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岁月从不败美人

许久不见张曼玉,乍然看到她,生生吓了一跳。

那是在她新上市的单曲MTV中,一袭紧身短裙面罩加持,两湾媚眼如丝浅露风情。玉指纤纤,活生生的白蛇玩弄于股掌;身姿婀娜,摇曳宛如初春的细柳……端地让人血脉贲张, 目瞪口呆……好家伙,这是红果果的勾引赤裸裸的诱惑嘛!真要命,这要人家纠结是选择听歌还是该选择看歌啊!


通过张曼玉,我们会发现,有些歌不是用来听的,而是用来看的。因为,她唱得实在不好听。

早在200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张曼玉就在梁朝伟的陪伴下,对着十三亿人民初试啼声,一曲《花样年华》结束,大家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荧幕CP”方面,对她唱得什么了无印象。后来她在上海草莓音乐节上公开亮嗓,使得现场5万歌迷饱受惊吓。有网友评论,听她唱歌,感觉是“惊天地泣鬼神”.如今她又任性发唱片,再次验证一个真理:

在流行音乐的世界里,人声从来不是唯一的标准,有时候因为音乐本身的强大,还可以让人声部分无限度的下降要求。如果你连这个事实都接受不了,只能说你不适合现在的流行音乐。张曼玉团队的制作方还耍了个小心机,尽力铺排朋克、Trip-Hop和电子等元素,营造出一派迷幻、奇特和魔性的音乐氛围。再加上张曼玉那句不断重复的“Look In MyEyes”,咒语一般让听众沉醉在女神降临的情境里,支持她,赞誉她,追随她……如此而已。

这许是表演的魅力。张曼玉擅长表演,众所周知。自她从影以来,5次台湾金马奖,5次香港金像奖,1次亚太影展和1次芝加哥电影节上博得的影后桂冠,包括戛纳、柏林等权威影展上拿到的奖杯,堆起来有一箩筐。时至今日,她依然是国际上各大颁奖典礼的座上宾。这一来源于上帝赐给张曼玉的表演天赋,二来自她数十年孜孜不倦的表演追求。毕竟,没有任何人能指望“天赋异禀”就可以数十年笑傲江湖。


起初,张曼玉也是稚嫩如雪团的傻白甜。不但她是,张国荣也是。未遇伯乐的那些年,他们在竞争激烈、跟红顶白、尔虞我诈的娱乐圈,求得出境机会已是不易,何敢要求有几多?何况八十年代的香港影坛,也是需要如小花、小鲜肉一般的“流量明星”。谁都巴不得趁着年轻美貌多拍几部戏,毕竟有了量就有了名,有了名就有了钱。所以,他们都是拍过烂片的。

不要小看烂片。在香港, 烂片都需要一个知名度高,光看脸就会有票房号召力的花瓶,而且要物美价廉听话又肯捱(吃苦)。1984年,张国荣与张曼玉合作香港电影《缘分》,最初定的男主角不是荣少,制片方考虑到片酬能减少四倍才考虑了张国荣。女主角定位仅仅是花瓶,因为张曼玉刚获得“香港小姐”的身份,才让她来扮演一个今日看来有些绿茶气质的角色。 在那部戏里,她婴儿肥,牙齿不齐,涂着粉色的腮红和粉嫩的口红,或是皱眉嘟嘴,或是放声大笑,除了一脸迷死人的胶原蛋白,你看不到她有任何演技的存在。但是青春之美是无敌的。剧情又是简简单单的少男少女谈恋爱,中间插个电灯泡——爱我的人为我付出一切,我却为我爱的人流泪狂乱心碎。

所以白纸一张的她反而衬托出了梅艳芳炉火纯青的功力,梅姐凭借此片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


她呆呆地看着,无奈何。大家公认她很漂亮。连亦舒都说她:

