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两天,中国痛失三位院士!

2月23日,两位院士在北京逝世,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同惠,享年95岁;中国工程院院士、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沙庆林,享年89岁。

2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2岁。


周同惠

分析化学家,曾筹建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

周同惠,1924年出生,广西桂林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家。1944年,他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52年获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分析化学)。1955年回国后,他长期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同惠

回国40多年来,他把全部精力致力于祖国药物分析研究工作。他所进行的药物分析工作,主要是对新药进行分析研究,除了对新药的质量、外观、杂质等定量鉴别外,最主要是进行定性鉴别,即研究该药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比如药物吃下后人体产生的变化、药物在体内血液中的分布、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等等。

1996年,周同惠在试验室做试验


1985年11月国家体委决定筹建中国自己的兴奋剂检测中心。周同惠受命担任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主任,负责筹建中国自己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他领导研究建立了运动员禁用的五大类100种药物的分析及确证方法。

2004年4月1日周同惠的题字


周同惠身边人觉得他像个老顽童。周同惠曾说,“玩”与动手是他的专业“启蒙老师”,正是“玩”培养了他对科学的兴趣,也正是动手,让他在理论学习之外,提高了实践分析能力。

沙庆林

公路工程专家,高速公路第一人

沙庆林,1930年5月出生,江苏宜兴人,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57年于莫斯科公路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他曾在同济大学任教,后曾在亚非六国从事援外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科研。沙庆林一直从事公路路面学研究和公路路面设计与施工。

沙庆林


1980年后,沙庆林先后主持“六五”“七五” 和“八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各项成果应用已形成我国高等级公路修建模式。1993年,他的“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成套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沙庆林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当时我国高速公路领域内唯一的工程院院士。

1996年以来,沙庆林一手扶植起我国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优质沥青的诞生、成长和发展。现中海36-1高级沥青的年产量已逾230万吨。同时,他研究完成了从细到粗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系列和防水层的推广应用。

沙庆林院士在检查沥青路面病害情况


2008年,沙庆林成功研究出国际领先的粗集料断级配设计与检验方法及新施工工艺,为我国长寿命路面奠定技术基础。

1984年以来,他先后参加了近20条、总长2千多公里高速公路的路面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只要是他设计的公路,他都要亲自走一遍,检查路面质量。夏天的沥青路吸热,地面温度能达到60℃以上,他穿着四五斤重的特制厚底鞋,一走就是十几公里,一年要磨坏好几双鞋。

他曾说:“我觉得为国奉献永远是我的天职,路永远走下去,让它在我的脚下不断地伸延,伸延。”

蒋亦元

突破国际公认难题,研制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

蒋亦元,1928年11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195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业工程专业,同年10月到东北农学院(今东北农业大学)任教,历任东北农业大学农机系(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5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1959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农学院进修,1982年-1983年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访问深造,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蒋亦元


蒋亦元院士一生致力于农业装备研究,长期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及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农业机械学报》与《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国家级农业机械化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

蒋亦元始终强调农机农艺融合自主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既探索机理、攻克技术又创制机器,敢闯难关、勇开先河、成果丰硕。他曾带领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突破国际公认难题,

创造出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解决了“落粒损失大”和“不能收获严重倒伏水稻”的难题,实现了国际首例摘脱籽粒同时将青绿稻草作青贮饲料收获技术突破,被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为“为水稻种植者造福的一项重大发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工程领域内首个最高奖项)。

2009年10月,蒋亦元(左三)在机器旁边给研究生和工作人员讲割前脱粒技术


此外,在相似理论的研究中,蒋亦元指出了学术权威墨菲(G·Murphy)的π关系式合成理论中“组分方程必须具有相同形式”这一论断的重大缺陷,首次提出并证明“组分方程可以具有不同形式”的结论,显著提高其预测精度。

回顾一生经历时,他说:“一个人若能够把自己的一生看做一个整体,就能够激发出自身潜在的勇气和能力,就能够在人生的岔路口作出正确选择,把握自己的命运。”

2011年和2013年,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分别启动了关于周同惠院士和蒋亦元院士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北方工业大学承担了周同惠院士的采集工作,东北农业大学展开了蒋亦元院士的采集工作。


在采集过程中,院士捐赠了上百份信件、手稿等实物资料和数字化资料,对这些资料的进一步整理、研究与展示,有助于总结中国科技事业的创新经验,揭示科技人才的成长规律,促进科学知识的有效普及,推动我国的科学文化与创新文化建设。


综合自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光明日报、澎湃新闻、中新网、同济大学校史馆、东北农业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