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海员丈夫与医生妻子的“逆行”接力——我上岸之时,你出征之日

“接到疫情紧急任务的你,毅然决然白袍加身,奔赴抗‘疫’一线。望着你瘦弱的背影,仿佛看到我离家上船的情景……严重怀疑你瘦小的身躯能否撑起厚重的防护服,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这封饱含深情的“与妻书”,是刘强写给身为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医生的妻子张昕的。

刘强工作在交通部东海救助局,是一名轮机长。主要工作于连云港至厦门港之间海域,负责海上救助。“原定大年初一上映的电影《紧急救援》讲的就是像我们这样应急救援的事,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一家三口肯定会一起去看!”刘强对记者说。

刘强每次出海一般两三个月,最长达四个多月,中间休息一个月左右就又要回到海上,一年七八个月不在家是常事。连着两年,刘强都没在家过过年了,今年过年正好轮到他休息。春年前夕,他高高兴兴地回到家,准备和妻子、女儿热热闹闹地过个团圆年。不想,疫情的发生打乱了他们的所有计划

大年初二,市传染病医院下发防控疫情的通知,作为主治医师的张昕马上主动请缨,要求到医院前线参与抗“疫”。“她接电话时,我就在旁边。她领导听到我刚回家,还挺过意不去。但我想,疫情发生后我已经做好思想准备了,必须支持她!所以我对她说,‘放心大胆地干吧’。”刘强说,“我们2004年认识的,2007年结的婚。以前每次我上船,她都特别难过。她在背后支持我16年了,这次轮到我了。”

在多年的工作中,刘强参与过多次救援,如台风抢险、海上火灾扑救……因此,他们也常常被称为“逆行者”。“我们俩就像做了一个接力,只是这次她做了‘逆行者’,我要在后方做支援。”

就这样,刘强从海上归来刚刚上岸,张昕就离开了家奔赴抗“疫”一线。难得身处同一个城市,却不得不继续“两地分居”。第一个夜班,张昕一直忙到第二天上午8点。当在视频连线中看到妻子脱下防护服,一脸的压痕,一身的疲累,刘强说不出的心疼。2月10日,张昕进入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锦州中心重症监护室,截至25日,她已连续半个多月没回家了。

过年期间,当大多数人隔离在家感觉烦闷之时,刘强却从中看到了幸福。“能够团团圆圆地宅在家里,一起下厨做饭、研究新菜式……最起码一家三口很幸福。而在万家灯火之时,我家却少了女主人,总觉得冷冷清清的。”

妻子在疫情一线,接触的都是重症病人,防护服左一层右一层,刘强不知道妻子100零几斤的小身板是怎么抗过来的。而两人在视频连线时,张昕却一直在安慰他:“没事,放心吧,挺好的。”

现在,刘强的假期已经在掰着手指头倒数了,现在他唯一心愿就是疫情快点结束。“即使最后一名患者出院了,她还要继续隔离14天,也许等不到她回家,我就又要走了……”说到这里,刘强难免心酸-。有时妻子工作累了,也会跟他说“想家了”,他还是会把所有的负面情绪放在一边,轻声劝慰:“不着急,等疫情结束的……”

刘强在给张昕的“与妻书”中最后写道:“等到这场战役胜利的时候,我们的接力赛也就圆满结束了。期待你早日平安归来!”我们不知道这种近在咫尺却不可触碰的爱有多么苦楚,不知道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们却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疫情早日结束,盼每一位医务英雄能够早日胜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