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国欲收购乌航天发动机公司,美国放出狠话:乌克兰,不准卖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快报。

据环球时报报道,日前,乌克兰反垄断委员会对外表示,将禁止中国天骄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购买乌克兰马达西奇公司。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了国内外的一致热议。



众所周知,作为乌克兰唯一的航空发动机工厂,马达西奇至今已经拥有超过110年的历史。早在苏联时期,其产品就已经出口到90多个国家。时至今日,马达西奇公司依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用航发制造研发商之一,被誉为“动力沙皇”,其包括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安225运输机所使用的引擎都是该公司的产品。而我国虽然是如今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产业链的国家,但是我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却有着一项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大功率航空发动机相对落后。如果我国成功收购马达西奇公司,届时通过吸收马达西奇公司的相关技术,我国将能够彻底摆脱大功率航空发动机带来的桎梏,真正实现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腾飞。

为了能够成功收购马达西奇公司,我国曾展开过多次“攻势”。然而,为了能够有效阻止我国收购马达西奇公司,从而进一步限制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美国始终从中作梗。事实上,早在2017年,美国就曾迫使乌克兰安全部门介入收购事宜,并暂时冻结了马达西奇公司的产品库存,直接导致收购案被延迟。同时,为了彻底断绝我国收购马达西奇公司的“念想”,美国甚至推出了一家并不出名的公司准备收购马达西奇。然而,在交易违约金一事上,美方却提出应由乌克兰方面独立承担。面对高达数亿美金的违约金,实在无法承担的乌克兰同样拒绝了美国的采购提议。事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访问乌克兰,并对乌总统泽连斯基发出警告。也正是在美国三番五次的搅乱之下,我国最终还是未能成功收购马达西奇公司。



不过,美国并没有想到的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我国虽然在大功率发动机领域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但其已经不再如曾经一般难以逾越。不可否认,未能收购马达西奇公司的确对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构成了一定影响,但随着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能力的逐步提升,我们相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终将成功拥有真正属于“中国智造”的大功率航空发动机,而美国扰乱市场秩序的卑劣行径,也终将以破产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