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几个中长期的逻辑方向

先说指数。连续三根爆阳顶住一切牛鬼蛇神。所有调整全部由盘中分时直接完成,看来全民在家,没事干,只能炒股了。


目瞪口呆。


指数方面,我已经没啥可以说了,这么强的连续阳线,昨天我看指数调整,脸都被打肿了。服了服了,但是还是要说一句,还是要注意连续逼空之下的随时分化。说开玩笑的话,打脸归打脸,交易是自己的,发酵,高潮,分化,衰退,这是永恒的情绪周期节奏,不可轻视。


指数这边无论如何,都不能轻视当下高涨的赚钱效应情绪,所以,即使是看调整,重点也要看穿越龙头股。这种短线情绪下,活口龙头会很多。


今天我们简单探讨几个能与防疫相关的,能够看的更长一些的逻辑方向。


防疫题材炒到今天这个高度,我觉得要做两个区分。


一个是防疫当下的,一个是疫情结束之后,依然会持续的。


一个题材的生命力,其空间爆发程度受两个因素印象:1.事情本身的严重程度 2. 时间的持续性


很显然,防疫题材今天之所以批量N连板,就是因为它事情本身够严重。但是时间的持续性呢?


防疫当下的,比如医药,口罩等等,它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一旦疫情结束,需求将持续下降,直到回归常态。


而还有一种,是后疫情衍生,就是疫情结束之后,还会有需求,甚至加大需求的。


我相信,此次疫情会让管理层有更多的总结和关注:我们的医疗系统里,关于应急,防御,监控,的相应措施是有待加强建设的。


泛泛来说有几个具体的方向:


1. 公共场合的体温监测

相信大家最近如果返工有坐飞机火车的,下机的时候都会看到有人在用一个机器快速检测行人的体温情况。


如果这种设施被要求列入公共场合常规要求,那么就相当于诞生了一个新的增量需求行业。


我把这个定义为:抗疫新基建。


今天国盛证券发了个研报,把红外体温监测类比为去年的ETC行业。仔细想象,有某种相似性。


具体个股就不提了,由于很多相关的股票已经涨的比较多了。点名就像吹票了。只不过去年ETC个股走出了高达5,6倍甚至十倍的长趋势行情,所以具体这块的空间有多高,还是值得自己研究一下的。


类似的,如果接下来还有什么新增的公众场所的卫生监管举措,其相应的逻辑都应该要重视。


2. 医疗信息化


这个信息化有两种:

一种是to C的。就是病人对医院。 说白了,就是类似于在线诊疗,病人信息互通等相关产业链的。


一种是to B的。就是医疗系统内部的信息化共享与溯源。比如疫苗的可溯源管理,各种医疗物质的流向管理等等。


以前说消费升级,而这相当于医疗升级。


3. 卫生习惯的增量


这一块,我觉得长期逻辑相对弱一些。不要对集体个人的行为习惯一致性变化有太大期望。(笑)当然不影响,短期的情绪炒作。


比如用洗手液,消毒水,消毒纸巾等等。


4. 医药原料药的高度景气周期来临


从真正的业绩落地的角度来看, 原料的弹性一定大于医药本身。


原因在于,医药公司是非常分散的。除非是专利独有,又刚好需求巨大的治疗药。否则,你说双黄连有用,生产双黄连的公司太多,太分散了。


而原料药就不一样了,原料药过去几年环保监管之后,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行业格局。并且,许多同类作用的不同药品,它们的上游原料是类似的,只不过中间的化学工艺不同。


简单说,两种抗病毒的药A和B,最后A有效,B无效。但是A和B的原料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原料公司供应的。所以,无论谁有效,原料公司的需求增大是板上钉钉的。(这里为了方便沟通,所以用很粗浅简单的道理式描述,专业描述不严谨,但就是说个大概。)


而且,话说回来,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抗生素明明不能治疗此次冠状肺炎,抗生素股票还是被炒上天了呢?原因是,类似于伴生用药,一个确诊病例背后就有许多个普通头疼感冒发烧肺炎,这些平时可能自己在家抗一抗就过去了,但是这种情况,就医率就提高了,因此,常规用药也就多了。


好比你得了个流感,真正治疗你的是达菲,但是医生同时也会给你开一些中成药。但是达菲你只需要一顿吃一粒,而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药可能要吃一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以上提到的这些方向,这几天基本都有一定的涨幅了。(但绝非马后炮,第一天开始前夕,相应逻辑已经写过了,当时可都没涨。具体看这:假期复盘:明天该怎么做 六个思路给你捋清楚)


但是有些行业会真正的出现业绩落地,从而走出更长的行情,这是需要留意的。


其他的,类似什么远程教育,网红什么的,都算衍生逻辑,但从行业本身属性来讲,我认为它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实际发展。因为前面说了,群体一致性习惯的改变是比较难的。需要更长的时间。因而属于短期情绪炒作的面更大一些。


以上想法思路,仅供参考。市场很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来看今天的盘面各个板块的龙头股结构】


空间板:9B,联环药业

疫情

潜在治疗药:博腾股份(达芦那韦)/ 永太科技(吉利德中间体)/江苏吴中(阿比多尔)/美诺华/雅本化学/星湖科技(中间体)

口罩:奥美医疗 /振德医疗/泰达股份

消毒水:泰和科技

红外测温仪:大立科技

医废处理:诺邦股份、玉禾田

云经济

云办公:三五互联、会畅通讯、二六三

在线教育:方直科技、世纪天鸿、全通教育

游戏:金科文化


特斯拉:模塑科技/安洁科技3B —德方纳米3B

卫星互联网:中国卫星/亚光科技

证券:南京证券


还是惯例,今天文字写的很长,涨停板复盘放在二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