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克隆羊多莉,作为第一只克隆动物,它的结局带来了怎样的警示?

克隆是从很久以前便出现于科幻作品中的生物技术,而在现实世界,克隆技术的实现也已经有些年头了,还记得世界上的第一只克隆动物吗?那只漂亮的小绵羊,多莉。

多莉诞生于1996年,作为世界上第一只完整的克隆动物,多莉可谓是备受瞩目,就连它的名字都取自于美国的乡村音乐天后多莉·帕顿。制造多莉的过程简单来讲是这样的,先提取一只母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然后将另外一只母羊的卵细胞去核,将提取的乳腺细胞核注入到这只母羊的去核卵细胞之中,然后培育受精卵,最后将培育好的受精卵植入到第三只母羊的身体里。

这枚受精卵在第三只母羊的体内发育生长,直到成功诞生,从此我们便拥有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只克隆生物,克隆羊多莉。

多莉的死亡

多莉的基因完全取自于第一只母羊,所以多莉也表现出了和第一只母羊完全一样的特征,毫无疑问,这次克隆是成功的。多莉的诞生也使人类第一次相信克隆自身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多莉的光辉掩盖了一切黑暗的部分,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在2003年,也就是多莉诞生不到7年的时间,多莉突然感染严重的进行性肺炎,病情来得太快,以至于最终只能够为多莉实施安乐死。多莉的死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一次意外,但实际上问题可能要复杂得多。一般来讲,绵羊的平均寿命约为12岁左右,而7岁的多莉正值壮年,按理说感染肺炎而亡的概率是很低的,此外,根据检查记录,多莉在去世前就患有较为严重的关节病,而此病是老年绵羊才会出现的。

死亡所带来的警示

多莉的死亡到底是一次单纯的意外,还是克隆所导致的?生命体是由细胞所构成的,而细胞会衰老和凋亡,所以细胞会不断分裂,分裂出的新细胞会替换掉那些衰老和凋亡的细胞。然而细胞的分裂并不是无限的,在染色体的两端存在着端粒,而端粒保证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完整性,可每一次的细胞分裂都会使端粒变短,当端粒缩短到极限的时候,一切也就走到了尽头,端粒存在极限,所以寿命也就存在极限,这种极限被称为海夫利克极限。

克隆就是复制,而克隆技术就是一次对于基因的完全复制,而多莉拥有和第一只母羊完全相同的基因,而这其中也包括已经缩短的端粒,换句话说,从多莉诞生之时起,它所拥有的端粒的长度就和一只6岁的母羊相同了,再加上多莉死亡时的年龄,刚好12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多莉会一身老年病了。

如果关于端粒和多莉死亡的推论是真的,这也就为我们揭示了克隆技术中一个必须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得到改善,我们就永远无法得到一个拥有正常寿命的克隆体,这也将会成为克隆技术未来服务于人类的重要障碍。毕竟,一切技术的发展最终都是要为人类服务的,而研究克隆技术也是为了在未来能够对我们自身进行复制,以便为突如其来的疾病和灾难做好准备。

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多莉的早衰和端粒无关,而是在克隆的过程中对细胞造成了损害,这也是完全可能的。简单来讲,多莉的克隆过程似乎很轻松,可事实上这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要知道整个克隆过程经历了超过200次的实验,才最终诞生了一个完好的受精卵,它就是多莉。

克隆技术的未来

关于多莉的死亡,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争论,但在一点上是存在共识的,那就是克隆技术还有诸多难关需要攻克。其实,人类对于生命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人类要想扮演上帝的角色,在技术上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而克隆技术未来的发展除了要面对技术上的难关之外,还要面对伦理道德的挑战,因为在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下,克隆人的出现都是难以被接受的。

试想一下,一个人拥有和我们自身完全相同的外貌和基因,那么这个人在生物学角度上就是我们自己,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将会拥有两个父亲或者母亲。然而这个人又不是我们自己,因为他拥有独立的思维,这种事情,任谁也无法接受。正是为此,在克隆技术还刚刚处在启蒙阶段的时候,就有很多国家立法将其明令禁止。所以,我们很难想象,在未来,克隆技术如何披荆斩棘,冲破技术难关,获得道德谅解,从而迎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