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概念到底存不存在

青花瓷早在我国古代的唐宋时期就初见端倪,但是等它的烧制技术完全成熟是在我国古代元朝时期,在经过了两个朝代的交替更换才烧制出真正的青花瓷。品控最好的青花瓷当属由江西景德镇所烧制的。青花瓷属于一种高温釉下彩瓷器,在晾干的陶土上进行纹饰的装扮,在装饰完成之后的陶器上浇筑一层透明釉,最后在进行高温一次烧制,烧制成功的青花瓷颜色亮丽、素雅颇有中国水墨画的味道,十分受各国人们的喜爱。

虽然说江西景德镇烧制元青花已经有着超过七百年的历史,但是现代人们对元青花的研究与了解才仅仅六十多年而已,几乎在所有的元代青花瓷器上都找不到纪年标志来证明自己的身份。而在所存世的历史资料中对于元青花的记载资料也是十分的稀少,即使专家们用遍现代最为先进的鉴定手段,也无法证明元青花属于元朝所制,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给我们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千古难解的谜题。


正是因为元青花有着这样奇幻的身世之谜,才会让收藏者们去怀疑元青花的概念到底存不存在?纵观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元青花这一概念是却是存在的。由景德镇所烧制出的元青花属于高档的消费品,所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它的消费群体肯定不是社会老百姓,而是一些皇亲贵族,另外元青花瓷器的做工精良,就仅瓷器瓶身上的图案都必须是当时社会中有名的画家匠师才可以完成,这种对技术的要求也就造成了其产量十分的稀少,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存世下来的就更加的稀少,但也属于精品中的精品。

这第二个证明元青花瓷存在证据就是,在元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的发达,这做工精良的青花瓷自然也就成为了对外贸易的首选。据不完全统计,流失在海外的元青花瓷器高达一百一十余件之多,而在这一百多件的元青花瓷器中主要收藏于土耳其和伊朗等中东的国家,据史料记载:在元朝时期伊尔汗国(今土耳其)与元朝使节往来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元青花上所绘制的花纹与它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文化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在当时社会还有波斯商人转播两国文化,元青花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流失在海外的元青花瓷器成为了证明自己的最有利证据。


最后还有一个国内的数据得以证明元青花概念的存在,早在1949年以后,国内的文博单位开始大量的在民间征集元青花瓷器,在辽宁、天津、安慰、上海等地都有征集到各式各样元青花瓷器,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是元青花的原产地,怎么会没有元青花瓷器呢?之所以人们对它的概念至今模糊不清,只不过是因为目前专家们还没有研究出一套准确的鉴定方法罢了。

元青花精品赏析及拍卖成交价格:


1: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双鱼耳大罐,尺寸:高50.5厘米,估价:HKD 5,800,000 ~ 6,500,000,成交价: HKD 21,903,750 ,成交时间:2004.04.26,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2:元青花麒麟缠枝莲纹大碗,尺寸:直径29.5厘米,估价:RMB 12,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RMB 13,800,000 ,成交时间:2019.11.30,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元青花瓷器最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着称。本品撇口深腹,体量硕大,造型端庄稳重。通体以青花料绘饰,发色浓郁,浓重之处带有黑色结晶斑点。外壁装饰分上下两层,上绘缠枝莲花,胫部绘仰莲瓣纹。口沿内侧亦绘缠枝莲纹一周,底心青花圈内饰麒麟纹,周身衬以缠枝莲纹。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兽,和凤凰一样,也有雌雄之分。雄的称为麒,雌的称为麟,绝大部分人都使用“麒麟”这一约定俗成的统称。古人认为麒麟长有攻击性的犄角却性情温驯,是一种“贤德”的神兽。《宋书•志第十八•符瑞志中》记载:“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则至。麕身而牛尾,狼项而一角,黄色而马足。” 碗心所绘麒麟纹,头部细小,如鹿似龙,头顶绘独角,下巴处绘有须状鬃毛。体态优美轻盈,覆盖有鳞片,四肢纤细却有力。尾巴更偏向于马尾的造型。元代的典章制度严格规定了使用纹饰的不同阶级。《元史舆服志》记载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元庭下令:“禁服麟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赫黄等服”。这意味着上述特殊纹饰,只有皇帝和贵族才有权使用。


绘有麒麟纹样的元代青花瓷器多为大型器皿,收藏比较集中于海外。主要的几件有:大英博物馆藏的青花缠枝牡丹飞凤麒麟纹螭耳罐;伊朗国家博物馆藏青花麒麟狮子花卉纹罐;土耳其托普卡帕宫的青花麒麟花果纹大盘(附图);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参阅《故宫博物院藏元代瓷器-上》,故宫出版社,页50)。观察上述器皿可以发现,麒麟纹样一般作为主题纹样装饰在大盘中心,或者是作为辅助纹样装饰在大罐的肩部。元青花传世数量甚为稀少,如此绘工精良、品相佳好的青花麒麟纹大碗更是难得一见,堪称元代青花瓷器之中的佼佼者。


