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院後勤待遇比一線醫護還要好,病人是來看醫生的又不是來看後勤的?

小城故事208157646


醫院後勤待遇絕對沒有一線醫護人員待遇高,如果你非拿後勤領導和剛參加工作的護士比的話,那肯定是後勤人員工資高。

1.不要聽風就是雨,你有沒有對你所說的情況進行過核實。

現在很多人就是道聽途說,既沒有親身實踐也沒有認真調研,聽風就是雨,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一句話就能添油加醋大肆傳播,尤其是涉及到普通群眾利益的,生怕不能引起社會輿論。像題主說的這種情況不知道是你的親身經歷啊,還是聽別人說的,如果沒有十足把握就不要信謠、傳謠,畢竟,你這幾句話能引起多少人的關注,網友的素質層次不齊,難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2.後勤只是醫院的平均獎,遠沒有一線人員待遇高。

因為現在大部分醫院已經成了自收自支單位,同級財政不再負擔醫院日常運轉開支。醫院人員的基本工資仍然參照事業單位工資標準來發放,然後在基本工資的基礎上再發放一定的績效獎。基本工資和其他事業單位一樣,只與你個人的學歷、經歷、職稱等有關係,和你在哪個科裡工作完全沒有關係。醫院績效獎才能體現出不同崗位的不同待遇,一般情況下,醫院都設置平均獎係數,如果平均獎係數是1的話,後勤人員一般也就是平均獎係數,而其他業務科室都在1以上,像內科等任務比較重的科室係數會更高。

3.醫院後勤人員眾多,也是造成大家誤解的原因之一。

不過,現在很多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存在後勤人員過多問題,在一些縣級的公立醫院,由於後勤人員太多,已經對醫院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後勤機構臃腫,後勤人員過多,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醫院的負擔,導致醫院沒有更多的精力去發展醫療業務。並且,更重要的是,後勤人員很多時候會升任醫院領導,也就出現了外行領導內行的局面,這樣更影響醫院業務工作。

總之,後勤人員待遇肯定沒有一線醫護人員待遇好,但也確實有許多醫院存在後勤人員過多問題。

“中省直遴選”專注體制內問題解答,歡迎加關注繼續交流。

中省直遴選


醫院的運轉是需要自己掙錢的。掙錢是必須醫護人員自己事情的。
醫院月月是不能賠錢的。所以醫護人員是要有任務的。後勤人員沒法定任務那是理所當然的。但任務不是由醫護人員參與制定的。任務制定的標準之一是不能讓後勤拿的少的。後勤人員數量是很龐大的。定的任務是很苛刻的。


苛刻到累死累活忙一個月了,最終還欠醫院錢的。後勤部門與是上級有直接對接的。後勤部門管事的都是與政界有關係的。領導的升遷是需要政績的。政績是需要有數據支撐的。醫護人員是創造數據的。後勤部門是輸送數據的。幹活的不如總結的。幹成果的不如送成果的。因此後勤部門和領導是很熟絡的。後勤部門的工作領導是能直接感受到的。後勤部門的待遇領導是不忍忽視的。古今中外一線員工的工資都不可能是最高的。一線員工都是要創造剩餘價值的。剩餘價值是不用上交的。產生剩餘價值的都不如分配剩餘價值的。領導是管分配剩餘價值的。後勤是圍在領導身邊,對領導有直接影響的。

所以,醫護人員待遇不如後勤那是有原因的。


俏地丁


這個問題是一個公立醫院各類人員的績效工資分配問題,是醫院內部矛盾,與病人看醫生沒什麼直接關係。但如果像題主所說醫院後勤人員的待遇優於臨床一線醫護人員的話,勢必影響臨床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會間接影響患者的利益。但從整體情況看,後勤人員的待遇不可能優於臨床一線醫護人員。

