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助推疫情防控债发行火热

抗击疫情持续推进,不少企业先后通过债券融资渠道募集抗疫资金驰援战疫一线,部分券商也积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过协调和承销疫情防控债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支持。

自2月6日以来,已有广东东阳光、兴业证券、九州通、厦门航空等公司先后公告发布“疫情防控债”。

2月12日,由平安证券独家主承销的平安租赁疫情防控债成功发行,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认购倍数3.5倍。该债券是融资租赁企业首单疫情防控债。2月13日,由国泰君安(港股02611)牵头主承销的湖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成功簿记。

而由第一创业担任总协调人、一创投行担任分销商的广东东阳光成功发行。据发行人广东东阳光方面透露,因流感及新冠病毒肺炎暴发,目前磷酸奥司他韦产品供不应求,同时,公司资金调度仍存在运转不顺畅,扩大生产面临资金瓶颈的问题,发行债券意味着纾解困顿。据第一创业证券相关人士介绍,第一创业业务团队协同相关同业连续加班作战,与交易所沟通支持政策落地,具体政策确定后加急梳理完善备案发行材料,与投资人进行紧急沟通协调。最终这次的债券发行获得十数家投资者踊跃认购。

据券商方面人士透露,机构投资者对“战疫专题债券”认购比较多,主要在于专项债具有政策导向、票面利率并不高,其债券产品设计更倾向银行等机构投资者。此外,目前不少公募机构正在积极研究,拟设计布局防疫类债券的债基产品,从而应对大规模的防疫类债券发行。也有业内人士猜测,在政策持续支持和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大开绿灯的情况下,以券商为主体的防疫债或将陆续出现,且发行的节奏也会不断加快。

华泰证券研究所联席负责人张光耀认为,证券业后续可以从三方面继续做好抗疫行动:一是对受疫情影响的股票质押及融资融券期限和维持担保率要求柔性处理,纾解流动性困难;二是加强电子化审批审核,保障直接融资渠道畅通,保障疫区和相关行业中小企业融资;三是特殊时期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