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涼菜菜譜賞析

1


蘸水兔

蘸水兔是在物質匱乏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誕生的一道美食,當時的人吃兔肉時捨不得剝兔皮,便把兔子燙皮拔毛,煮熟後斬塊蘸著精鹽和辣椒吃。因兔肉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少,如今的四川餐館中,這道操作簡單的蘸水兔幾乎是家家都賣,很受食客歡迎。


批量預製:


1、宰殺治淨的帶皮兔5只(每隻淨重約1200克)放入細流水下衝洗3小時至兔肉顏色白淨,下入冷水鍋中,加入姜塊、花椒,中火煮20分鐘,離火後再燜至自然冷卻,以便兔肉吸水變嫩。


2、將兔子撈起瀝水,拆去骨頭,改刀成1.5釐米見方的塊備用。


走菜流程:


1、味精3克、花椒麵3克、醬油4克、保寧醋5克、薑汁5克、蔥花6克、鹽8克、蒜泥8克、小米辣碎20克、礦泉水50克調成蘸水。


2、取兔丁300克裝盤,帶蘸水上桌。


2


水晶犛牛臉

提前預製:


用白滷水滷好的犛牛臉切成0.1釐米厚的薄片(也可用機器刨成薄片),竹筍片汆水後放鹽、味精調好底味,每片牛臉肉中捲入筍片15克,用燙過的蒜苗捆起來備用。


調製麻辣醬汁:


將芝麻醬1瓶、牛肉醬2瓶倒入盆內,先用清雞湯150克調開,再放花椒油100克、紅油500克、白糖少許攪勻,放入熟芝麻即成。


走菜流程:


取卷好的肉卷10-12個豎立擺放在碗中央,從碗邊澆入調好的麻辣醬汁100克,點綴香菜葉走菜即成。

3


不能說的秘密

用酒釀、檸檬汁和白糖調製了一款酸甜果汁,將去皮的聖女果浸泡入味,酸酸甜甜、酒香撲鼻的口感深得女士和小孩的喜愛。


批量預製:


1、黃聖女果500克、紅聖女果70克焯至表面起皺,撈出去皮,放入冰水中冷卻。


2、酒釀1盒(400克/盒)、濃縮檸檬汁50克、白糖30克、純淨水100克、檸檬片少許攪拌均勻成酒釀檸檬果汁,倒入冷卻好的聖女果,入冰箱冷藏4小時。


走菜流程:


取黃聖女果14顆、紅聖女果2顆,分成兩份裝入盛器上的小碗中,添少許酒釀檸檬果汁,如圖裝盤走菜即成。

4


泰牛beef



此菜選用一套四件的組合盛器,分別盛裝醬牛肉粒、蔬菜丁、鮮辣小料、鮮辣汁,帶木槌上桌。服務員將富有東南亞風味的鮮辣料擂碎後倒入鮮辣汁中,供客人蘸食,再佐以蔬菜丁清口,風味獨特。

調製滷水:

桶內加入清水18斤、高湯6斤,放入香料包(內含肉桂30克、花椒20粒、八角20粒、高良薑15克、陳皮10克、草果4個、小茴香3克),調入老抽、蠔油、鹽各100克即成。此滷水可反覆煮制牛肉,越用越香。


製作流程:


1、黃牛腱子肉改成大塊,飛水後放入自調滷水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煮40分鐘,撈出放涼後切成小方塊,取200克盛入碗中。


2、黃瓜、胡蘿蔔各80克切成方塊,盛入小碟。


3、香菜段10克、蔥絲10克、鮮紅小米辣5克、小青檸半個盛入另一個小碟中。


4、美極鮮味汁10克、辣鮮露10克盛入深碗,撒少許香菜段、小米辣圈、檸檬片。


5、將牛肉、蔬菜丁、小料、蘸汁放到組合盛器的托盤上,帶木槌上桌。


6、服務員將小料倒入蘸碟中,用木槌捶碎,食客取牛肉粒蘸汁食用。

5


陳皮鹿肉乾

創意思路:


鹿肉的價格其實並不貴,冰鮮養殖鹿肉每斤成本僅為20元,但因較少使用,會令食客感到很新奇。成都華粹元年酒店的這道“陳皮鹿肉乾”,是在傳統川菜“陳皮牛肉”的基礎上加以改良:鹿肉經過醃、滷、炸三步,內軟外酥,再次入鍋加大量辣椒、花椒、陳皮收濃滋味,帶著濃郁的陳皮香。


批量預製:


1、鹿腩10斤改刀成大塊,漂淨血水,瀝乾後放入盆中,加適量蔥段、薑片、鹽、花椒、料酒醃入底味。


2、將醃好的鹿腩下入燒沸的川式紅滷水中,大火燒開轉小火滷1.5小時至熟,關火再泡30分鐘使其充分入味,撈出瀝乾,改刀成1.5釐米見方的小塊。


3、鍋入寬油燒至八成熱,下入鹿肉塊炸至表面失水、口感微焦,撈出瀝油。


4、鍋留底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蔥段60克、薑片45克、蒜子45克炸香,下入幹辣椒段300克、花椒70克炒出糊辣味,澆入滷油100克(即紅滷水表面飄著的那層油,滷完原料後打出,煉去水分即可使用),下入炸香的鹿肉塊以及陳皮150克翻勻,添入毛湯3000克,調入糖色100克、醪糟汁80克、味精、雞粉各30克、鹽20克,小火燒30分鐘,轉大火收幹汁水,待陳皮、辣椒、花椒的香味融入鹿肉中,撒白芝麻200克、酥黃豆150克拌勻,再淋入糊辣油100克使成菜顏色更亮,關火盛入保鮮盒備用。


