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的武漢,為何直到近代才崛起?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人民都把目光聚集到了武漢身上,武漢這座城市,估計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以這種方式“出道”。

現在的武漢,已經是一座人口超千萬的特大型城市,擁有著非常完善的教育、交通、產業系統,是全國名列前茅的強二線城市,但這麼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歷史上的存在感卻並不強,直到近代,它才開始崛起進入大眾的目光,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在影響呢?

武漢市夜景鳥瞰

1

要知道武漢在古代為何沒能崛起,那麼我們就必須要知道,古代那些已經崛起了的城市,它們是因何而能崛起的,究竟是哪些過人之處,讓它們早先走進了舞臺的中心。

我國古代,從先秦時期一直到南宋以前,經濟重心都在北方,主要是集中在關中盆地以及華北平原,特別是在秦漢時期,當時中國的氣候條件,還比較溫暖溼潤,關中平原雖然處於第二階梯上,但降水量還比較充沛,農作物有較好的收成。

而且關中盆地,四面環山,僅有幾個峽口可以出入,這幾個峽口後來被建成了聞名天下的關隘——潼關、大散關、武關、蕭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在這些條件下,關中盆地成了定都的絕佳首選位置。

關中盆地以及關中四關

所以先秦時期,一直到唐朝以前,西安都是各個大一統政權、割據政權的定都點,從來不會落下。

但是漢朝以後,整個天文大週期產生了變化,中國整體氣溫緩慢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關中盆地雨量逐年減少,減少的雨量首先就會影響關中盆地農作物的產量,到了唐朝時期,關中盆地的農作物產量,已經支撐不起長安的消耗,長安的糧食,很大程度上要靠漕運支撐。

靠漕運支撐,也就是從別的地方運糧食到長安,那個時候的糧食主要從哪裡運呢?從華北平原,順著黃河,經洛陽,入潼關,進入渭河,最後到長安。

入關中的漕運路線

上文我們提過,關中盆地處於我國“第二階梯”的地理位置,而華北平原處於第一階梯,從海拔低的地方,通過行船,向海拔高的地方運糧食,大部分的路途都是逆流而上,是非常費時費力的,這種方式,對於整個帝國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

這條漕運路線上的一個歇腳城市——洛陽,就慢慢崛起了。洛陽,正處在第一階梯向第二階梯過渡的交匯線上,而且洛陽,處在華北平原的邊緣位置,第一階梯,向洛陽運糧食,要比向長安運糧食,省力多了,於是洛陽慢慢變成了唐朝東都,武則天甚至直接把都城遷到了洛陽。

這段時間武漢是什麼狀態呢?先秦時期,武漢這一片地方,還比較荒,到處都是湖泊沼澤,落葉在溼潤的土地上發酵產生的瘴氣密佈,並不是一個適合人類生活的地方。

兩漢時期,中國人口持續增長,隨著漢武帝以及之後各代皇帝不斷地開疆拓土,華北平原朝南的地方,南陽盆地以及荊襄平原逐步被開發出來,到了東漢後期,這兩處已經成了舉足輕重的經濟重心。

武漢靠近荊襄,受到荊襄經濟圈的輻射,也開始有所開發,當時西漢朝廷在武漢片區設置了一座小城——夏口,夏口的位置,不在現在的武漢,而是在武漢東邊的鄂州。

由於地處“蠻荒”,兩漢時期夏口並沒有較大的發展,一直是作為一個郡縣區劃小城而存在。東漢末年分三國,這個地方處在魏蜀吳三國對抗邊界,為了加強防禦,東吳才重修了夏口城。

隋唐時期,荊襄經濟帶進一步發展,也更加深入地帶動了武漢片區的經濟,唐朝時期的江夏和漢陽城逐漸形成了長江中游的商業重鎮,被稱為“江城”。李白曾經在此寫下了多首詩篇,如“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還有崔顥的著名七律《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時光穿越千年,這些地方現在依然是武漢的地標。

黃鶴樓夜景

2

到了宋朝,受戰亂影響,漢人大量南下,江南一帶開始進入大開發時代,到了南宋時期,環太湖片區的江南已經成了中國新的經濟中心。

而武漢由於遠離江南經濟帶,在這一波的時代大發展中,又被落下了。

到了元朝時期,元朝統治者比較簡單粗暴,把他們眼中的“大南方片區”——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還有貴州一部分,一口氣劃成了一個湖廣行省,由於這些地方在當時都沒有得到什麼開發,矮子裡面拔將軍,武昌一躍成為了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為地區的行政中心。

