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9 從“龔扇”到“宮扇”,這柄來自自貢的竹扇了不得

/

就像現在的手錶不是用來看時間的

扇子最早也不是用來引風散熱的

閻立本《步輦圖》中的扇界扛把子

最早的扇子並不是用來消暑、打蚊子的。它的初代產品出現時,普通百姓都沒機會用。

這樣的扇子是製造距離感的道具

作為中國古代皇室製造距離感的儀仗,障扇曾是統治階級特權的象徵,往往做得非常大隻。它的實用性和現在不同,總共有三個實用功能——遮陽、擋風、防塵。

各時期中國街頭大爺都喜歡用的蒲葵扇,其實也沒那麼Low。它的流行,主要是受到了魏晉時期一個叫謝安的名流帶貨。

諸葛亮的羽扇主要用於襯托高智商

在古代,無論冬暖夏涼,隨身拿把扇子都有可能成為男男女女的加分項。鐵扇公主什麼的就不說了,諸葛亮當年的人格魅力值不曉得被那把羽毛扇拉高了多少個Level。

中國是地球上出了名的制扇王國,扇子在超過3000多年的漫長演變中,發展出了幾百種規格。但請注意了,就像明朝有四大才子、香港有四大天王一樣,這個領域也有四顆最亮的星。它們分別是江蘇的檀香扇、廣東的火畫扇、浙江的絹綾扇以及其中唯一用竹絲製作的四川自貢“龔扇”。

自貢是座曾經躺在鹽堆上就能發財的城市,當地人普遍長著一顆出眾的商業頭腦。龔扇的出現,其實就是一個當地人把“豆腐盤成肉價錢”的故事。

成都後子門舊照,龔爵伍曾在此一戰成名

1886年,離清朝第11位皇帝光緒退休不遠了。主管工農商的道臺周孝懷為了搞活經濟,在成都厚載門(現稱後子門)舉辦了一場盛況空前的賽寶會。其中一名從川南來的參賽者挖空心思,把鄭板橋畫的竹子作為圖案,做成了一把名叫《竹魂》的扇子,另外他還帶去了一床只有幾兩重的竹絲蚊帳。

這些東西讓當時在場的官員、名流和淑女驚呆了,不過他們只有傳看的份。等周孝懷宣佈完第一名的寶貝就是那把扇子,大賽組委會就把這件奪魁的參賽作品送進了紫禁城,獻給慈禧太后。贏得慈禧和光緒聖心的這把扇子,後來被賜予“宮扇”的名號。

宮扇是龔家人做的。當年那位拔得頭籌的參賽者叫龔爵伍。他原本只是自貢鹽場上挑煤炭的工人,每天來回幾十趟的收入僅僅滿足餬口的需求,但這不妨礙其內心對細膩美的追求。他的職業轉折點出現在光緒初年,當時從樂山來了個商人,手裡拿著把精美的竹扇(一說為竹編烘籠),龔爵伍看見後羨慕不已。

羨慕成了他的驅動力,龔爵伍試著讓自己也變成一個編篾條扇子的匠人。但是他想做出的是差異化的產品,最後選擇在26釐米左右的團扇上用更細的竹絲做文章。經年累月,期間的精工巧作也發展形成了中國團扇又一美學形式。

龔倩:龔扇第五代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龔倩

龔倩在五六歲的時候,就聽長輩們講過這個故事。她是龔扇的第五代傳人,也是四川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如果按照祖上一開始就定下來的傳男不傳女、傳裡不傳外的規矩,她是沒有半點機會編織龔扇的。幸好,這門手藝從第三代開始允許傳給外姓人,第四代開始有了女性傳承人。

8歲開始,她就跟爺爺龔玉文、父親龔道義、二叔龔長榮學習龔扇竹編技術。她的父親龔道義早年不僅把蜀繡雙面刺繡引入龔扇製作,也製作過直徑僅為1寸的微型扇,甚至破了龔扇編織史上的一個紀錄——只用8個晝夜就完成了一把直徑7寸的扇子。

“做一把細扇的話兩三個月,粗扇一個月左右,一年最多也才12把。”龔倩至今無法逾越父親創下的那個奇蹟。在她口中,龔扇被歸為三類,16絲、18絲、22絲分別對應著龔扇的粗扇、中等扇、細扇三個難度等級。

