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李宗盛《新写的旧歌》致父亲:迟来的和解愿你在风中听到

若是你同意,天下父亲多数都平凡得可以。——李宗盛

时隔三年,李宗盛发布了最新单曲《新写的旧歌》,首次追忆已经过世的父亲,对这个多年来“若无其事的旁观者”,60岁李宗盛直言:爸 , 我 想 你 了 。

旁观者父亲与敷衍半生的儿子

有人说李宗盛的歌写出了典型中国式父子的相处模式,在儿子成长阶段最需要家人陪伴时,很多爸爸都成了家庭教育中的旁观者,而母亲才是忧心忡忡、时刻牵挂孩子的人。

基于这样的影子爸爸,很多儿子与父亲的关系并不算很融洽。再加上李宗盛曾中专肄业去组乐团,多半也是比较叛逆的孩子,或许当年也与父亲产生过很大的嫌隙。

然而我一下子也活到容易落泪的岁了/当徒劳人事纠葛/兑现成风霜皱褶/爸,我想你了(by.李宗盛)

转眼大半生已过,不羁少年终成耳顺老人,岁月令过去的磨难变软,曾经只想沉淀在心底的情愫纠葛却不断泛上心头,想逃也无处可逃了。于是不得不反省这段父子关系,“回答自己敷衍了半生的命题”。

天下父亲多数都平凡得可以

在音乐事业上,李宗盛堪称时代经典,作词水平至今仍是中文歌词领域的大师级典范。但在家庭生活上,他坦言:“这些年只顾自己。”

一句话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多少孩子成年后离家拼搏事业,在外面看到的世界越大,越觉得家乡的老父亲“平凡得可以”。而身为瓦斯店老板的父亲,确实“无能为力参与”儿子的音乐事业。

那些年里,李宗盛与父亲在音乐道路、人生抉择、成家立业上是否有过矛盾纷争,歌里并没有具体描述,或许只有年轻人才更喜欢絮絮叨叨谈论家人没说出口的对不起,反而年纪越大,“越舍不得追根究底”。

先是担心自己没出息/然后费劲心机想有惊喜/等到好像终于活明白了,已来不及/他不等你,已来不及/他等过你,已来不及。(by.李宗盛)

因为父子间终其一生的隔阂,李宗盛始终没能听到父亲当面“微弱的嘉许”,而他自己也没有“陪他失去呼吸”。如今人至暮年,终于才能在心中和已逝的平凡父亲和解,然而一切已来不及。“他等过你,已来不及”。

思念其实不是这个歌的主题

若李宗盛没有活到这个年纪,没有经历过人生中一座又一座的山丘,是否还能释怀与父亲的过往隔阂呢?恐怕是很难的,这本不是一首以思念为主题的歌,李宗盛其实是借这首歌反思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却发现天下很多父子终其一生不过是有血缘关系的路人而已。

两个男人极有可能/终其一生只是长得像而已/有幸运的成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by.李宗盛)

尽管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爱自己的父亲,但太多的父亲和孩子只成了“两个看起来容易却难以入戏的角色”,又能有多少共鸣呢?日常琐碎的矛盾,价值观的冲突,人生抉择上的观念不合根本不是外人三言两语就能化解的。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组员们谈起父母对自己的童年伤害时简直“罄竹难书”。我们无法评价对错,但当孩子们到了做父母的年纪,甚至到了祖父辈的年纪时,说不定也能像李宗盛那样宽容地看待过往了,爸妈们不过是会犯错有缺点的平凡人而已。

此时李宗盛记住的,已经不是对父亲的抱恨埋怨,而是他“浑浊的眼睛”和“艰难地挣扎着前行”的样子。而那个很傻的小李,却再也无法让这段父子关系重新来过了。只有等到有一天“我乘风去见你”,才能再“聊聊这歌里来不及说的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