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人說“社交中,別人跟你說話時,你最好不要玩手機”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現代社會中,社交時,別人跟你說話,你最好不要玩手機。

前言:隨著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社交的方式由過去單一的聚集,升級到手機、電腦、平板這類更符合當下社交的工具上;不管工具是如何的更新迭代,人依舊是社交屬性的核心,這一點從未改變。

既然根本性的沒有改變,那麼過去圍繞和支撐這些根本的元素也不會被改變。比如其他回答裡涉及到的禮貌、素養、尊重等等,這些我就不作同質回答了,我試著從其他不同角度來說說。

一、不是說什麼社交性質,都必須回覆你

社交的出現,除了是人們相互訴求的體現外,也是互相平等關係的見證。如果只是單方面的去要求別人對你進行回覆,否則就加以批評之前,回頭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打擾別人在前,假定都屬於不尊重的範疇,那也是你不尊重人在前,對方只是回應給你同等的待遇,符合平等關係,何來不妥。

二、陰差陽錯的社交,何必自取其辱

雖說現在的社會,大家都期望自己能躋身上層,急切脫離勞苦大眾的圈層,但在多少已經階層固化的當下,偶爾會有不同圈層的人共同出現在某個社交活動。我借用郭德綱老師的相聲來說:我給我國的航天科技工程師說用煤油上天應該也可以,他要是拿正眼看我,都算他輸。這是一個道理,不同圈層的人,你硬著在同一個偶然的社交中,和別人試圖有聯繫,我不說他看手機不理你,沒直接走人,就已經是他自己素養的體現了。

三、你確定你是在說話,而不是聒噪?

社交場合中,不乏有部分人,落座後,交頭接耳不說,還屢屢大放厥詞,嘴上也沒有一個把門的,這樣的情況之下,別人只會覺得你的不合時宜,你再去主動和別人套近乎,別人選擇低頭看手機,就已經是對你最大的尊重了,不要給臉不要臉。

我深信以後的社會,會帶給我們更加便捷、高效、更貼合未來需求的社交工具或是更優質的社交環境,但無論發展成什麼樣,社交都承載著更多文化屬性的傳承,也正是如此,社交本身於我們而言才能是真正值得期待和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