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蒙眼狂奔的短视频平台,请停下来捡起你的节操

文娱资本导读:如果不是像央视这样的权威媒体报道,短视频平台广泛存在未成年孕妈的视频,这种现象不知道还会存在多久,要知道这些未成年孕妈的粉丝也有好些达到上百万的,面对同样三观还未健全,判断力欠缺的未成年粉丝,传播影响力可想而知。

最近短视频平台频频上头条,却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前几天是抖音、快手卖假货,而昨天快手、火山小视频被央视《新闻直播间》和《东方时空》爆出平台上存在大量未成年孕妇的短视频,并追问短视频的底线在哪里?

在节目中,这些未成年妈妈大多生活在农村或小城镇,早早辍学生子,往往是奉子成婚。她们社交面窄,生活单调,渴望被关注。当发现在如此火爆的视频平台上,靠强化低龄妈妈的属性能够受到瞩目,她们掀起了争当“全网最小妈妈”、“全村最小妈妈”的风潮。

以至于有网友说,现在某些短视频平台上的大部分主播,为了博眼球,超热度经常干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甚至无底线,无节操。这到底怪谁呢?

针对此事件,4月1日凌晨,快手在官方微博上做出回应,称进行了全站清查,查删封禁了一批视频和账号,同时关闭推荐功能,升级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加强核查。

目前在快手上进行查证,已找不到低龄孕妈妈的内容,甚至“00后宝妈”已无法进行搜索。央视报道中提及的靠炒作低龄怀孕吸引粉丝的网红已经被封号,无法找到。

可是这个现象其实早已存在,去年11月份,在知乎,就有一个“如何看待部分快手用户炫耀14岁少女怀孕的视频?”的话题刷屏,网友发的微博在当时发现已经被删除,好在微博已经被知乎网友截屏,内容让人震惊!

如果不是像央视这样的权威媒体报道,这种现象不知道还会存在多久,要知道这些未成年孕妈的粉丝也有好些达到上百万的,面对同样三观还未健全,判断力欠缺的未成年粉丝,传播影响力可想而知,在这里想问问短视频平台们,审核的人在哪里?短视频公司内部管理层平时都没有关注自己的产品吗?有没有一点最起码的判断力?

如果说此前爆出的制假售假视频是因为上传者善于隐蔽伪装,各种仿制名牌包,神仙水,口红都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平台顺利完成从制作到流入市场的过程,属于平台方监管不力,那么单独从这些未成年孕妇的视频上我或许看到了某些平台方的纵容以及背后扭曲的价值观。

据人民日报报道,某些平台方缺乏必要管理规范,有的甚至还通过重点推送、置顶显示等方式,对低俗内容采取默许和放纵的不作为态度。此前还有一些短视频平台甚至利用观众猎奇窥探心理,采用偷拍等方式将他人隐私作卖点,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滋长,不仅挤压了优质短视频的生存空间,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建议,短视频平台不应成为违法违规内容的“避风港”。要通过必要的内容审核机制加大把关和治理,还应对视频作者实行实名登记制、健全用户投诉机制,做到违法违规内容可自查、可溯源、可反馈,体现和保证平台应有的自净能力。

别在流量中迷失自我只顾着蒙眼狂奔,多做一些防患于未然的事,就可以少一些事发后的疲于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