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女”日记——记录一段特殊的日子》




“宅女”日记

----记录一段特殊的日子

苗义曼


2.9 周日 晴

距离疫情开始已有一月余,寒假本已结束,现在只能无奈趴窝。

准中考生的意志把身体从被子里拽了出来,六点的天仍是黑的,摸索着把灯打开,一把冷水洗脸,算是醒盹儿了,拿出书来开始背书。那几个小时过得很慢,父母还在睡,只有自己的卧室还亮着,只有自己坐着——之前这个时候,背书声早就从通明的楼里传出。桌前就是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学校无暇留意的日出,看着光攀上窗头,一个人的时候,好像一切都慢下来了。



早饭时候逛逛微博:五天建成一所医院、医护人员隔着玻璃和亲人相拥、山东人民马不停蹄捐送物资、一场没有观众的元宵晚会……如果用一个确切的比喻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般直上直下,久不能息。若这一切要从一只蝙蝠说起,但仔细想想:蝙蝠无错,错的是吃野味的虚荣;患者人数增加不是医者无能,而是确诊后不接受隔离的自私酿成了大祸。这场疫情如一面明镜,照出了无私奉献的圣光,也照出了人们背后的黑暗。后来,我看到了一组照片:日本大阪街道上挂着“武汉加油”的横幅,泰国警官手挥中泰两国国旗,德国工作人员向机场运送支援中国的物资……那感动冲击着心底,暝瞑长夜里中国的背后是一双双托举的双手,把中国托向希望,我真的感觉“地球村” 这个称呼在现在无比的亲切。

放下手机,转身埋头于书本,窗外一如既往的静,静的能听见脚踩在残雪上的嚓嚓声。或许中国从未如此安静过,街道,商铺,公司,学校。世间的喧闹仿佛都被封印在四面墙壁之中,如同无人的深夜。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中国力量像喷张的江水从人民的内心翻涌而出——我们在信任与希望中等待着春暖花开。

今年的高考生,生于非典,考于肺炎,千万考生如战马在独木桥前磨着铁蹄,在不知名的哪个地方为自己拼上一把,用理想跨过温床向未来走去,这种不约而同的坚持,使得竞争更为激烈,我又何来理由不为之奋斗?笔尖挥动,流淌出歌颂生命的篇章,玻璃片后的黑瞳,闪烁着熠熠光辉,那是对祖国的热爱与信任,对困难的不屈与顽强,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在疫情面前,学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着自己的力量。



清晨的光从窗户爬到脸上,正午的太阳那么明亮。吃过午饭后躺在床上,阳光就不偏不倚地照在身上,等到疫情过去想做些什么呢?我想大口呼吸空气,享受春的暖阳;我想面对面跟朋友说一声“新年快乐”;我想悄悄去医院看看那些白衣天使;我想站在街旁,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盛世繁华。我不再抱怨商场的拥挤因为那是国泰民安,我不再烦扰排队时的等待,因为那总好过于不知目的地打发时间。

等这一切过去,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