製作龔扇的竹絲比人的頭髮還細 ©龔倩

刮竹絲用到的工具 ©龔倩

她曾經用了8年時間來掌握這門手藝,其中一步就是刮竹絲。每年冬季一到,冰霜自動結果了蟲害,龔家人開始漫山遍野尋找一年青的慈竹,這是他們製作龔扇最基礎的材料。但過程並不美好,只有兩個竹節間距離在一尺八寸五以上、無斑點的部分才能被使用。苦苦尋找到材料之後,這些手藝人會把竹子刮成比頭髮還細的絲,達到滑如鏡、薄如綢的效果。為了獲得其中這項技能,龔倩練了一年。

尚未完成的龔扇 ©龔倩

龔扇傳人往往在非常年幼的階段就會接觸到這份極度考驗定力的工作。從最早用竹絲給自己編玩具,到熟練的剖、刮、挑、撥,龔倩在16歲時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芭蕉仕女》,三年後帶著自己的作品赴韓國參展。

龔扇亮相世界竹藤大會 ©龔倩

除了參加今年6月的世界竹藤大賽,十年前龔倩就憑藉作品《紅線盜盒》,摘得世界手工藝大會暨第16屆世界手工藝理事會大會亞太地區青年手工編織技藝大賽二等獎。沒有人不為這種技藝驚歎。

《紅線盜盒》 ©龔倩

龔扇的編織技法總會讓人產生誤解。1974年,四川工藝美展上,龔扇第三代傳人龔長榮帶去的《薛濤制籤》作品獲得了設計製作一等獎。因緣際會,那是郭沫若第一次看到龔扇,肉眼告訴他,這種薄如蟬翼的扇子可能這是用絹絲製成。如果眼睛欺騙了你,感嘆也就順理成章了。遭到一萬點震驚的郭沫若當即給龔家人留下了一個至今無法忘記的評論:“巧奪天工,天下少有”。

700至2000根竹絲經緯交織,龔扇在展示山水、仕女、花鳥、大熊貓以及自貢文化符號燈會、恐龍等題材時,一直以來使用的都是竹材本來的顏色。圖案的明暗變化則來自竹絲正反兩面的青白對比,以及非常關鍵的挑和壓兩個動作——深色挑,淺色壓。

個人代表作品 ©龔倩

這樣一把扇子做下來極為耗時耗工,考驗著手藝人的心態。由於任何一個環節都無法規避純手工的干預,它因為產量小价格自然也不會低廉到哪裡去。“一般是八千到兩萬元一把”,龔倩說這些作品很多是被用來收藏的,為了匹配這種珍稀的物件,扇柄大多會用到牛角、象牙、玉石等來製作,錦緞木盒、雕花的楠木或紅木盒也是為了稱得上“中華第一扇”的應景裝備。幾乎沒有人捨得拿來當普通扇子用。

這與多年前的金貴程度並沒有什麼不同,龔扇曾經的擁有者主要是權貴、軍閥。四川軍閥劉湘為了獲得龔扇,曾專程派人到自貢交付上百銀元定金。隨後,因為部分贈送和轉手,英國女王、蔣介石宋美齡夫婦都被種了草。

第六代傳人龔恆學習龔扇製作 ©龔倩

1949年後,龔扇成了國際交往時的贈禮,繼而遠銷美國、歐洲、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因為龔氏一門幾代傳奇人物的迭代創造,自1953年龔長榮編制的《馬尾松石》扇獲得“斯大林藝術獎章”、《嫦娥奔月》等作品在美國費城展銷被譽為“中國第一扇”以來,龔扇這門民間藝術被大型博物館收藏、獲得國際獎項認可的事例更是層出不窮。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影視製作團隊多次造訪自貢,用幾個月時間全程拍攝了龔扇的採竹、製作過程,隨後在海外大賣影片版權,甚至出版了有關竹絲扇的書籍。這反倒刺激了中國國內對這門手藝進一步傳承保護的意識。

自貢出生的散文家蔣藍說:中國的竹子以綿密的竹節與韌性,與我們的脊柱構成了一種意味深長的聯繫。除了用來飼養大熊貓,四川人通過自貢龔扇、青神竹編、道明竹編、南充竹編燈籠把竹子的應用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使用者悄然發現它內在的中國文化性格。

四川非遺關聯閱讀

採編:王一嬋

版權聲明:四川外聯號為公益性質的新媒體平臺,發佈的部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源於網絡,相應知識產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在微信後臺留言告知,我們將盡快溝通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