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影响,2月PMI大幅回落,投资、出口、消费哪匹马会先跑起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纷纷回落至荣枯线以下。其中,制造业PMI降至35.7%,非制造业PMI回落至29.6%。

PMI公布后,今年前两个月主要宏观经济指标接下来也会陆续出炉。市场普遍预期,1月至2月份经济数据也会相应出现较大波动。

不过,分析人士均强调,随着企业复工复产,经济活力正在恢复,3月之后工业生产和PMI有望明显回升。

2020年2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20年2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明显回落,但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截至2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达到85.6%。

一、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20年2月份,受疫情影响,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35.7%,比上月下降14.3个百分点。

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36.3%、35.5%和34.1%,比上月下降14.1、14.6和14.5个百分点。

从分类指数看,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均位于临界点之下。


生产指数为27.8%,比上月下降23.5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生产活动放缓。

新订单指数为29.3%,比上月下降22.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33.9%,比上月下降13.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减少。

从业人员指数为31.8%,比上月下降15.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水平降低。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32.1%,比上月下降17.8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放慢。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2020年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9.6%,比上月下降24.5个百分点,表明受疫情冲击,非制造业经济总体回落明显。


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30.1%,比上月回落23.0个百分点。从行业大类看,仅有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扩张区间,业务总量继续增长;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虽位于收缩区间,但明显高于服务业总体。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26.6%,比上月下降33.1个百分点。

新订单指数为26.5%,比上月下降24.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回落。分行业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27.0%,比上月下降23.0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23.8%,比上月下降30.0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9.3%,比上月下降4.0个百分点,落至临界点之下,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回落。分行业看,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4%,比上月下降4.4个百分点;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4.0%,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3.9%,比上月下降6.6个百分点,位于临界点之下,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由升转降。分行业看,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2.7%,比上月下降7.5个百分点;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9%,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37.9%,比上月下降10.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38.9%,比上月下降8.5个百分点;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32.3%,比上月下降23.0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40.0%,比上月下降19.6个百分点,表明疫情期间非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信心有所回落。分行业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39.7%,比上月下降19.0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41.8%,比上月下降22.6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2020年2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28.9%,比上月下降24.1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总体放缓。


市场信心逐步恢复

3月PMI料上升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较大冲击,但目前疫情得到初步遏制,给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减弱,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市场信心稳步恢复。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目前企业复工率回升较快,生产经营活动正有序恢复。截至2月25日,全国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复工率为78.9%,其中大中型制造业企业达到85.6%。

采购经理调查显示,大中型企业3月底复工率将升至90.8%,其中制造业为94.7%,分别比当前上升11.9和9.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近期针对疫情出台的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稳岗就业补助,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渡难关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落实,将有效纾解疫情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困难,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加快企业复工复产步伐,预计3月份我国采购经理指数将会改善。

“从1月份PMI来看,经济平稳发展、市场需求扩张有所加快、企业预期向好,这种稳定向好发展的势头,受疫情影响目前出现暂时断点。”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说,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经济稳定向好发展势头还会延续,疫情之下被抑制的需求将会集中释放。

逆周期调节加码

降准有必要也有空间

疫情发生以来,逆周期调节力度逐渐加码。

央行日前表示,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进行年度动态调整。

市场分析,央行近日对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动态调整频频发声,向市场释放出积极政策信号,进一步降准可能性逐步上升。

“服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应适时降准降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鉴于疫情突然暴发,2020年内降准的次数可能比此前预期的还要再多一些,或可达到三至四次。

董希淼认为,降准可以说是“一箭三雕”,首先可以释放长期流动性,其次可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再次可以向市场传递强烈的稳定预期信号。

除了货币政策,董希淼认为,金融监管政策也有必要作出一些调整,应尽快调整不良贷款率等监管指标和“两增两控”等考核要求,为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私信联系,我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