“模样好,白晰得离奇,一头好头发,小小眼睛,厚肿小嘴巴,体格无瑕可击,笑起来如纯洁兔宝宝,无论穿什么戴什么古怪东西,仍然可爱活泼。”甚至放言:“我不管她会不会演戏,只要她走出来,我就要看”。于是她只能在各部电影里装傻充愣、蹦蹦跳跳,或者哭哭闹闹、疯疯癫癫。 比如大众熟悉的《警察故事》,她在其中扮演成龙的固定女友,从第一部到第三部,除了增多些搞笑内容,涉入了一些摔打场面:与匪徒搏斗时从十几级的楼梯上骨碌碌地滚下来,骑摩托车要么被成龙揪着领子拽摔倒,要么一头撞到私家车上面……她吃尽了苦,头上摔出的伤缝了十七针,依然让内行人一眼看穿她没有什么表演方面的进步。




直到她有幸参演了由亦舒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金岁月》,她与钟楚红,蒋南孙和朱锁锁,戏里戏外合为一体。她们一起站在金色的太阳雨里,短发垂耳,裙裾洁白,笑颜如花,点亮了十七岁的夏天。

观众方才发现,张曼玉竟然可以在少年时代与青年时代甚至成年时代无缝切换,她的眼神亦可从天真到忧郁到嫉妒到坚毅到成熟随意流转。张曼玉渐渐变得有味道了。起码她懂得塑造一个美丽却不自知的女孩,浓眉厚发纤腰长腿,能把白衬衫卡其裤穿出无人匹及的帅气范,宛如她在感情上始终坚持尊严第一,洒脱第二,要么Nothing要么All,颇有香港新时代白领女性的风格。 导演们方才发现,张曼玉是可以挑战文艺片的。首先察觉到的是王家卫。他请张曼玉参演了他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有剧本的电影《旺角卡门》。在那部戏里,她叫阿娥,一个每逢人前就用口罩遮脸的自闭女子,因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古惑仔,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化妆,学会了含蓄而又勇敢地示爱:“厨房里有煮好的饭,另外我还买了几个杯子,我知道,用不了多久就都会被打破,所以我偷偷藏起了一个,到有一天你需要那个杯子的时候,就打一个电话给我,我会告诉你放在什么地方。”这部戏使得她被众人惊艳,因为低眉顺眼、默默无闻、小心翼翼又深情款款的女孩正是身边很多平凡女生的写照。连刘德华都说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女性就是《旺角卡门》里的张曼玉。



张曼玉也通过《旺角卡门》,领悟到电影表演的窍门是内敛胜过张扬,内心表现胜过外表咋呼。表扬也不仅仅光靠脸部或眼睛传达内容,而是需要整个身心的投入,才能让戏剧灵魂与自己合为一体。

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急冻棋侠》、《不脱袜的人》、《客途秋恨》、《滚滚红尘》……凡是有她参演的电影,无论主角配角,她都能成为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那个人。尤其在爱情文艺片里,她能够把一个女性对待爱人的体贴、幸福、婉约、寂寥、愁怨、委屈、惆怅、怀念,甚至轻佻的怀春、娇媚的自恃、绝望的心碎展现淋漓。比如《阮玲玉》。


她黛眉纤长,美目流盼,轻颦浅笑,温驯文雅,还原透了那位三十年代默片女王的风韵。世人所知的阮玲玉,一生波折辛酸,每每遇人不淑,从璀璨的荧幕生涯到黯然的个人生活,流言弥漫少有安慰。却鲜有人知,张曼玉和阮玲玉一样都出身于单身家庭,父爱缺乏内心脆弱极度需要关爱。而且在拍摄期间,她遭遇了男友公开她所写的情书,闹得狗仔皆知,争相报道的打击。在此等状况之下,张曼玉发了疯般入了戏,使得一位叫潘恒生的摄影师,能够在她表演的时候看到阮玲玉的鬼魂出现在她身边。



她们实在太像了。无论是走路的动作,还是抽烟的姿势。你都分不清到底在看阮玲玉的故事,还是在看张曼玉的故事。似乎阮玲玉的魂上了张曼玉的身,又似乎张曼玉就是阮玲玉的轮回转世。她们在事业与爱情上都具有不遗余力的坚持,待人处世全心全意却难防红尘蜚短流长。张曼玉籍本片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又在1993年的电影金像奖上获得了金像奖影后。她一瞬间红透半边天,扬眉吐气地站在颁奖台上回击那些质疑她演技的人,也回击那些一度看她笑话的人。

