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7 大宗交易背後隱藏的機會,你看到了嗎?

靠近一點,你自以為看到更多,卻更容易被欺騙。很多人看到一則信息就會盯著這個新聞,一層一層的往裡刨,看的越來越近,自認為看的越來越清楚,認為這個消息帶來的影響就是他認為的信息表面帶來的那麼簡單。但實際上,有的是,有的不是。

說到房地產想必大家都會想起這個公司:萬科A。中國房地產業的龍頭,世界500強公司,而且公司財務狀況良好(雖然負債過萬億),所以很多人在選擇房地產也的白馬藍籌的時候都繞不過這支股票,也是基於此有超級主力、機構、遊資進場炒作股價。

有朋友私信我談到過這隻股票,但是擔心盤子太大,股價漲不動,資金長時間的放在這隻股票上的收益與付出不成正比。還是那個問題,看到問題只是一味的往更深處想,為什麼不後退一步,看的更全面一點呢?流通市值2249億的資金盤子確實很大,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股價的大起大落和每天的成交金額,如果真的有這麼大的資金在市場上流通換手,那麼每天的成交金額可能是那麼少嗎?股價可能這麼大幅度的波動嗎?這麼大的市值,前高點42.24,昨天收盤23.15,流通市值變動起來就是數千億的變動,想想都覺得不可能。所以讓我們後退一點,看的再多一些。

簡單計算一下各大股東持股(A股)情況:寶能系持股28.038億股(在資管計劃減倉之前,後面我會說到資管計劃減倉。現在先以減倉之前的持股比例計算)佔比28.86%的A股流通股。

公司管理層:高管持股16088770股,佔A股0.16%左右

事業合夥人持有1354668839股佔總股本的12.315% 佔A股的13.95%左右 。

深圳地鐵:持股32.43億股佔比33.38%的A股流通股。

安邦系:持股 680396304股佔比7%的A股流通股

上面這幾位,合計持股80.98億股,而A股的總流通只有97.15億。實際流通只有16.17億股的流通。這16.17億股被機構遊資散戶三方持有。

密密麻麻的大宗交易讓人看得眼花,我們整理一下這些數據可以發現機構和深圳濱河大道總計賣出54911.1萬股,這個數量的出貨對應的我們確定是寶能在出局。寶能還剩22.11億股左右,截止到昨天,鉅盛華9個資管計劃合計持有11.4億股,從大宗上來看,減倉50%。

經過計算,機構接盤均價28.13。上海武定路146289700股3925286922元。均價26.83。現價22.98.意味著,不管是機構還是武定路,現在浮虧至少要漲15%以上才能回本。

很多人擔心二股東出局會導致市場上的流通股數增多,但實際上接盤的人也很集中,大部分的貨都被華泰證券上海武定路證券營業部和機構給接走了,所以雖然集中的籌碼相比之下是分散了,但是這些接受的遊子會不會出貨呢?如果他不出貨的話那市場上的股數依然不會增多,對股價沒什麼實質上的影響。

2015年3季度,這是寶能第一次進場的時機,成本大概在12~13之間,2015年4季度,這是寶能第二次機場,成本大概在17~18之間,加權算出成本大概是在15~16之間,而大宗交易的價格是在26~28之間,遠高於他的成本線,相反的遊資和機構的成本是26~28之間,是高於目23左右的股價,也就是說現在還沒什麼動作呢這些遊資就已經虧損1~2個板了。

我們可以確定的是這麼大的資金是不會草率的進場、虧損一兩個板之後割肉離場的。這也是我為什麼選擇萬科A的原因,首先是成本低的走了,只有他走我才敢進,因為他的成本太低,股價如果下跌的話他抗的起我扛不起。其次是成本高的進來了,這就反過來了,相對於幾十億的接盤資金來說,我資金少、成本低,他資金大、成本高,我扛得起,他扛不起。而且他有拉股價的方法,有他在給我抬轎子,我穩坐釣魚臺。

但是需要明確的一點是這隻股票不是短線,從歷史走勢上我們可以看到這隻股票是波動著前進的,而且在每次上漲結束之後都會有一段時間的橫盤整理,大概4~5個月的時間,之後用5~7個月的時間拉昇上去,雖然這次的資金是遊資和機構,完成整理和拉昇用時相對會少一點,但是這麼大數量的資金大家也要做好長線持有至少9個月的時間,拿不了這麼久的我建議不要做。

現在可以看到寶能系的籌碼還沒出完,接下來可能還會有大宗交易,導致股價下跌,但是我們不確定精確數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開始整理,所以在目前的低位下已經可以著手建倉,股價下跌3%低吸一次,分批次建倉,等待拉昇,這支股票至少會漲到遊資機構的成本線。

最後簡述一下我的思路:1、公司基本面良好。2、盤子雖大但是漲得動。3、雖然寶能系開始減倉,但是有人接,籌碼分散並不嚴重。同時,我個人認為寶能系不可能全部減倉。這次減倉的部分都是以前的資管計劃。4、走的成本低,進的成本高。5、歷史走勢告訴我們會在什麼時候漲上去。所以大家耐心等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