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路漫漫,昆明中小企业线上“求生”举步维艰

“2019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句话在过去一年间成为了各行业“臆测”走向的一条抛物线,被人追捧,亦不乏质疑。难道,在2020年开局,它真将一语成谶?

为防止交叉感染,春节以来,昆明市线下服务业几乎全面停业,房租、回款、工资成为了中小企业的阵痛。而这个冗长的寒假,即使窗外偶有鸣笛,你也再难感受到这座城市起搏的力量。

有人说:“阵痛”终将被战胜,而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大门紧闭后的生存危机

自2月10日起,首轮复工潮便吹响了全行业“经济保卫战”的号角,部分重大项目开始有序推进,互联网行业进军远程办公……然而,受工作性质及疫情防控达标的限制,部分行业复工依然逃不脱遥遥无期的尴尬,大门紧闭的背后, 也引发了中小企业对未来重构的思考。

位于昆明市盘龙区的青优时尚,是一家以少儿形体模特科目为主的培训机构,随着近年来美育教育逐步浸入昆明人的价值观,企业潜力(学员续费、转介绍以及教学点新开)得以快速释放,2019年其主营收益在200万元左右,相较2018年增长30%。

原以为,依托产业风口红利,2020年将是扶摇直上的一年,不曾想年初这场突如其来的“阴霾”却直接扼住了企业的呼吸。

自1月20日放假起,青优时尚及其分店便一直处于关门休停状态,据机构负责人介绍:“我们线下培训复工时间依旧待定,只能以主管部门相关文件为准,预计3月上旬以前不会复工。不敢想象,面对一季度的停滞以及数月观望期的成本重负,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该如何‘求生’。同时,我们也迫切希望行业相关协会或者政府部门尽量给予减租减税政策,让那些现金流短缺的小微企业能抓住最后生机。”

而这样的颓势在其他类似机构中也得到了佐证。昆明一家少儿艺术培训加盟商在店面新开三个月后,面临现阶段的无限期关停,异常懊恼。“一百多万投进去了,还不算加盟费和保证金,原打算依托周边商业综合体的地缘优势,哪知道还不满半年,就遇到这样的事,现在该退的学费都退了,能让门店‘活’到明年就已经是万幸。”

同样,坐落于昆明万象城商业区的优宝主播,虽在业界深耕多年,下设多处分校,但在长达一个月的关门停业状态下,机构也走到了命悬一线的临界点。“目前机构本部登记在册学员300多名,且均按年费缴纳,如果因门店长时间关停引起大范围退费诉求,那对于我们来说将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一位在职员工向我们坦言。

从穿金路到白云路,从同德北辰商业片区到南屏商业街区,走访期间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一道道紧锁的玻璃门。门前,廖无人烟,门后,墙上的各类荣誉证书昏暗难辨。

正如一位业界人士说的:“今年既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淘汰。部分机构正在现金流、和市场压力的阵痛中挣扎,寻求重生;而另一部分,折戟成沙已然成为注定归宿。”

线上教育也有副作用?

从电商到教育,中国互联网创新从未如此显现。乂学教育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近日前曾向公众坦言:“我认为这次突如其来的‘阵痛’对在线教育来说有三倍的加速力量。”

纵观现行市场,这并不是一句空话。据不完全统计,春节以来全国约有100万家线下培训中心关闭,虽然目前笔者并未确切掌握云南地区相关行业门店的关停数据,但从基数概率来看,云南也实难独善其身。

与此同时,线下重资产的体验式教学正快速向线上转移,共享、移动的教学理念也逐渐渗透到企业机构的认知中。

昆明青优时尚负责人提到:“线上教育,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已成为广大教培机构的必然选择。与过去相比,我们今后的工作模式将更多引入移动办公,重新审视短视频交流平台,累积线上教学经验,着力两手准备。预计未来,精品定制班级(即:熟悉的朋友组班或片区化学员组班)需求将在行业内得到迅速释放。”

当然,对于线上教学的崛起,部分培训机构人士也表示出自己的担忧:不同于主要学科,兴趣培养或者技能培养仅靠屏幕前的听说读写是远远不够的,实地训练尤为重要。且作为商业体,消费者很难摆脱利益化偏见,势必造成大面积退费现象。故而,线上教学仅能作为特定时期的辅助渠道,常态性发展依然有待考察。

“我相信,回归正常轨道后,大部分家长仍旧会回潮到线下学习,但预计将有15%到20%的市场份额会停留在线上,且返回线下培训的消费者中,因为有了长期的线上学习经验,其心态变化对于机构未来市场拓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简言之,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