走菜流程:


取鹿肉200克(揀掉多餘料頭)放入錫紙,表面撒少許白芝麻點綴,包緊收口後裹上外層的包裝紙,按圖裝盤即成。


技術關鍵:


此菜在傳統做法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滷”的步驟,這樣鹿肉在糊辣、陳皮的香味之餘,還多了一股五香味;另外,滷製的鹿肉較為軟嫩,再經過油炸,能呈現出外酥裡嫩的口感,比傳統做法中的“韌香”更加適口。

6


水豆豉何首烏苗

原料:


袋裝何首烏苗150克,發好的水豆豉100克。


調料:


蔥油、橄欖油各5克。


製作:


何首烏苗開袋沖水,入沸水快速焯透,撈出後擠幹水分,納入盆中,加水豆豉調勻,淋蔥油、橄欖油,盛入盤中即可上桌。


自發水豆豉


水煮黃豆3斤、陽江豆豉3斤納入盆中,加剁碎的紅泡椒2斤以及適量鹽、味精、生抽、廚邦醬油拌勻,然後盛入小瓦缸裡,密封后發酵15天即可使用。

7


農家苕涼粉



用清水把紅苕澱粉攪成稀漿後,徐徐倒入開水鍋,小火煮數分鐘(其間需不停地攪拌),舀入容器內以後,晾冷了即成涼苕粉。


鍋裡放熟菜油燒熱,先下豆豉末、洋蔥碎、姜米和蒜米炒香,再摻鮮湯並加鹽、味精和雞精,熬至濃稠後出鍋盛入容器,製成拌涼粉的醬料。


8


蓉城口水雞


製法:


9


煳辣土雞爪



主料:土雞爪400克


輔料:蔥節12克


調料:煳辣椒節15 克蒜末8克味精1克雞精2克白糖粉1克生抽3 毫升美極鮮味汁2 毫升鮮露2毫升辣鮮露4毫升香醋2毫升藤椒油10毫升煳辣油25毫升紅油15毫升熟芝麻1克


製法:


1.土雞爪放沸水鍋裡煮熟後,撈出來用冰塊冰鎮一會兒,然後拆去骨並改刀成小塊。


2.拌菜盆裡先放蒜末、味精、雞精和白糖粉和勻,加入生抽、美極鮮味汁、辣鮮露、鮮露和香醋後,再放藤椒油、煳辣油、紅油、熟芝麻和煳辣椒節,拌勻即成煳辣味汁。


3.把土雞爪和蔥節放拌菜盆裡,與調味汁充分拌勻後,裝盤即成。

說明:


1.加藤椒油可起到輔助增麻味的作用,不過要注意,其用量以不搶煳辣風味為宜。


2.煳辣椒節要在最後才加入,以保持其脆爽的口感。


【新派麻辣味】在傳統涼菜的製作中,調製麻辣味是以醬油來定味提鮮,加放精鹽輔助醬油定味。白糖和味提鮮,以食用時回口微帶甜味為好。


在鹹中有鮮、鹹鮮有味的基礎上,重用紅油和花椒末,使其麻辣味更加突出。在調製麻辣味時需注意,若麻辣味過輕則風味全無,若底味缺少鹹鮮,則麻辣也無味,一定要突出味濃味厚的特色。


當下川式涼菜流行的麻辣味,一般還會加蒜末、薑末以增香,甚至還會加蠔油以提鮮,而在花椒的運用方面,除了加花椒麵,可能還會用到藤椒油,而辣味除了來自紅油,油辣子也是不可少的。

10


什錦素菜缽


把花菜、西蘭花、藕片、豇豆節、水發木耳下入加有油鹽的沸水鍋裡焯斷生,撈出投涼待用。另把茄子切成條,入籠蒸熟後取出。


出菜時,依次將花菜、西蘭花、藕片、豇豆節、木耳和茄條擺入盤中,舀入用自制燒椒醬、生抽、辣鮮露、蠔油、醋和生菜油調製的燒椒味汁,即可。


11


米椒拌雞雜


將雞胗、雞胗把、雞腸治淨,入白滷水鍋裡滷熟,再浸泡20分鐘,撈出晾涼後,取雞胗切片,雞胗把和雞腸切成節。


在拌菜盆內放雞雜350克,加青椒節30克、小米椒節15 克、酸辣鮮露、醬油、味精、雞粉、香油和藤椒油拌勻醃浸10分鐘,裝盤後點綴藤椒串即成。

12


涼麵撈海參


把水發海參放鮮湯鍋裡煨入味後,撈出放入加有冰塊的涼開水中鎮涼,取出片成大片,盛在墊有黃瓜片的盤裡,盤的一邊配上涼麵條並造好型。


出菜時, 將薑末、蒜末、蔥花、芝麻醬、芥末膏、鹽、白糖、生抽、香醋、味精和紅油對成味汁,裝在盛器裡,與裝好盤的海參片一起上桌,當著客人的面淋入味汁,拌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