湖廣行省範圍

到了明朝,湖廣行省步入開發時代,武漢片區也漸漸熱鬧起來,乘長江、漢水的水運之便,漢口作為碼頭和商業市鎮,開始發展起來,最後成為與河南朱仙鎮(版畫、年華產業)、廣東佛山鎮(手工業)、江西景德鎮(陶瓷業)齊名的四大名鎮。

蟄伏了這麼久,武漢終於嶄露頭角,開始走入大中國舞臺的中心,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到了清朝,兩湖分家,武漢成為湖北省的省會。清朝晚期,依清政府與外國政府締結的不平等條約,漢口被闢為通商口岸。五個國家在漢口開闢了租界,外國人在此大規模投資。

這種情況下,武漢周邊的破產農民大規模湧入漢口,他們在找尋生存機會的同時,也為武漢的發展,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

20世紀初,漢口已經成為了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城市,被稱為“東方芝加哥”,民國初年年產值僅次於上海。

武漢市漢口江灘的江漢關

這個時候,武漢開始具備戰略意義,孫中山曾一直都想把武漢作為新政權的都城,在1897年,他提出了提出了“一都四京”的方案。“僕常持一都四京之說:武漢、西京、東京、南京、北京”,這裡的西京是重慶,南京是廣州,東京是南京,北京是北平。孫中山先生將武漢選擇為中都,可見他對武漢的重視。

章太炎的《相宅》記載了孫中山在1902年關於定都的言論,其中有“定鼎者,南方誠莫武昌若”。

孫中山認為,如果選擇在南方定都,那麼最佳位置是武漢。孫中山的理由是:“武昌揚靈於大江,東趨寶山,四日而極,足以轉輸矣……北望襄樊以鎮撫河雄,鐵道既布,而行理及於長城,其斥侯至窮朔者,金陵之絀,武昌之贏也”。

而推翻清朝腐朽統治的第一槍,就是在武昌打響,但因為種種原因,武昌並沒有成為首都,之後南京和北京相繼成為都城。

民國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國民黨當局宣佈,國民政府在漢口開始辦公。國民政府將武昌、漢口、漢陽三鎮合為京兆區,定名“武漢”,作為中華民國臨時首都。這是武漢在歷史上第一次作為首都。

之後武漢再一次作為首都,就是抗日戰爭時期了。

3

雖然孫中山先生如此看重武漢,但武漢真的適合建都嗎?從其地理條件來看,是不適合的。

武漢水網密佈,無山脈持重,歷史上經常爆發大洪水,明成化年間漢水直接改道,入江口從之前的沌口變成了現在的龜山。“山南水北謂之陽,山北水南謂之陰”,漢陽之所以叫漢陽,是因為這塊地之前是在漢江北面的。而武漢最近的一次就是98年大洪水,直到三峽大壩修好,這種情況才有所好轉。

在遠古以及中古時期,關中盆地條件天成,是定都的首選。元朝開始,中國成了為農耕+遊牧的混合制帝國,首都一般都選擇在了農耕—遊牧的過渡地帶——北京。

就是亂世政權割據的時代,南朝政權也是首選東南形勝、龍盤虎踞的南京。

雖然是九省通衢,武漢其地理特質決定了它不是一個好的定都點,但它卻是一個好的商業都會。

所以在中古和遠古時期,武漢一直都寂寂無名,知道近代南方開發漸漸成熟,作為商業都會的武漢才崛起。武漢地處中部,到中國哪裡都不會太遠,其作為交通要地的地位不斷被鞏固,以此帶來的經濟發展,使得武漢蒸蒸日上。

因為這次肺炎疫情,武漢被“封城”,但我們相信,武漢還會繼續繁榮下去,會進一步興盛,輻射整個中部經濟圈,武漢加油!

[1] 中國網,《武漢: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

[2] 荊楚網,《漢口開埠:武漢近代史的真正開始》

[3] 星球研究所,《什麼是武漢》

[4] 呂思勉,《革命途中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