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合肥、芜湖、安庆、黄山、滁州、淮南、铜陵等安徽省各市GDP分享

2019年,安徽省的经济再度表现良好,完成的名义GDP达到了37114亿元,与2018年的修正值(34010.9亿元)相比,经济增量为3103.1亿元人民币,剔除物价因素后,同比实际增长7.5%。

但如果与2018年的初值(30006.82亿元),经济增量高达710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仅次于广东省的经济增量,超过了江苏、浙江、河南、四川等经济大省,成为全国GDP增量第二大的省份。

所以,近期很多自媒体对安徽省的2019年经济做了很多报道,并称之为“2019年中国经济的一个大黑马”。更加重要的是,近年来安徽省加大了“融入长三角”的力度,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使得其经济进入到了“高速增长期”。

今年,合肥市GDP有望突破万亿元

分地区来看,2019年安徽省的合肥市完成的名义GDP已经超过了9400亿元,与2018年的修正值(8605.1亿元)相比增长了804.3亿元,与上年初值(7822.9亿元)相比增长了1586.5亿元。

按此推算,合肥市在今年(2020年)突破1万亿元,已经不是什么大的难题了。此外,今年济南市、南通市、西安市、泉州市、福州市、东莞市也有望和合肥市一起,迈入“万亿元GDP城市”。

南生注意到,同为中部地区的江西省南昌市在近些年的发展已经与合肥市拉开距离了。数据显示,2019年南昌市的GDP约为5596.18亿元人民币,比合肥市低了约3813.22亿元,仅相当于合肥的59.5%。

接下来,南昌市有必要在科技、教育、人才、资本上加大追赶力度,利用其省会城市的优势多争取一些“国家、国际级大型项目”,推动经济加速发展,拉近和合肥市的差距。否则,等差距再扩大后,追赶就更加困难了。

芜湖、安庆、黄山、滁州、淮南……

芜湖市继续是安徽省内的第二名,在2019年完成的GDP为3618.26亿元,同比实际增长8.2%;滁州、阜阳两市的GDP仍非常接近,分别是2909.1亿元、2705亿元,属于安徽省内的第三集团。

安庆、马鞍山、蚌埠三市的GDP均超过了2000亿元,分别是2380.5亿元、2111亿元、2057.2亿元;宿州、亳州、六安、宣城、淮南、淮北等市的GDP均超过了1000亿元。其中,经济实际增速最高的是亳州市,最低的则是淮北市的3%。

铜陵、池州、黄山三市的GDP均不足1000亿元。其中,黄山市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近年来也发展了绿色食品、新材料、机械制造等环保型经济,并充分利用“旅游+产业的二次糅合”拉长产业链条的上下游空间,提升现代化旅游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