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山火、蝗灾、风暴,地球开启灾难模式

这两天刚公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亚马逊创始人及CEO杰夫·贝佐斯以身家9800亿人民币,第三年蝉联了世界首富。

2020胡润富豪榜TOP10

但贝佐斯一直被人诟病在慈善事业上不够慷慨,尤其是和另外几位巨富对比起来,像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

不过,就在2020年2月份,贝佐斯在个人社交软件上宣布,启动一项100亿美元的“贝佐斯地球基金”(Bezos Earth Fund),这100亿美元均来自贝佐斯的个人财富。

贝佐斯说,成立这项基金的目的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100亿绝对是一笔巨额,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领域,目前还很少有这么大数额的资金。2018年,美国29个慈善机构承诺捐赠40亿应对气候问题,已经是当时最大的一笔捐赠。


作为一个商业巨头,贝佐斯做这件事情,当然有自己的商业考量。近几年来,亚马逊其实一直受到环保组织的批评,亚马逊也是世界上除开石化行业之外的最大的碳排放企业之一。

但如果这笔钱真的能用到合适的地方,能够帮助地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候的紧急状态,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当气候变化导致的破坏到来时,没有人可以幸免,不论你是平民,还是世界首富。

01 “知道很糟糕,但不知道到底多糟糕”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谈气候变暖,但还是低估了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就像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多纳格林(Donna Green)说的,“我们处在一个巨大的实验当中,我们知道气候变化会带来很糟糕的影响,但是不知道到底会有多糟糕”。

按照气候学家的判断,从整体上来说,21世纪我们面临的是更为两级分化的气候问题——内陆地区的干旱更加严重,某些地区的暴雨事件将更加频繁和剧烈。

当温度升高,大气将能容纳更多水汽,更不易饱和;一旦饱和,则可以凝结更多的水滴,带来更剧烈的降雨。而在高温干燥地区,由于大气更不易饱和,地面蒸发将更加快速,地表也就干旱。

2020年刚开始不久,各类气候问题在全球轮番上场,气候变化来势汹汹,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威力。

70年一遇的蝗灾预计将影响东非2500万民众

比如,东非正在发生的蝗灾。

这场东非蝗灾是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对肯尼亚和乌干达来说,则是7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2月1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全球预警,防止因蝗灾入侵而导致粮食危机,因为400亿只蝗虫一天就能吃掉40万人一年的口粮。

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首次测到超过20℃的气温值。

南极半岛是地球上气温变暖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过去50年里,气温上升了近3℃。南极大冰盖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一旦融化,足以令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0米,严重威胁各个沿海城市和岛国。随着冰川融化,企鹅的生存也受到威胁。

同一天,也是2月9日,冬季风暴“西娅拉”袭击英国、爱尔兰,影响范围扩展到欧洲大陆西北部,包括德国、法国、荷兰等地。英国气象局表示,这也许是本世纪最大的暴风雨。更糟糕的是,“西娅拉”刚走,混乱还未平息,2月15日,新的风暴“丹尼斯”又重袭欧洲,影响波及到英国、芬兰、法国等。

因为接连的暴雨,英国正遭受20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部分地区一天内的降水量就达到了当地的月平均降水总量。英国环保局局长称,每六个英国家庭中就有一个面临着洪水威胁。

地球另一边的澳大利亚,也正面临洪水的威胁。

2月10日起,暴雨袭击悉尼和新南威尔士州东岸,这是悉尼及周边地区3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降雨。但也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持续多天的降雨成功扑灭了自2019年9月以来、燃烧了7个月的澳大利亚山火。

澳大利亚在经历了火灾警告后,又开始了新一轮洪灾警告。

02 失控的山火

刚刚结束的这场整整燃烧了7个月的山火,其实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

虽然,澳大利亚本来就是一个山火频发的国家。

因为澳大利亚经年高温,平均年降水量低,只有470毫米,甚至低于非洲,而年降水量低于250毫米的地区,竟然占到了澳大利亚国土面积的35%以上。

在此前有记录的200年时间里,虽说每到南半球的春夏之际,澳大利亚都会迎来山火季。但正常情况下,澳大利亚春季的山火一般都会被夏季带来的降雨扑灭。

以往的常规操作,到2019年时,失灵了。

因为2019年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也是降雨水平最低的一年。高温干燥又缺少降水,山火爆发后,根本控制不住。

澳大利亚这场史无前例的山火,其实是全球变暖大环境下,两个极端气候现象在澳大利亚“狭路相逢”带来的惨痛结果。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东边受到南太平洋“厄尔尼诺”的影响,西北边受印度洋“偶极子”现象的影响,结果就是又热又旱。

厄尔尼诺,指的是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会异常变暖。海水其实就像是地球的一个调节热量的容器,当海水温度升高时,海面对应的空气温度也会升高。

而正是受到厄尔尼诺影响,太平洋表层的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热流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带走了热带降雨,所以澳大利亚出现大面积干旱。

另一个极端气候,是偶极子。偶极子也是一种海水温度的异常状态,不过位置不同,一般发生在印度洋。

而2019年9月以来,衡量印度洋偶极现象的IOD指数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值。导致了印度洋低空出现异常东风,澳大利亚西北盛行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刮走了大量的云量,使得澳大利亚降雨量减少,天气极端干旱。

IOD指数(来源:澳大利亚气象局官网)

这两个极端天气叠加的结果,就是一场对澳大利亚和全人类都损失惨重的无情山火。

山火结束了,但气候灾难还在延续,这场山火还将继续全球变暖增加压力。预计这场山火向大气中释放了约4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快全球变暖,而整个澳大利亚2018年碳排放量才5.32亿吨。

03 成也气候,败也气候

气候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之中,不仅仅是大气、海洋、陆地环环相扣,包括地球本身的自转和公转、甚至是太阳的黑子活动周期,每个部分相互作用,组成了一条完整的气候链条。

而我们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了今天改变这个链条最重要的活动,一旦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面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历史已经无数次用鲜活案例提醒了我们,气候对于我们人的巨大威力,但我们记住的好像并不多。

剑桥大学的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布莱恩·费根最新的一本书,就叫做《气候改变世界》。在它看来,气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世界文明版图的划分,影响到了一个国家和文明的兴衰命运。

《气候改变世界》| [美] 布莱恩·费根 著天地出版社 | 2019年7月出版

正如费根在书中说的,“一个社会的命运和他们如何解决问题有关”,没有解决好和气候关系的,最终走向了往往是毁灭。费根也反复提醒“人从来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类再怎么厉害,也只能迁就变化不断的自然世界以图生存”。

贝佐斯的100亿拯救不了我们的地球和未来,需要的是我们每个人找到“寄生”地球的合理方式。

面对不确定的气候,最大的确定性反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如何行动,就决定了我们拥有的未来,究竟是机会,还是一场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