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據東亞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1644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帝朱由檢在北京紫禁城後煤山的一片樹林中自縊身亡。至此,曾經輝煌一時的大明王朝,在歷經十六帝,享國270餘年後,

由於統治集團內部的腐朽和民間矛盾的積重難返,在暴風驟雨般的農民起義和關外清軍的雙重打擊下壽終正寢。

自太祖皇帝建立大明之初,就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經濟和政治體制,其間既有鄭和下西洋的輝煌,也有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爭鬥的黑暗。明朝末年,雖然小的衝突不斷,但總體上看還可保持穩定,崇禎即位十多年來也算是兢兢業業。可用盡心力依然無力迴天。大明朝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危機,最終一步步走向滅亡的呢?

說到明朝的滅亡,人們總把他歸根于軍事上的失敗,吳三桂的賣主求榮。但這都是問題的表面,軍事上的失敗只是其一,並非主因,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還是源自政治上的腐朽和崇禎的剛愎自用。

如果把明朝滅亡的時間向前推進二十年,仍然依稀可見大明的強悍。雖然關外有努爾哈赤建立的清政權,內有高迎祥、張獻忠的農民起義,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動搖大明的根基。那時的努爾哈赤,只不過是一個擁有幾十萬人口部落酋長的兒子,怎能與坐擁上億國民的大明天子相比?雖有數萬鐵騎在關外縱橫馳騁,但由於長城這道屏障的阻隔,使其也只能在邊境一帶時不時的進行一些騷擾。南部的高迎祥、張獻忠所率義軍也不過區區數萬,還被零零散散的趕入大山之中,隨時都有被明軍吃掉的危險。因此,從總體上說,大明的軍事實力和他們相比仍是一個龐然大物,軍事失利並非失敗的主因,明朝的滅亡主要還是由於內部原因造成的。

1.朝政的腐敗

崇禎即位後,舉國上下,官吏昏庸,腐敗嚴重。各級官員奉行的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而是不遺餘力以蒐括錢財為能事,這時的官員已毫無勤政廉潔之風,宦官弄權,黨派之爭嚴重,高級官吏之間互相爭權奪利,普通官員則追求豪華奢侈的生活。在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和衝擊下,政治腐敗,底層百姓與上層貴族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為了鞏固明王朝的統治,緩解社會矛盾,從嘉靖年間開始,許多有識之士先後提出過多項經濟和政治上的改革。萬曆初年的張居正,更是把這場革新推向高潮。遺憾的是,由於統治階層內部複雜的權力鬥爭,要推行下去,必將觸及到一大批當權者及封建貴族和中小地主階層的既得利益。這項改革在張居正死後便告中止,所制定的新法也大部分被廢除,舊的利益集團依然保留下來。為了私利他們結成利益團體,互相黨同伐異。朝政逐漸趨於無用,改革也因此半途而廢。

面對貪腐之風盛行,崇禎即位後也曾想痛下決心,整肅朝綱,嚴懲官員的腐敗行為。但事實上他卻一時又拿不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官員貪汙仍然肆無忌憚。直至李自成攻佔北京,農民軍動用嚴酷刑法,從皇親國戚和貪官汙吏家中收繳的黃金白銀無不達千萬之巨,足見明末官員貪汙數量之龐大。

所以,儘管崇禎皇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力,然而,已運行200多年的大明帝國,由於政治上的腐敗、經濟衰退、軍備羸弱等多種弊端,崇禎使出了渾身解數依然無力迴天,最終在農民義軍和滿清貴族的雙重打擊下,大明王朝就像行駛在險風惡浪中的一條小船,漸漸沉淪。隨著李自成攻下北京,長達二百多年的大明王朝隨著崇禎的死灰飛煙滅。

2.經濟拮据,國庫空虛,財政收支嚴重失衡

歷史上任何一個政權,都需要充足的經濟實力才能維護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明朝末年,隨著江南一帶工商業的迅速發展,資本主義已漸處萌芽狀態,工業、商業、礦產等稅收無疑是一筆不小的收入。這塊肥肉自然也引起了各方勢力的激烈爭奪。從嘉靖皇帝開始,朝廷便在江南地區派出稅務太監,監管稅收,以保證國庫有足夠的財政收入。但這都遭到了地方豪強、士紳的低制,直至發展成東林黨和閹黨之間的鬥爭。

在清除了閹黨之後,朝廷便撤回了江南地區的稅務太監,廢除了商、礦稅。此舉讓朝廷每年都損失大筆收入,導致收支嚴重失衡,國庫空虛。而另一方面遼東戰事卻久拖未決,所需軍費與日俱增。無奈之下,朝廷只得增加各地的賦稅。而地方豪紳再把這些賦稅轉嫁給農民。為了完成繁重的苛捐雜稅,農民只能賣掉賴以生存的土地來換取少量的銀兩。底層民眾苦不堪言,飢寒交迫,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紛紛揭竿而起。

而靠巧取豪奪獲得大量土地的官僚士紳並無管理這些土地的能力,有的只能任其荒蕪。而在繳納稅收時為了利益,也會瞞報、少報,導致稅收越來越少。而稅收的減少又直接影響到各地的駐軍,有的地方駐軍甚至幾十年都領不到軍餉,國庫早已一貧如洗,明王朝只得靠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裁撤各地的驛卒,節省開支。於是,沒有生活來源的士兵和失去土地的農民組合到一起,成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3.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加劇了明朝的滅亡