要解釋清楚這個問題,先要了解醫院的結構、科室設置、人員配備及其比例,以及管理模式。現代醫院是一個團隊,大型三甲醫院常常是數千人的機構,需要很多門類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還要部分後勤保障人員。公立醫院既然姓公,就要按照黨和政府的規定要求設置相關管理部門,黨、政、工、團都有。黨委系統有黨委會、黨辦、紀委監察、黨建辦等。行政管理系統主要有:院委會、院辦、人事處(科)、醫務處(科)、護理部、科教處(科)、財務處(科)、醫療安全辦、質量控制科(辦)、醫院感染管理科、信息管理科、醫保辦、設備科、保衛科、後勤(行政)處等。以上部門均為醫院管理部門,其組成人員為管理人員,且絕大部分是相關門類的技術人員,因為醫院的業務管理工作外行是無法勝任的,不是某些人說的後勤人員。後勤處下轄的保障醫院水、電、氣、空調、就餐以及其他物資供給的相關人員才是後勤人員。隨著醫院改革後勤服務逐漸實現社會化,這部分人員已經越來越少,在醫院人員中佔比約2~3%,且近年來呈減少趨勢。他們中有的雖然是高級技工,但在醫院人員中無疑仍然是最底層的。他們的待遇不可能高於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

醫院績效考核是一個難題,績效工資分配的確存在不少問題,造成醫院各類人員之間新的矛盾。臨床一線的醫護人員工作量大、辛苦、壓力大,在績效工資分配上理應傾斜,實事上多數醫院都是這麼做的。但為何有些一線醫護人員仍有不滿呢?大凡由以下原因導致。

一是醫院向臨床一線傾斜幅度不夠,醫護人員感受不到其重視。

二是各臨床科室之間差異很大,有的科室病人不多或者說收入較少,其績效工資有可能少於管理部門。

三是臨床一線有些低年資醫護人員和管理部門的高年資管理人員(甚至主任、處長)做比較,有可能偏低。甚至還有人認為管理部門就動動嘴皮,還有各種督導和檢查,把正常的質量監督管理當成負擔,產生怨言與反感。要知道,不少業務管理部門如醫務處、護理部、質控科、科教處等的人都已是教授級別的,有的是從臨床一線抽調上來的,一般都是拿個平均(績效工資)數,處室主任可能稍高點。

總之,據我所知,公立醫院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待遇總體水平不如後勤人員是不存在的,但某部分臨床一線醫護人員待遇低於管理部門人員甚至後勤人員是有可能的。醫院績效考核及其分配製度的改革與完善仍是一個任重道遠的課題。


liyulong55395576


我是醫院的,一般來說,後勤部門拿的錢都是醫院的平均獎,就是保本獎,每個月比較固定的,臨床科室拿的績效獎跟科室績效有關,道理上講臨床的應該是要高一些的,但是,現在的分配製度(這個是咱們的特殊國情,不便評論)導致臨床很多科室都是虧損的,就造成了有些臨床人員實際要比後勤的收入要少一些,但是總得來說,臨床醫生的收入還是要高於後勤的,比後勤少的畢竟是一部分。能夠做到領導崗位的,不管是後勤還是臨床,當然要比普通員工高一些,這個是必然的。


我是溫和的的兔子


過去不是,自從有績效工資以來行政職能部門的獎金高於臨床一線〈現在沒有後勤工了,承包了,原來的後勤工安置到行政或閒置,獎金一分不少〉。為何?1.他們是管理者。2.院長指示的執行者。3.各項流程的操控者。4.對外關係的聯絡者。5.醫院行政開支的使用者。6.藥品、耗材、大型設備、基建、維修一線策劃和掌握者。他們不僅績效高,還盡享晉升,晉級,醫療資源之便。


吳老156510062


讓我來回答這個一直讓我羨慕的崗位。

首先,後勤這個詞聽起來不怎麼雅觀,但其實也很重要,所以在醫院運行中人家成了香餑餑,而且它的權利和工作責任完全可以影響,甚至約束到一線每一個職工。

舉個例子,著名的甲午海戰失敗的原因被部分學者歸結為後勤保障不足。因為主管後勤保障的翁同蘇與李鴻章有仇,所以一方面積極主戰,讓北洋水師出戰,而另一方面即不給錢,也不給炮彈。任你北洋海軍船堅炮利,如何能戰勝日軍。仗打輸了,人家還要在朝廷追你的責。

