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永吉非遺在線——柳編藝術


柳編曾是一項人類生存的技能,在過去有句俗語“編筐窩簍家家都有”,它已經走過了幾千年,在風雨飄搖的歷史長河中代代相傳,而今這項技藝即將成為人們的記憶,已經慢慢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永吉縣柳編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永吉縣文廣旅局的挖掘申報下,2011年成功列入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正積極申請省級非遺項目。


柳條編織的裝幀作品魚《競》

非遺傳承

柳編技藝依靠老藝人的匠心慧眼,但更需要與社會結合。柳編非遺傳承人劉志敏女士勤勉好學。她自小跟隨父親學習柳編,工作後先後多次拜名師學藝,練就一手柳編技藝絕活。

劉志敏是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庫成員,吉林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吉林省剪紙協會會員。做為口前鎮春登中心小學校美術教師,得益於永吉縣教育局,永吉縣春登中心小學的大力支持,她在傳承發揚方面做出很多工作,2014年,學校成立柳編工作坊,她開始向同事和孩子傳授技藝,並形成了穩定延續的團隊。2019年春登小學的柳編工作坊分別獲得全國中小學生藝術節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四個一等獎。

近幾年,在市縣文廣旅局和永吉縣文化館的扶植和推薦下,永吉非遺柳編頻頻走上大舞臺。只要永吉柳編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是最熱門最有新聞的地方。永吉柳編已經吸引了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尤其看到那些可愛的孩子現場的編制,你會對這項技藝的生命和未來充滿期待。

作品欣賞


兩個雞窩讓我們想到了童年的故事《回憶》


兩套茶杯,相依而立《清》


現代創新藝術作品《繁花》


柳樹條的嫩枝編織而成花瓶,插上田野的野花,春天來了。


帽子,夏日涼爽必備《清涼》


笊籬是一代人的溫暖回憶《回憶》


柳編的魚,難度較大 需要經驗豐富的藝人才能駕馭《魚》


現代裝幀作品《燈火》


由孩子們編織的100多個小筐底和麻繩結合而成,寓意生命像花一樣綻放生命的光彩《綻放》


《怒放的生命》


《驀然回首》


《荷》


《水母》

領導關注


六藝展教育部王登峰司長來工作坊指導工作


吉林省雪博會省市領導指導工作


吉林市旅遊節蓋東平副市長與孩子親切互動


吉林市避暑休閒季文旅嘉年華暨中國旅遊日活動 永吉縣文廣旅領導參觀指導


吉林市旅遊節 永吉縣文廣旅局張永安局長參觀柳編作品


央美盧教授來六藝展柳編工作坊參觀劉老師講解作品創作過程


吉林市藝術節柳編展位


聚焦吉林歷史,傳播家鄉人物語

助力文化交流,弘揚慢生活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