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真没意思,太累!"——我的孩子为什么会有厌学情绪?

一位母亲最近打来电话,说她很苦恼:


因为疫情期间不上学不复工,每天她只好陪伴儿子一同学习。


儿子上初二,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起书本,就哈欠不断。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拿半天。


妈妈让他把最近的课本复习一下,他就冲妈妈说一句:"没什么可复习的。"妈妈追问了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学习真没意思,太累!"他的妈妈很是焦虑,电话打到了班主任那儿。谁知班主任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她,孩子现在很厌学,本打算节后找家长联系呢,却被突发而来的疫情给耽误了。


孩子这种对学习的反应,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对学习烦躁、厌烦,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


磨刀不误砍柴工,今天我们暂且先讨论一下厌学有何心理特点?当前学生厌学不外乎有以下三个特点:不想学、不用学、不会学。



01. 不想学


这类学生看到的是苦学仍有落榜的,卖力仍有失业的,也就打消了主动学习的念头。譬如看到初尝辣椒的人涕泪齐下,他也就望而生畏,彻底排斥这种"享受"了。

1.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

现代学生有着比我们更迅捷的信息和思维,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审视世界、观察社会,结果看到的是知识分子给人家打工、没有文化也能当老板。这时候如果老师或家长仅用言语去说教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2.受各种新闻媒体的影响

当今某些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强调背景关系,这往往使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感到望而却步;或过多谈情说爱,使学生盲目模仿;或大力吹捧各种名星,使学生敬若神明。但他们不曾看到成功人士付出艰辛的血和泪,只看到成功背后细如纱织的关系网。因此他们不再比学习、比能力,而是比关系、比父母。


3.受不包分配的影响

在过去,"象牙塔"内的骄子们令多少人羡慕,而如今大学生求职难者比比皆是,甚至个别更是拿钱上完大学再转个圈回老家务农,因此别说学生,家长就已阻止他们继续求学了。

02. 不用学


这类学生也懂得辣椒富含多种维生素,但不吃也饿不死,可从其他渠道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当然也就不用吃了。


1.受考试纪律的影响

老师们最头疼的是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不看书,殊不知这是其自酿的苦果。平时考试监考不严,阅卷过松,学生不愁高分。更有甚者为了提高升学率或是在区县的排名,老师们会想方设法"神押题","帮助"学生投机取巧,不狠学也能拿高分儿。


2.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种父母有权势、有地位,自能得高分、上名校、谋好职;一种家庭极端贫困,或愚昧落后,孩子自然不用学;而第三种居多,这部分家长明知孩子不想学但又不忍心也不放心将其送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03. 不会学


以上两类厌学者是少数,还有一大部分人要归入"不会学"的行列了。有人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长期以来,教材枯燥,教法老套,教师一味主动热情地扶着、背着学生走,而学生被动麻木如盲人,虽能到达目的地,但不能在思考中收获成功的经验,享受一个"思想者"的乐趣。这样,学生不仅领会不到学习方法,而且还产生了厌学情绪。


如果知识不再是营养丰富的天然美食,怎能不令学生厌恶之极?


写在最后:


郁达夫说"一个民族不出人才,是民族的悲哀"。学生想学而不会学,难道不是为人师者的悲哀吗?也许,作为老师和家长,现在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