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最美逆行者——新蔡縣李橋回族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王盼

在群眾眼中,她是個好人,深受喜愛和擁戴;在同事眼中,她是個“戰士”,幹工作不知疲倦,遇到困難時總能破冰前行;在家人眼中,她是個忙人,不知道多長時間才能見她一面;她就是李橋回族鎮鎮長王盼,每天拖著單薄的身軀衝鋒陷陣在戰疫最前線,成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最美逆行者。

2020年春節前後,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全國蔓延。李橋人民有著多年務工經商的傳統習慣,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全鎮在湖北境內務工人員高達600多人,僅在武漢市從事木材收購就達200餘人,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峻。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鎮人民群眾的安全是她每天思考最多的事。大年三十晚上,在鎮裡值班的她迅速和剛參加完縣疫情防控工作會的鎮黨委書記張皓磊取得聯繫,緊急召集相關人員召開碰頭會,拿方案、定措施。為此,她迅速反應,牽頭制定卡點設置、人員調配、預案制定,把全鎮290名精兵強幹調配到疫情防控第一線,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疫情防控是場硬仗,咱們作為黨員幹部一定要負起責任,千萬不能有絲毫懈怠。”王盼經常提醒全鎮黨員幹部。

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在戰疫一線成立10個臨時黨支部,機關50多名黨員幹部主動放棄休假,提前返崗工作;鎮衛生院入黨積極分子黃建設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最前沿,每天堅持為居家觀察人員量體溫;李橋村63歲老黨員胡向陽、常老莊退伍軍人陳振輝主動申請到防控卡點堅守;還有160名黨員主動加入了黨員先鋒服務隊,下設義務宣傳隊、疫情監控隊、巡防排查隊、清潔消毒隊、民生事項代辦等五個小分隊,真正做到哪裡有疫情艱險、哪裡就有黨員身影。在全鎮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召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營企業家、愛心人士等社會各界人士都站出來聲援戰疫工作,他們有捐錢的、有捐物的,有的甚至連個名也沒留下,就連脫貧戶也不甘落後,堅持每天為防控卡點隊員送飯送茶,這一筆筆捐款、一件件物資共同匯聚成了全民戰疫的強大合力。

1月26日接到李橋鎮出現疑似病例的通知後,她迅速召開各村支部書記和村醫會議,要求各村做好湖北省返鄉人員的排查和體溫監測工作,為了儘快找出密切接觸者,防止擴散蔓延,她深入一線,詳細瞭解密切接觸者基本情況,進一步核實、核准密切接觸者登記造冊情況,安排居家隔離,同時,及時發佈公告,告誡廣大群眾要切實做好自我防護。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居家觀察是她最關心的事,為了及時掌握情況,她每天都要到疫區去看看,瞭解體溫情況,消毒消了幾遍,是不是自己單獨居住。朋友說她傻,疫點這麼危險,她還要去,她回答說“我是黨員幹部,我要是不帶頭,怎麼能帶領大家度過這個難關呢”。

“王鎮長,我們的口罩沒有了,鎮裡還能再給我們一些嗎?”“王鎮長,消毒液鎮裡還有嗎?”這樣的電話她每天不知道要接多少個,“請大家放心,這些問題鎮裡都會解決的,一定會保障好”。防疫物質短缺,是她急需要解決的事,每天上班前她做的第一件事到相關部門協調防疫物質,動員親朋好友各種力量充實口罩、酒精等必需品,在她的努力下李橋鎮共發放口罩近1萬多隻、消毒液200餘斤、醫用酒精150餘斤,全力保障好防控一線人員的物質需求。

入村走訪中看到有的群眾出門沒戴口罩,她就從車上拿出自己備用的口罩,並囑咐他們要提高自我防護意識,只要發現有群眾扎堆聊天的,她立即下車講解防疫知識,讓群眾明白聚集的危害性。聽說誰家要辦紅白事,她都會親自電話安排鎮村幹部上門做工作,宣傳人員聚集、聚會的危害,取得群眾的理解。為了解決我鎮疫情防控物資緊張的局面,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治工作,她號召全鎮黨員幹部積極捐款捐物,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像這樣的事,在疫情防控期間她不知道做了多少。在她的忠誠擔當、無私奉獻精神的感召下,全鎮人民上下一條心、擰成一股繩,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力量,共築防控疫情的鋼鐵長城。(劉俊 段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