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QC七大工具之直方图

定义:

将所收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横轴上适当地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并将各区间内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加起来,用柱形画出的图形。

使用目的:

1.测知制程能力。

2.测知数据的真伪。

3.测知分配型态。

4.计算产品不良率。

5.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的不同群体。

6.藉以制定规格界限。

7.规格与标准值比较。

8.设计管制界限是否可用于制程管制。

9.求分配的平均值与标准差。

制作步骤:

1.收集数据并且记录在纸上。

2.找出全体数据中之最大值(L)与最小值(S)

3.定全距(R)=最大值(L)-最小值(S)

4. 决定组数

——史特吉斯公式组数:K=1+3.32log n

n=数据个数

——组数决定参考表(经验法则)

5. 定组距(H)=R/K=全距/组数

6. 求各组上、下组界

——第一组下组界=最小值-最小测定值/2

——第一组上组界=下组界+组距

(以此类推)

7. 决定组的中心点。

——(上组界+下组界)/2=组的中心点

8. 制作次数分配表。

9. 制作直方图。

10. 填上主题、规格、平均值、数据来源、日期等数据。

次数分配表:

范例:西瓜重量直方图

范例:小勇跑步所需时间直方图

注意事项:

1.可根据图案分布形状来观察制品工程是否正常。

2.产品规格分布图案可与目标、标准规格作比较,有多大的差异。

3.是否必要再进一步层别化。

型态、形成原因与对策:

分布型态与目标规格比较:

1.图形是否分布中央?

2.规格外比率有多少?

3.平均值是否在规格正中央?

——制程能力还可以,但产品质量稍有变动即会产生不良品,有提高制程能力的必要。

——制程能力足够,产品质量分散宽度完全在规格界限内。

——制程能力不足,因为中心值偏右,如能将中心值调整至规格中心处,则刚好可以符合规格。

——制程的分散宽度过大,此时须改善制程或检讨规格,而已生产的产品须全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