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未开学,心已急,富源七中的这封《公开信》送给你

富源县第七中学校长杨华致全体同学的公开信

亲爱的同学们:本该回到校园的日子,因为这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被按下“暂停键”。但作为你们的朋友、校长、老师,我想和大家聊一聊这些话题。

关于生命——请你敬畏!

不得不被“宅”家里的你,或许无法亲眼目睹疫情背后的生死瞬间,但你一定透过电视、手机屏幕,翻过朋友圈,看过疫情报告的数据;你一定看过医护人员为从死神手中夺回生命所付出的努力;你也一定看过全国上下为防控疫情众志成城主动“出征”的感人画面,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目标:守护生命。

是的,我们所有人,在这场灾难中,再次认识生命的可贵和不易。

可是,但凡……但凡我们人类不把自己放在高高的食物链顶端,但凡我们给野生动物的生存留一些空间,但凡我们每一个人都对“生命”多一些敬畏,但凡我们对威胁自己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多一些“惶恐”,病毒又怎能趁虚而入,灾难又怎会从天而降?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我要你学会珍惜,学会敬畏。珍惜自己和他人,珍惜这珍贵人间的万事万物,珍惜看似永恒沉默的大自然,珍惜你身边所有存在着的生命,珍惜生而为人只一次的机会,珍惜“好好活着!”

关于规则——请你遵守!

规则,是什么?百度词条给出的解释是:规则,是运行、运作规律所遵循的法则。

你一定会说:我知道很多规则,交通规则,社会规则,道德规则,甚至游戏规则。但你大概很少思考过什么是做人做事坦诚相见的规则,什么是科学研究不惟功利的规则,什么是自然平衡求同存异的规则。

疫情之中,空气里凝固着的悲伤告诉你答案!因一人谎报,导致4000人被隔离,7人确诊感染;华南海鲜市场最早出现的是7例患者,可在病毒传染的倍增效应中,最后蔓延为现在全国七万余人确诊的疫情灾难;病毒源头再次指向“野生动物”,或许仅仅是一个爱吃野味的人。

不顾后果的一时之快,对科学的无知和傲慢,把欲望作为炫耀资本的愚昧。最后,不遵守规则,必被规则惩戒。要知道,从来没有一种武器,是只伤别人,不伤自己的。

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我要你学会遵守,学会克制。遵守世道和自然的法则,遵守做人做事的原则,莫去耍看似是捷径的“小聪明”,堂堂正正地站着、说真话、求真理,适可而止地满足或大或小的欲望。

和人相处——请你学会感恩!

孩子,我想此刻的你,应该是平静地坐在家中写着作业,或者正和父母闲聊?而你是否想过,在这场疫情面前,为什么我们的小家会安全?

那是因为,进出小区、村庄有帮你测量体温的工作人员,有每天都关心着你健康的办事处、派出所、社区工作者,有封路封村阻隔病毒、防控工作入村入户的乡村宣传者,有确保米面油菜、过年不回家的超市员工。

那是因为,有警察正在高速路口守护着你所在的城市,有成百上千的医护人员写下“请战书”,有热火朝天上街消毒的志愿者,有把工厂破产后用来抵押工资的口罩全部捐献的常德小伙子,有自愿骑着摩托接送医生上下班的无名大叔。还有一群还是孩子的“90后”,学着大人的样子,逆向前行。

你每天亲身经历着,你昔日的老师,带着教育“守土有责”的情怀,日日把牵挂编辑成一条条信息,询问你和家人的健康情况。他们每日面对大量的信息统计工作,从早到晚,反复叮嘱,不怕麻烦,不言辛苦。他生怕因为漏掉一点点蛛丝马迹,而让你或你的家庭受到健康的威胁。你看到的是你一个人,但是你的老师,看到的是几十人,所以,他有时不得不将你从早上的睡梦中叫醒,有时又不得不在夜深人静时给你拨去一个电话、发出一条信息。而此时,为了不因疫情耽误你的学习,他又在积极学习、筹备着网络直播课程,让你在家也可以正常地上课学习。

你一定也看到这样的报道:在武汉火神山的施工现场,安全员王波紧紧盯着指挥作业,却一个不留神,踩进了一米多的泥水坑,气温零下的室外,挂满泥浆的衣服又冰又冷,但考虑到工期紧张,他整整坚持了10个小时,直到凌晨3点才回家。

而你没看到听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灾难面前,为什么我们的小家会安全?因为我们的城市安全,因为我们的国家安全。因为有众多认识、不认识的人,在某一个地方,不计回报地付出着、战斗着。因为,你还有时刻爱着你,关心着你的老师。

所以,你要学着感恩和热爱。感恩守护着你,你的城,你的国家的人们,感恩与你朝夕相处的老师,感恩或富或贫却闪着同样人性光芒的陌生灵魂,感恩你脚下这片土地,虽经历磨难但人民依然彼此相爱。感恩你所遇见的一切美好,并让美好幻化成你心中善良的火种!

与事相处——请你勇于担当!

1月18日,84岁的钟南山院士,建议所有人“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他,选择做一个逆行者。这是奋战在医学最前沿者的社会担当。12000元钱和一张纸条,1月31日,“急转武汉防控中心,为白衣天使加油,我的一点心意。”这是日照东港区一名环卫工人的社会担当。

若无担当,不会有从全国到武汉的火速支援。若无担当,不会有10天建成一所医院的“基建狂魔”的奇迹。若无担当,你的老师,明明可以选择不加班加点。

疫情之下,各司其职,便为担当。

亲爱的同学们,对于你而言,“不出门”就是此刻的担当!但我要和你们聊的是,在未来,你该如何担当?拿什么来担当?

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防控,机器人接诊问诊,无人机喊话,云监工……疫情“硬核”防控的背后,是精神毅力、能量汇聚的较量,但同时也是医疗技术、科技水平的较量。你们成长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见证,使得你们的思考力、是非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远远高于我们这一代人。所以,请你们要善加利用,积攒智慧和能力,不断在学习中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规划自己的生涯方向。终有一天,我们会老去,而你们也将成为中国的脊梁,担当使命,用你们的所学,为我们的民族献策出力!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记得:不管未来的你从事什么职业,在关键时刻要勇于逆行跋涉。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要常思:我能够为周围人,为我的国家做些什么。你能点亮自己,像今日那些疫情之下的英雄们一样,不需豪言壮语,既为中国人,便立成中国魂。

写在最后:疫情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在这场和疫情的赌博中,以生命为代价,换得从未知到已知,我们赢得的东西,有对生命的重新理解,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记住教训,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

虽然感动、无力、愤怒、振奋,都是真实。但在抗“疫”的最后,那些临危受命、能出一分力绝不掩半分的平民英雄,那些像张定宇、张继先一样不顾个人安危,争分夺秒与疫病赛跑的战士,一定能够被人民永远记得。而那些漠视自然法则,漠视权力法则的人,定会时时被这段历史讨伐。

成为哪一种,在于你的选择。而我想让你们明白的道理是:在成人世界里,没有校园也没有老师的保护,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到底。

亲爱的孩子们!请你们,试着用成年人的眼光看看你所在的世界,给自己一次特别的成长纪念!同时,也希望,在你的未来生活里,不管遇到什么,你都能够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没有什么困难不可以克服!

富源县第七中学

校长:杨华

2020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