这就是张曼玉,一个执着起来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不忘在岁月与镜头里不断地修正着自己,让观众知道了什么叫“被时光雕刻而成的美人”。她的相貌与演技一般进步,变得愈发玲珑剔透、冶艳娇媚。

《甜蜜蜜》里,她一笑倾城,笑意穿透流年又浸满沧桑,成为无数人心目里最美丽的容颜。


《新龙门客栈》里,她热烈泼辣,睥睨众生的大漠风情不但艳压林青霞,而且以女王的姿态占据了所有人的视线。


《青蛇》里,她邪魅灵动、爽脆刮辣,集蛇性、人性、佛性三位一体的放荡,堪称是男性们难以抵挡的心魔,又堪称是出家人不敢面对的禁戒。


她既能把身段放得低,又能把额头昂得高。她既能强悍得像一座山,又能温柔得似一片湖。她成为了艺人中的艺人,影后中的影后,女人中的女人——她哪怕过了四十岁,随便烫个爆炸头,叼个烟卷都能引起一片惊呼。为什么?这个女人经历了十一段未成正果的爱情,命运跌宕反复折腾,尝遍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和爱恨离合,她居然不见衰残反而更见风韵。

上天何其善待她。上天何其薄待她。

盛名辉煌,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张曼玉,想要尘埃落定、现世安稳却始终不那么容易。她的男朋友,除了初恋发型师,还有普通人士、商人、广告导演、电影导演、珠宝商人等各种职业者,统统不得善终。除了上述背叛她的异国男友,曾经相恋的商人宋学祺也坑了她一千万港元的积蓄,并对她始乱终弃另娶他人为妻。她的前夫法国导演阿萨亚斯,与她的婚姻仅仅维持了四年,就传出性丑闻而匆匆离婚。

唯一被众人看好的梁朝伟,却是与她时间不对,时机不对,情深缘浅难成正果。


仿佛是上苍捉弄。1984年,梁朝伟与张曼玉联袂出演《新扎师兄》,19岁的她把荧屏初吻给了21岁的他。12年后的1996年,他们再一次相聚在《花样年华》,惊觉彼此有着极难得的默契与相似。几乎瞎子都能看得出来,无论是戏里,抑或是戏外,梁张二人那样隐忍的眼神,那样暧昧的欲语还休,是不可能没有掺杂爱情成分的。

甚至多年以后,凤凰卫视的许戈辉采访梁朝伟:你最想让哪段时间停留?

此前对答如流的伟仔顿时哑然,最后在许戈辉的再三追问下,他轻咳一声:拍《花样年华》的那个时候吧。


她对待此事的态度则是不回应,亦不遮掩。她身上最难得的品质,不是勤奋,不是聪明,而是懂得尽人事听天命。别人说她是花瓶,她就尽力学演戏;别人起恶意给她下套,她能躲就躲,躲不了就少说话;别人取笑她是平胸,她就索性瘦出一身骨架身材,走气质动人之路线;别人忌讳她的名望不敢娶她,她就悠闲自在的定居在法国,或者旅游在大千世界。没事学学缝纫煮煮菜,或者搞搞设计唱唱歌。心动之悸,她还设计过珠宝,担任过香港服饰品牌Izzue的品牌设计总监,甚至设计过熊猫雕塑。她已经不再是电影圈人,却好像没有什么遗憾。

她在48岁那年说:演了无数次别人,现在我想演好张曼玉这个角色。于是,她活成了现在的张曼玉。闲云野鹤,任性恣意。不必取悦任何人,也不在乎前尘与未知。

偶尔,我也会想,每到佳节,已经五十多岁的张曼玉会与何人共度。但猜想她定然元气满满,少女感十足。更认定她归来不见尘埃,唯见美人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