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刚开播就飙到豆瓣8.9,这才是中国该有的综艺

近两年,似乎这类的综艺节目慢慢增多,不再以搞笑娱乐来吸睛,没有花里胡哨的空架子,更多的是以开阔人们的眼界,传承中华文化为主线,比如这两年的《传承者中国意象》、《中国诗词大会》等等......

近日,《非凡匠心》第二季,开播以来,就获得了9.1的高分,这是一档以匠心文化为主的体验类真人秀,节目中邀请个性鲜明的艺人作为匠心体验者,寻访中国瑰宝级的文化与技艺。

这档真人秀,与往常的真人秀有所不同,“真”的是匠人匠心,“秀”的是匠物匠艺,以匠心反哺凡心,用凡心来见证匠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第一期,匠心传播大使张国立,携手任贤齐,一起来到了浙江龙泉,拜访铸剑大师陈阿金,打造一把绝世好剑——龙泉宝剑。

相传,在春秋末期,精于铸剑的欧冶子走遍大江南北,终于在龙泉找到铁砂矿,因而成就了龙泉宝剑的诞生。千锤百炼,方得一剑,陈阿金曾打过一把剑身上刻着100个不同的“福”、“寿”字的剑,花了8个月。

铸剑,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任贤齐来的时候,专门带来了自己在《神雕侠侣》中饰演杨过的佩剑玄铁剑。可是真的当君子剑打造好的时候,那两把道具剑瞬间被秒杀。

在打造的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最后成品,张国立和任贤齐都参与其中,单是锻造,就费足了功夫,“力气”CP10小时的辛苦却付诸东流,第一次的打铁练习,以失败告终。

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下,叮咚叮咚打了一天,63岁的张国立的右手和腰,都贴满了膏药。

最终,经过反复捶打,历经淬火、抛光、打磨、修正剑脊等多个工序,君子剑终于打造成功。

铸剑大师,在更多人的心目中可能会想到打铁匠,每天叮叮咚咚,又脏又累,可是陈阿金从学习铸剑至今,已有51年,每一天几乎就是在这一锤一锤中打磨过来“宝剑不易得,相逢几许难”,或许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精深与信念,龙泉宝剑才得以一代代的传承。

第二期,海清来到了安徽泾县,与工匠周东红学习制作宣纸,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张,必需要三年风吹雨淋。

制作宣纸的一百多道工序中,其中一道工序是“碓皮”,必须把晒干的原料用大摆锤打碎。碓打的声音很大,有些人工作了一辈子,耳朵听不见了,有的人稍不留神,手就会被砸断。

在捞纸的环节中,通常由两个人完成,一个掌帘,一个抬帘,需要有足够的默契,两边的力度和节奏步调必须保持一致,不然纸的厚度就会不均匀,做出来的纸就是废品。

这是制作宣纸的所有工序中最难的一道,看似平淡无奇简易上手的几个动作,真正熟练,却是需要工人们日复一日的操作才可以达到。

负责捞纸的周东红师傅,每天休息五六个小时,其他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工作上,这一待,就待了二十年。每一刀宣纸成功的背后,都少不了工匠们的良苦用心。

检纸是宣纸的最后一道工序,就像取经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每张宣纸定“生死”的关键时刻,而对于那些不合格的宣纸,会被打回纸浆原型,回炉重造,再度历经108道磨难。

到了第三期,制作木叶盏的伍映山师傅,为了制作木叶盏,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和生活,默默研究14年。

“一窑生,一窑死”,有时候,付出和回报不是成正比的,花费了时间和精力,不一定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烧窑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如果温度达不到1200度以上,就会失败。甚至有时候,稍微有些细微的瑕疵,都会被否决。从泥开始,最后的结果,就是被砸掉,变成碎片扔掉。

节目中的这些工匠们,还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匠人们,都勤勤恳恳守护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从几年到十几年再到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

其实,他们坚守的不单单是这一份工作,他们守护的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一代传承。或许,他们可以过的舒适和安逸,也或许,他们可以拥有充足的睡眠或是更体面的工作,但是他们没有。

人们常说,认真做了一辈子的,必定注入了自己的心血,这种自己赋予自己的这份平静和充实,是其他的都无法给予或是替代的。

如今,在华丽喧嚣的时代里,依然能选择如此恬静自如的生活,内心世界始终保持着那种澄澈,大概就是这些匠人们吧,也正因此,我们仍能看到那么美好的东西,也正是因此,中国的文化才能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