從16世紀末到17世紀中期,地球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低溫期,平均溫度跌入有史以來的低谷。寒冷的氣候造成農作物大幅減產,農業經濟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寒冷未過,旱災,蝗災、瘟疫接踵而至。尤其北方地區受災最為嚴重,數十年內就發生了八次大的饑荒。河南更是自崇禎十年至十三年,連續四年,年年有蝗旱,赤野千里,寸草不生,路邊草木皆被吃光,最後發展至“人人相食”。災民因凍餓而死不計其數,道路上餓殍遍地。與其同時,國內還出現大範圍的奇特現象。據《漢南續郡志》記載:

“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面對大量的災民,朝廷又無力賑災,只能任其自生自滅。為了生存,災民紛紛加入農民軍,成了壓垮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4.崇禎沒有識人的戰略眼光,剛愎自用,懲罰隨意,屬下大都離心離德

崇禎即位後,當時朝中也並非無人可用。魏忠賢雖然罪不可赦,但如果崇禎能容下他一段時間,無論是李自成的“大順”還是努爾哈赤的“大清”,最後都有可能成為大明的口中食。對魏忠賢來說,他需要的是“大明”,無論“大順”還是“大清”,同樣都是他的敵人。因此,在對待清軍和李自成的農民軍這個問題上絕不會徇任何私情。而在用人上,魏忠賢明顯要強於崇禎。明熹宗死前就曾對其有“恪謹忠貞,可計大事”的評價。

怎奈魏忠賢權勢熏天,磬竹難書。為了大明江山,崇禎不得不除掉他。清除了閹黨集團,朝廷只得依賴東林黨。而這些由江南士人出身組建的政治集團雖以“正人君子”自居,但所追求的一切都是以自身利益為上,武治上一竅不通,文治上只會誇誇其談。靠這幫人治理國家,結局可想而知,說是東林黨誤國都不為過。加之崇禎本性多疑,剛愎自用,殺戳隨意,用人卻又不信任人。對鎮守遼東的邊關大將袁崇煥,由起初的信任到懷疑,再到捉拿下獄,最後被凌遲處死,崇禎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自毀長城。袁崇煥死後,遼東戰局也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

在圍剿李自成的農民軍時崇禎對這些統兵的將領更是缺乏信任,不時的頻繁換將,讓數次身處險境的李自成大難不死。但崇禎並未從中吸取教訓,關鍵時刻又令孫傳庭殺掉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悍將賀人龍,導致手下眾臣離心離德,眾叛親離。從此,讓明王朝陷入了內憂加外患的雙重困境。

不可否認,崇禎在即位之初也是頗想有一番作為的。他也曾以“崇禎中興”為己任。即位不久就以雷厲風行之手段剷除了宦官魏忠賢及其幫兇崔呈秀為首的閹黨集團。十幾年來,更是事必躬親,勤理朝政,企圖力挽大明將傾之大廈。起初,天下人對崇禎中興明朝也抱有很大的期望。怎奈時運不濟,他接手後的大明是一個內憂外患的爛攤子,在即位前大明衰敗的徵兆已經呈現,雖五更早朝,勵精圖治,依然未能力挽狂瀾。加上國內天災不斷,農民起義的烽火早已燃遍大江南北,大明江山已岌岌可危。

當李自成指揮數萬兵馬揮軍東征時,幾十萬明軍不戰而降。僅數月時間,義軍便兵臨北京城下。崇禎皇帝在絕望之中逼死皇后,殺掉公主妃嬪,鳴鐘擊鼓,召集百官臨朝,然而卻無一人前來。望著空無一人的朝堂,崇禎說道:

“諸臣誤朕也,國君死社稷,二百七十七年之天下,一旦棄之,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眼看局勢已無法挽回,崇禎皇帝便在景山的一片樹林中自縊身亡,死時身邊只有一個太監陪同,雖然下場悽慘,但也不能不佩服他不苟且偷生,不願妻女受辱和不肯做別人階下囚的勇氣。

5.結語

明朝滅亡的原因從表面上看是軍事上的失敗。但軍事上的失敗主要還是源自政治上的腐朽。兩百多年來積累的體制弊病已讓大明病入膏肓。財富都集中到了貴族階層的手中。隨著人口的增長,土地沒有得到合理的分配,反倒被官僚士紳兼併,造成稅收減少,難以為繼。貴族集團在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就將一個龐大的國家經濟挖掘一空。如福王朱常洵,在離京赴河南就藩時神宗一次就賞其良田兩萬頃。河南土地不夠,就從臨近兩省調補。可讓他出資平叛,他卻一毛不拔,整日縱情聲色、驕奢淫逸。

當災害頻發,饑民餓殍遍地時,貴族階層雖有萬貫家財,卻沒人願意拿出錢來賑災。北方大量的災民無力救助,南方的士族階層卻終日聲色犬馬,醉生夢死。統治集團內部集腐敗、昏庸、無能為一體,政治上的千瘡百孔,讓一個雄據東亞二百多年,擁兵百萬的大明王朝,面對區區數萬義軍,迅速土崩瓦解。

這就好比一個體格健壯的人,如果身體各個方面運行良好,自身就會擁有很強的免疫功能,不僅能維持身體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行,還能低御意想不到的外界侵襲,即便受到一些傷害,也能很快恢復元氣。但如果內部出現問題,一個小小的病菌就足以將其擊垮。而此刻已病入膏肓的大明政治上腐朽,財政的破產,內鬥不斷,軍士戰鬥力低下,既沒有能用之財,也無可戰之將,就如同一個體弱多病的人經不起任何打擊,在人民舉義的烽火被點燃後,他的滅亡也就成了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