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時容易相見難——疫情中的“離別”和“相聚”

有一種浪漫

是戰疫路上的相互陪伴

有一種牽掛

是戰“疫”間隙互道平安

在抗疫戰場上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既是同事,又是伴侶

既是戰友,又是知己

對他們來說,

“疫”往無前,攜手共進

是責任所在,使命使然

他們以愛的名義攜手逆行

奮戰在防控疫情第一線

別時容易 相見難

周巍巍 聶莉麗

這是晃州派出所中山門社區警務室輔警聶莉麗發的一條朋友圈,她的丈夫周巍巍是新晃縣公安局扶羅派出所所長。

自疫情以來,夫妻二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得腳不沾地。丈夫周巍巍是扶羅派出所所長,身為外地人卻沒來得及回家吃上一頓團圓飯。備勤值班,打擊犯罪,聯合執勤,勸導宣傳,走訪摸排。儘管所裡警力相當緊缺,但他帶著兩名輔警堅守崗位,一刻不停。妻子聶莉麗也是在社區警務室每日忙的團團轉,參與趕集執勤,汽車站執勤,小區值守等。兩個孩子大的七歲,小的才一歲多,夫妻二人只能拜託弟弟弟媳從鄉里趕來幫他們照看孩子。

周巍巍的奶奶身體一直不太好,夫妻倆總想著等疫情過去了,忙完這陣就抽空去看看她。誰曾想,別時容易相見難,再見已是天人永隔。

正如歌裡所唱“說句心裡話,我也有愛,我也有情”。周巍巍在崗位日以繼夜堅守時,常常掛念奶奶身體,也擔心妻子和孩子。但他更明白自己身為黨員,作為所長,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所裡的弟兄們還在堅持,我沒有理由先退縮!”

身為妻子的聶莉麗也給予了丈夫最大的支持和理解,她說;“身為警嫂,又是輔警,雖有時忍不住抱怨,但其實更能體會他的艱辛和不易。”

疫情面前,相聚總是不易,不聚也是親情。誰能想到,這總是一推再推的“重聚”卻成了此生的遺憾。但請記得,就讓我們化這悲痛為力量,化哀思為堅持,帶著奶奶的慈顏與微笑,踏著她的足跡繼續負重前行,終能打贏這場戰役!

楊波瀾 唐李

“崽崽,媽媽工作去了,你在家乖乖聽話哦,妹崽,你記得做作業呢,到屋聽嘎婆的話,不要出門”。每次出門去執勤點值守前,唐李都會站在門外,抓緊時間對兩個孩子一遍又一遍的叮囑。母親抱著一歲半的兒子大聲講“你安心工作,屋裡沒得事”。

這是2月9日下午三點半,新晃侗族自治縣龍溪派出所社區民警唐李出門值守前和家人的一段對話。自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這樣的叮囑只有六次,其餘的時候,家人或是還沒醒來,或是已經熟睡。

唐李的丈夫,是一名鄉鎮幹部,從大年三十早上返崗後便一直堅守在鄉鎮一線,沒有回過家,只有每天到了深夜,才能抽空和家人報個平安。最初,所裡考慮到唐李家中實際,準備減輕她的工作任務,讓她晚上能回家照顧老人和小孩。“所里人手本來就很有限,我又是個黨員,理當衝鋒在前。”看到所裡的安排,她拒絕了,並給出了這樣的答覆。

惡劣的工作環境,長時間的行走,人早已疲憊不堪。但為了儘可能降低家人的風險,深夜執勤進屋前,她都要先對自己全身消毒,站在風口自動晾乾,來回消毒最少三遍。僅是這每日簡單的“回家”,都要花費唐李不少時間。走到主臥門口,遠遠看一眼早已睡下的孩子,進入客房獨自躺下,打開視頻和丈夫互報一聲平安,這一刻,她的心裡才稍稍放鬆一些。

談起這段跟家人“難以相聚”的日子,她打趣的說道:“別時容易相見難,疫情面前‘不聚’就是最大的親情。也是我們普通百姓面對疫情的‘致勝法寶’!在這場戰鬥中,我們站在阻擊疫情的最前線,我們的身後是新晃27萬老百姓,也包括了我們的家人。只有將疫情牢牢的咬住,不放它進來,才能護住身後人的安全。所以,一刻也不能放鬆!”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

還有許多這樣的“家庭”。

特殊的職業,特殊的拍檔,

他們共同抗“疫”,

攜手逆行“一起上”,

用“雙份”的堅守,

築牢人民群眾的安全防線,

為取得這場戰役的最終勝利

而並肩作戰、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