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男神”康震:既有大胸怀也有小可爱

在微博上拥有23万粉丝,随手写写字、画点简笔画就能获赞数千。作为《中国诗词大会》和《经典咏流传》的嘉宾,康震的点评已经成了很多观众追节目的重要原因。甚至有

不少学生粉丝的“追星方式”,就是立志“考上北师大研究生”,成为他的学生。


1

登上央视舞台让康震火了,他满溢的才华再也“挡不住”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现场,他作画助力“看画猜诗”环节。《经典咏流传》里,节目海报里诗词的“金句”便出自康震手笔,让观众们见识了康震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不少网友都惊呼“康震老师还有什么不会的?”

当《中国诗词大会》里的“诗词”真正变成了《经典咏流传》里的“诗歌”,康震的点评更是让观众沉迷到无法自拔:

“《长相思》这首词寄托着多层情感:‘山一程,水一程’寄托的是亲人送行的依依惜别情;‘夜深千帐灯’催生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悠悠孤独情。能细腻捕捉到风、雪、灯、故乡与其中的复杂感情,全凭纳兰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

点评《孙大圣》时,康震说:

“孙悟空西天取经其实也是一个心灵修行的过程。在《西游记》最后一回中,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从此他便不再需要紧箍咒,因为不管曾经如何大闹天宫,如今他都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索取的男孩,而是变成了一个‘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他会懂得‘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很多网友认为,这是他们

“活到现在,听到的对孙大圣最经典、最人性、最直戳心窝的评价”

受《经典咏流传》节目组之邀,康震为节目写了同名主题曲,他说:“我的歌词创作也遵循了传统与现代、文学性与音乐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填词的部分,我将古典名句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提炼出来,并将我个人对古典诗词的感悟融进歌词之中。在填词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来自远方的诗人引领着我开启了一场古今对话。”

2

虽然现在的康震有着很多光环,但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是位列第一的头衔。身为自带流量的“诗词男神”,但他依然是北师大的一个普通大学老师,只不过,他的课已经火爆到不少学生只能站在过道里听,很多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回家最怕被七姑八大姨问的问题是“那个经常在电视里出现的康震教授是不是你们教授啊?”“在学校里是不是经常能见他啊?”“你怎么不去上他主持的那个中国诗词大会啊?”

康震师从学术泰斗霍松林先生

,霍先生是甘肃天水人,是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德高望重,蜚声四海。

成为大学教师后,康震也把霍先生的师道风范、学术精神传承了下来。比如,他的一位博士生透露说,某次普通的课堂作业,她改了8版,才让老师满意。再比如,有次他找学生谈论文,从下午四点谈到凌晨一点,学生们都撑不住了,

他自己依然神采奕奕。

“我想一个老师不仅要有学识、有修养,更重要的他应该是一个有情感的人,而且他能够把这个情感通过教育的方式传递给他的学生。”

“我在讲文学作品、讲一个作家的时候,最首要的就是要情感投入,要用真实的感情来讲课。”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长要健康、阳光、快乐、充实,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必须要遇到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好老师,这样才能培养出好学生。”

这些都是康震的“语录”,所以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康震的公选课《唐诗选读》,开放的350个名额遭到“疯抢”,上课时甚至能挤进去400人;为什么康震的课常常让大家不想下课;为什么他的学生助教不愿意透露上课的具体时间,“怕来的人太多抢不到座”;为什么学生亲切地称呼他为“康师傅”,学生们则自称“康乃馨”

去年12月,康震在扬州大学第四期“名师厚德”讲堂

3

有媒体透露,虽然被粉丝奉若男神,但是这个男神就和普通人一样,爱看科幻片、枪战片,最爱《拯救大兵瑞恩》;他爱和儿子打游戏,为“拆枪”比不过儿子手快而心生苦恼

生活中的康震其实有点“皮”,回到家乡,他会去小吃街吃糊辣汤,巧遇了来给孙子买好吃的的老母亲,康震就悄悄地跟在后面“偷拍”。

喜欢康震的粉丝已经把他在节目上的镜头做成了表情包,用这位收放自如说段子的“宝藏教授”斗图。康震还时不时的会把自己的一些随笔画发出来,让大家看画编故事,引得大家天马行空后不忘发问:“康老师您确定您是文学院的、不是美术学院的吗?”

少年时,康震的兴趣几乎都在画画上。去年,康震在微博上晒出了几页上初中时,

用水彩染色的连环画《岳飞》,并说“那时候功课紧张,没有那么多时间,常常只能渲染一个人物或一两页,这个爱好训练了我对色彩的感觉,对后来的绘画帮助非常大。”

从康震晒出的作品来看,那时候他已经对绘画色彩的明暗、深浅掌握得很不错了。这也让不少粉丝惊喜的发现,原来自己的童年竟然和偶像有着相同的爱好:画小人书。

4

大学教师在很多年前的形象都是走不下神坛的“老学究”,但是康震不但走下了讲台、走上了舞台,还成了走下神坛的“男神”。“千秋文名不朽,万古文章风流。”对于康震来说,当诗词从书本成为综艺节目,其实才正是回归了“抒发情感、表达意志”的本源,无论庙堂之高或边塞之远,无论书香雅士或下里巴人,诗词无处不在,人人可吟一二。

2月5日,康震发微博写道:“昨晚,看《中国诗词大会》‘身临其境’环节,我在黄鹤楼出题的镜头,不禁泪目!去年七八月间,我们在大武汉摄制‘身临其境’环节,武汉之大,难以尽览;武汉之雄,难以尽述;武汉之美,难以尽喻!我们从清晨到深夜,看不够、爱不够大武汉!在黄鹤楼上,我们一天之内,被大太阳、大暴雨反复拥抱!何其痛快!在黄鹤楼上,我们吟诵长联,细品壁画,远眺每一层楼的美丽武汉,何其浪漫!在白云楼上,我凝神静气,现场笔绘千古黄鹤楼,人生际遇,何其幸运!在黄鹤楼下,我坐在阶前,夜半时分的武汉,静谧芬芳,何其温馨!大武汉,我爱你!大武汉,我们心目中的男子汉!大武汉,屹立天地间的英雄汉!”


在知乎上,还有专门的问题是“如何评价康震老师?”获赞很多的一条回答确实是描画了康震的风采:“有大胸怀,也有小可爱。一看就是喜欢李白和苏大胡子的人。豪情入骨、气势如虹、衣袂随风、山水重重。”

END

本期监制:贾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