第二,從上邊這個例子不難看出,雖然後勤崗位聽起來不雅,但其實人家在工作中已經悄然無聲的成為了一線職工的領導崗位。也就是說工作中是人家管你,而不是你管人家,既然人家是領導,自然要先維護自身利益。

我的一位同事曾說了這麼一個故事,說自己現在之所以沒有成就都是他們當兵時的營長害的。當年退伍安排工作時,營長說那些沒文化,愛打架鬥毆的戰士你們去行政後勤崗位,這些崗位不要文化和技術。而他因為是衛生兵,會包紮傷口及打針輸液,所以讓他回去當個醫生,結果二十年後,那些愛打架鬥毆的戰士都當局長,科長了,而他還是一個普通醫生。

其實這個故事又何嘗不是社會上爭議最多的為什麼上學時考試第一名的學生最後常常不如考試最後一名的學生成就大的原因呢?


逝去的經典文化


醫院裡面後勤人員拿院裡平均獎,臨床按績效,如果患者多獎金多患者少獎金少,實際上很多科室沒有多少患者,導致扣錢多而沒有什麼績效,就出現了臨床科室沒有後勤拿的多,院裡領導對臨床科室也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患者多少,不關心臨床人員的生活學習工作,經常發各種文件讓臨床幹這個不行,幹那個不行。


舞動蟲蟲


我不知道醫院後勤待遇比一線醫護還要好這個問題是怎樣產生的,至少我瞭解的醫院中不論是三甲三乙二甲沒有一家能印證這個問題。

工作關係對周邊幾十家醫院薪酬待遇免不了有更多的瞭解。首先醫院職工收入分為工資獎金兩塊,工資高低體現在職稱工齡上,臨床職稱無論從任何角度都遠高於後勤。獎金這一塊後勤往往拿的是係數平均獎,後勤職工大多拿0.5的平均獎,也就是平均獎1000,拿500,這還是編內正式職工的獎金,肯定有個別臨床科室完不成任務比這個還低,但大部分都會遠超這個數,另外護士多百分之十,夜班費臨床是後勤的數倍。

還有一個是很多醫院後勤社會化,比如保潔物業,保安食堂,洗滌綠化,基建都招標外包,水電鍋爐空調汙水處理支助中心等都是勞務派遣,真正意義上的後勤在編人員我所看到的不足百分之二、三。

希望不要屈解後勤的含義,把行政職能部門一併納入。






十年飲冰x


首先,醫院是一個整體,離不開醫生,也離不開後勤。

其次,分工不同,目標一致。醫生是直接與患者打交道不假,但基本限於醫療方面,後勤要保障整個醫院的正常運轉,你負責看病,我負責水電暖,你負責治療,我負責器械設備正常運轉,你負責技術,我負責對外宣傳,以便獲取更多患者,你出了事故,我負責打官司,與患者溝通調解,當然一定是要本著保護我們自己的同志。

第三,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是事業單位,具有行政屬性,職稱評聘、職務晉升,哪一個不是行管人員在按部就班的上報,改材料,報材料,維護上下級正常關係,維護好所有同志關係,同時要選拔出更加優秀的同志,書記院長、醫護感主任基本都還是醫護轉後勤的。

總結,行管後勤是醫院運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提這個問題的同志,我只想說一句,相煎何太急!


ak47是我的


看來提問題的人是醫生或者與熟知後勤工作和待遇的人員,覺得不滿意自己的薪資和福利所以來這裡發牢騷的吧,如果可以你也可以轉後勤呀。但是你肯定不願意,因為醫生的上升空間有多大,後勤呢,動輒年薪幾十萬上百萬的醫生也不少吧,你見過動輒幾十萬的後勤嗎。又放不下醫生的廣闊前景,🈶️糾結眼下的利益,哪有那麼多便宜都歸一個職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