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厉害了!中石油这家单位的员工创新创效达4.6亿元,怎么做到的?

8月初,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考核评价组在评估完东方公司的创新工作室后,纷纷给出了一个“大写的赞”!

其中装备服务处的“赵帅创新工作室”和华北物探处“杜蔚然机械设备维修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攻关成果都收获了专家考评组的高度评价,认为创新工作室对攻克生产技术难关、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和营造浓厚的群众性创新氛围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以第二届“河北省百名能工巧匠”获得者赵帅命名的“赵帅创新工作室”,在开展创新活动中总结了“投标式”等四种工作模式。在命题创新的同时,发动职工随机申报“金点子”,推进职工在创新工作中释放正能量。这个工作室参与完成科研项目9项,国家专利5个,QC成果6项,技术改进40余项,修旧利废30余项。

“杜蔚然创新工作室”总结出“三个不怕”和“三小三大”创新理念,即不怕方法笨、不怕点子土、不怕外形丑、小发明创造大价值、小点子解决大问题、小改进创造大效益。这个工作室取得了12项创新成果,其中有8项在野外一线得到了推广应用,已累计创效600万元。

东方公司的各个创新工作室都把各自的创新理念融入勘探生产实际中,从小处入手,从解决生产的实际困难着眼,为勘探生产提速提效、降本增效。


基层创新工作成果累累

其实,能收获集团公司的高度评价并非偶然。近年来,东方公司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积极践行创新优先发展战略,广泛发动职工群众,深入开展职工创新活动,基层职工创新创效见到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已累计取得群众性创新成果2462项,创建基层职工创新工作室26个,累计创造了4.6亿元的经济效益。

东方物探基层创新优秀成果展

创新工作室作为群众性创新工作的龙头阵地,应该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的作用。近年来,虽然创新工作室孵化出众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但仍面临着创新成果转化难、推广难的现实问题。

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大力推广应用创新成果,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汇聚起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云端创新工作室应时代而生

正是因为这样的需求,“线上创新工作室”的概念孕育而生。为了更好的打造创新工作室品牌,推动创新成果推广和促进创新工作室成果交流及交易,互联石油平台即将上线“云端创新工作室”。

通过互联石油“创新工作室”,一是全方位展示创新工作室能力,包括工作室基本情况、创新成果以及应用案例,各个创新工作室所擅长的领域和攻关创新成果一目了然;二是搭建起创新工作室与需求方、用户的沟通平台,当其他单位、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可以及时联系工作室技术专家,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三是加强创新工作室之间的交流沟通

,发挥“能人”集群效应,不断引领和带动创新工作深入开展。

此外,还可以通过媒体报道、在线专题活动、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提升创新工作室创新成果推广力度和推广范围、增强赢利能力。

互联石油平台拥有创新资讯、项目申报、项目融资、成果展示、成果推广等在线功能。

目前,平台上已经聚集了东方公司众多科研课题、创新成果,利用平台的智能查重功能,用户在进行课题填报时,能够自动提示已有类似课题信息,避免重复研究;同时用户还可通过平台搜索已有创新成果,来解决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东方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杨举勇评价互联石油是公司创新工作的“百度”和创新成果的“新华字典”。

同时,作为开放型互联网创新服务平台,互联石油还聚集了来自东方公司、中石油集团以及油气行业的用户。

未来,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云端创新工作室”也将为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工作与成果转化提供一体化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互通共享的优势,致力于让更多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与人才闯出名气,让创新成果“既能创新也能赢利”,为推进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 | 李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