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雪龙2”号、阿蒙森海科学考察、记忆遗忘机制、最高气温、新冠疫苗、神经网络技术


1

“雪龙2”号开始南极长城站首次卸货


▲2月8日,“雪龙2”号实施南极长城站卸货作业(无人机照片)。因长城站附近水浅,“雪龙2”号无法直接停靠码头,所以在距离长城站约2公里处抛锚,卸货人员将货物用橡皮艇拉着驳船运送至长城站码头。 新华社记者 刘诗平摄


2月8日2时,首次抵达南极长城站附近海域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开始长城站卸货任务。


因长城站附近水浅,“雪龙2”号无法直接停靠码头,所以在距离长城站约2公里处抛锚,卸货人员将货物用橡皮艇拉着驳船运送至长城站码头。


负责组织卸货的“雪龙2”号大副张旭德说,今年运往长城站的物资总计236吨,其中油料160吨,其他物资76吨。此外,“雪龙2”号还会将长城站站区清理的建筑废弃物、考察站运行遗留生活废弃物等用10个集装箱运回国内处理,避免在南极地区造成污染。


——新华网


2

中国南极考察队完成阿蒙森海科学考察


随着2月6日结束南极阿蒙森海最后一个站位的调查作业,搭乘“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中国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了阿蒙森海48个站位的科学考察。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1月10日抵达阿蒙森海开展海洋环境综合调查。本次科考主要内容为海洋生态环境调查、地球物理调查和走航海洋观测。这也是中国南极考察队连续第三年在阿蒙森海开展海洋环境综合调查。


阿蒙森海是南极周边海域变暖最显著的区域之一。掌握阿蒙森海的基本环境信息,了解这一海域的海洋环境变化现状,有助于提升人类对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的系统认知。


——新华网


3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大脑免疫细胞主导记忆遗忘机制


▲在小胶质细胞中发现了突触特异性成分,如突触前蛋白synaptophysin(Syn,A)和突触后蛋白PSD95(B),并且与小胶质细胞的溶酶体标记物Lamp1共标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大脑内的免疫细胞通过清除神经突触,主导记忆遗忘。这项研究为“多复习不易忘”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研究长期记忆的巩固和不良记忆的消除提供了前瞻性基础铺垫。该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月7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


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的海马体,是负责记忆的编码和存储的一个重要脑区。在这里,记忆信息被编码于一些神经元中,被称为记忆印迹细胞。此前,科研人员发现,记忆印迹细胞的重新激活是记忆提取的“发动机”,记忆印迹细胞间的突触联系是储存记忆的“仓库”。


——新华网


4

南极大陆监测到有记录以来最高气温


阿根廷国家气象局和世界气象组织7日分别证实,阿根廷位于南极大陆的科考站日前监测到超过18摄氏度的气温,打破了南极大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


阿根廷国家气象局表示,位于南极半岛的阿根廷埃斯佩兰萨科考站2月6日中午监测到的气温为18.3摄氏度,这是自1961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打破了2015年3月24日监测到的17.5摄氏度的纪录。南极半岛靠近南美洲大陆,是南极大陆气温最高的区域之一。


——新华网


5

美英各有一种新冠疫苗有望投入临床试验


美国和英国机构2月7日分别宣布,双方各有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研发进展顺利,不久有望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2月7日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与生物技术公司莫德纳共同开发的新冠疫苗有望在两个半月内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


牛津大学2月7日宣布,该校下属的詹纳研究所团队正准备为一种可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候选疫苗开展临床试验。


——新华网


6

神经网络技术帮自主驾驶汽车识别幻影物体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内盖夫网络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在道路上投影图像形成幻影物体,可导致行驶中的半自主或全自主驾驶汽车误判并急刹车,从而危及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生命。他们正在研究的神经网络技术,将解决自主驾驶汽车无法识别幻影物体的缺陷。


研究小组的演示表明,在道路上投影出人物等虚幻物体或虚幻道路路线,能导致半自主或全自主驾驶汽车出现刹车或跑偏情况。研究小组博士生本·纳西认为,这种行为可称为“幻影攻击”,利用配备有便携式投影仪的无人机或入侵互联网控制的路边数字广告牌就能实现。


——《科技日报》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