3:元青花孔雀牡丹纹大梅瓶,尺寸:高52.5厘米,估价:RMB 7,000,000 ~ 9,000,000,成交价: RMB 12,880,000 ,成交时间:2010.12.06,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5周年秋季拍卖会。

元青花孔雀牡丹纹大梅瓶为例,其体量巨大,高达52.5厘米,丰肩鼓腹,造型圆润壮硕,集中体现了元代游牧民族所崇尚的粗犷之美,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民族风采。其上以青花描绘纹饰,自上而下分别为缠枝山茶花卉纹、双凤牡丹图案、莲瓣纹,层次分明,构图虽繁,但密而不乱,主宾分明。腹部所绘“凤穿牡丹”作为主题纹饰也得到突出,所绘凤鸟形似孔雀,体态舒展,姿态优美。双鸟一雌一雄,其一引颈飞翔,另一回首相望,取凤求凰之意,整体画风飘逸,运笔流畅,极为典雅,寓意吉祥。古代传说,凤为鸟中之王,寓意富贵的牡丹则为花中之王,丹、凤结合,象征着美好、光明和幸福。凤凰,与龙同为人们臆想中的神兽,据《尔雅·释鸟》中郭璞所注凤凰特征为:“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而《山海经·图赞》说有五种像字纹:“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腹文曰信,膺文曰仁”。龙与凤的形象随着时代的推移亦逐渐有所改变,历朝历代均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与诠释,细观元代青花瓷上所绘的凤凰,其形颇似孔雀。

4:元青花云龙纹大罐,尺寸:高28.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3,0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8.06.19,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春季拍卖会。

此罐造型饱满,唇口,短直颈,丰肩,弧腹,为元青花经典造型。施釉肥厚滋润,釉色白中泛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通体青花绘饰,颈部一周绘制卷草纹,近足处绘莲瓣纹,皆为元青花经典的边饰,余下皆留白,突出腹部为主题纹饰,布局简练,类似一例可参考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 青花孔雀牡丹纹罐」,高29厘米,与本件体量相若,亦为口沿、足胫绘纹饰,腹部留白绘主题纹饰。腹部通体绘二行龙纹,一龙昂首向前,一龙回首而望,皆张口露齿,肌肉鼓胀,气息豪迈雄劲,身材飘逸灵动,极具神采;龙为三爪,为元代青花龙纹标准制式;龙身周围绘制火焰状祥云朵朵,烘托龙之苍劲、洒脱、雄伟之势,整体笔法洒脱豪放,青花一色苍翠妍丽,有如水墨之凝重晕染,颇得笔墨意趣。多数元代龙纹瓷,龙鳞绘画皆为交错网状画法,而本品不同于前者,则是由细笔勾绘致密鳞片轮廓,可见绘画者用心至深和技法高超。公私典藏所见装饰龙纹之大罐多绘单龙,绘双行龙者寥寥可数,此件更见珍稀。本品之青花苍雅雄浑,彰显出一份浓郁的文人水墨画的效果,云龙的精神气质生动威猛,例如龙爪的刻画,显得比其余要锋利遒健,肘毛的刻画更见飘逸。


5:元青花莲花鱼藻纹撇口盌,尺寸:29.5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9,055,000 ,成交时间:2019.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秋季拍卖会。

6:元青花花卉缠枝牡丹纹大梅瓶连盖,尺寸:高47.3厘米,估价:无底价,成交价: HKD 8,799,750 ,成交时间:2003.07.0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3年春季拍卖会。


7: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尺寸:宽35.5厘米,估价:HKD 5,000,000 ~ 8,000,000,成交价: HKD 8,100,0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此罐纹饰从上往下分五层,颈上绘海水波涛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腹部饰六朵缠枝牡丹,或仰或侧,叶片丰腴,花边衬白色联珠,更添立体感,下腹饰卷草纹,胫部为仰莲瓣纹,每层纹饰皆以两道弦纹作间隔。器底无釉。

此罐器型浑圆饱满,为元青花大罐的典型风格。青花呈色浓淡有致,绘画自然流畅,六朵牡丹花姿态各异,如同卷轴画一般徐徐展开,为元代青花瓷巅峰时期之作。此类大罐的存世量十分稀少,而且每件在绘画的细节上都独具特色。


8:元青花缠枝花卉凤纹梅瓶,尺寸:29.2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3,422,400 ,成交时间:2004.04.25,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9:元青花水波云龙八宝纹罐连荷花叶形盖,尺寸:32.5厘米,估价:HKD 3,000,000 ~ 4,000,000,成交价: HKD 3,344,750 ,成交时间:2000.05.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0春季拍卖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