早早地嫁给了大她一轮的老公。

没有远大的追求,造就了她的现状。

她当年演过的那些角色,多多少少都有她本人的性格特质…

而胡静,2008年才结的婚。

她对恋爱和婚姻,非常理性。

和丈夫在恋爱时,定过一个协议,说交往一段时间就好了。

因为当时她设想,远距离恋爱,应该维持一年半左右就会分手…

后来,因丈夫的体贴,又去见了他的家人,才让她有了结婚的想法。

感觉她是一个,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当初产后4个半月,就出来拍戏。

因为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与负责。

同时,也是给自己儿子做榜样。

算了下,她儿子“牛魔王”的年纪,离携女看电影,没几年了哈哈哈哈…

为了融入马来西亚文化,常常出入当地大排档。

觉得自己,只是半个娱乐圈人。

有种旁观者的心态,看待圈内人事。

很享受当下,因为这是她一步步努力获得的。

她们二人的状态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人选择回归家庭,有人选择拼命冲刺。

选择家庭的,于他们个人而言,并没有错。

可当容颜逝去,业务又被荒废许久,又想回归时,需要有明确的自我认知。

因为这么多年了,于观众而言,只剩满满的缅怀与长长的感慨。

怀念,演员曾有过的得天独厚。

感慨,自己曾经的岁月。

仅此而已。

(图片均来于网络)

你的关注,是我写稿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