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中国医生

2020的这个春节

没有“年味”,没有烟花和爆竹

也没有奶茶和火锅

所有的一切都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所取代


而我们这些被“禁足”在家里

可以避不出门、每天刷新闻的人

在当下绝对算得上是幸福的


因为,还有一群人

他们逆行而上,把白衣当战袍

成为普通百姓和病毒之间的一道防线


他们

有着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中国医生



很是应景,有一部关于医生的纪录片《中国医生》

于大年初三上映

真实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医生形象

刚播出就拿下了豆瓣9.3的高分


千万网友看后一致评价:看哭!



还记得前段时间那个刷爆微博的

“现实版江直树”吗?



干净整洁的白大褂

低头时认真专注的侧颜

完全是偶像剧男主既视感



而人家的真实身份

其实是南京鼓楼医院整形烧伤科的一名医生

也是《中国医生》第二集的主人公

——徐晔,今年28岁

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

又苏又帅还是个学霸


最绝的是他对所有病人都态度温和

喜欢跟病人聊天

还会温柔地哄病人换药

说是“现实版江直树”一点不为过!



可这样一位优秀又对工作满怀热忱的医生

却常常会遇到“瓶颈”


他有一位59岁的患者

因为煤气爆炸,导致全身95%烧伤


申请到了2万的援助

可余下的费用

患者家庭仍旧承担不起





站在空荡荡病床前的徐晔医生

只是反复说着

“救治希望还是蛮大的

真的是蛮大的”


眼里满是沮丧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穷是世上无解的病


他说

“很多时候,有可能医术都还没有遇到瓶颈

就已经遇到了人心的瓶颈”



这是他最不想见到的

但也是年轻医生必须经历的


只有见证了一次次生离死别、人情冷暖

经历过对生命无能无力的打击之后

才能变得更加理智和冷静



除了徐晔医生之外

《中国医生》还记录了

其他不同医生的生活百态


44岁的朱良付

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

过了零点才下手术台

对他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最多的时候

他曾连续做了16 台造影手术

从前一天到凌晨五点才休息


如此作息

让他时常担心自己会猝死在手术台上



可是他不能死


要花25年的时间

他今年44岁

“如果我死了

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也同样是深夜才能下手术台

他曾戏称

“心胸外科就得是身体最好的

站台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



镜头记录了他一天的工作

一天24小时,他站立工作了17小时

毫无怨言



如此工作强度给他带来的

就是严重的颈椎病


最严重的一次疼的根本动不了

戴着颈托给患者做手术


腿也有静脉曲张

一整天都要穿着弹力袜



每天唯一的放松就是下手术台后

在杂物间的按摩椅上休息片刻

而在王东进眼里

这已经算足够幸福了


“这是我特别申请的”

大多数外科大夫

可能都没有这个待遇



《中国医生》不同于所有的医疗类电视剧

它足够真实

没有刻意神化医生


它告诉我们医生除了要经历常人难以承担的辛苦

不得不直面死亡和人性之外

也和普通人一样

会累、会紧张、会无能为力


只不过因为对医生这一职业的信仰

扛起了生命的重量



而纪录片里的几名医生

只是中国庞大医生群体的一个缩影

在这次防疫工作中

我们看到了无数平凡而伟大的中国医生


84岁的钟南山院士

2003年非典时

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

2020年的春节

又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武汉防疫第一线



73岁的李兰娟院士

日以继夜地与病毒赛跑

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



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顾不上被确诊感染的妻子

始终留守在最前线



还有爱漂亮的女医生护士们

为方便穿防护服

集体剪掉长发



因长期戴口罩和穿防护服

他们的脸被闷到过敏



不断消毒洗手后

很多人双手开裂出血



超负荷运转后实在累了只能卧地而眠



大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饭”

也只有方便面、蛋黄派和饼干



可尽管如此

依旧有千千万万的医护人员

前赴后继赶往武汉

“不计酬劳、不论生死”



中国医生

这四个字承载了太多的重量

在灾难面前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战士

是我们的希望和英雄



可是这世上哪有什么超人

医生和我们一样

都不过是凡人肉胎

只是他们用知识和科学

努力救回一条条生命

因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和责任

不断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他们完成了自己职业的使命

我们也应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不让他们寒了心


愿2020年不再看到让人痛心的“伤医”事件

愿每个医生都能得到更多的信任和爱护

愿所有与病毒奋勇抗战的中国医生

都能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