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 男生真的愛你會捨得同意分手嗎?

在這段關係當中,男方並非真的不愛你或是真的希望離開,更多的,他是以分手為要挾。

人受到分手威脅後的典型反應:

1乞丐反應

受到分手威脅後,這類人會大腦空白併產生恐慌。《關鍵對話:如何高效能溝通》一書認為,我們越是關心某事,就越有可能被情緒覆蓋。於是我們關心的越多,自己的表現越差。

乞丐反應是:

A 試圖讓你改變主意,變成修補感情的人

B 詢問為什麼

C 傳達自己有過錯和失職

D 不相信說我們很好

乞討型的錯誤:

A 使她的威脅合理化

B 正被情緒恐懼覆蓋

通常是較弱的一方迫切的堅持改變現狀,將她置於自己上面。乞討反應會證實她的計劃,並持續在進行分手威脅。

2邊緣反應

邊緣反應也想維持這種關係,但他知道控制情緒是很好的辦法。從表面看他很平靜,好像可以隨時放下。擔當對方有猶豫或是向前挽留時,他會回應的更強烈。在邊緣遊戲中,投注情感少的一方獲勝。

邊緣遊戲最大的問題就是:輸贏。即使是你獲勝了,但關係是兩個人形成的,戀愛關係並不是零和遊戲。這種關係變成了一種權力的鬥爭,這很糟糕。

3壓路機反應

壓路機反應不接受任何人的威脅,也不會退後一步。他甚至害怕讓步:對他而言,讓步就是懦弱。一旦女人表現分手的可能性,他就會開紅燈,他要贏得這場勝利。為了證明他是個男人,他會向對方展現高姿態,甚至惡語相向。

壓路機反應的錯誤就是,他們更關心證明自己的權力,並不在乎是否做出了正確的決定。當面臨分手結果時,壓路機反應是一種防禦性反應,這是他們長期形成的壞習慣:只關注自己和自我保護。並沒有真正關心和了解他的伴侶。

4酷偵探反應

這位酷酷的偵探知道,分手威脅是一段關係的重要時刻。他知道這可能是人格層面的缺陷的標誌,而且很可能是未來的長期問題。甚至可能被迫結束這段感情。但他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將問題拋給對方:“現在告訴我。你為什麼這麼說呢?”

當你面臨分手威脅時,你需要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挽留還是結束。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保持冷靜,並且想辦法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讓自己瞭解自己的立場,他的位置以及他的需求。在充滿感情和情緒的對話當中,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尋求理解而不是被理解,確保這個就可以讓他安全的說話和表達。

TA為什麼會威脅要分手?

1 對抗性的情緒不穩定,分裂威脅在高度情緒化的個體和邊緣性人格槓障礙中非常見。

2 將此作為權力的移動,產生更多的操縱:

TA認為兩人的關係是權力的鬥爭,經常提出分手威脅的一方會感覺自己優越,並相信你會屈服,或者時感到害怕。

3 你們的關係沒有滿足TA的基本要求很多人在他們的親密關係中並不覺得平等。有時這是假象的,是自尊心低或自我形象感覺不佳的表現。但有時這種不平等可能是真實的,一個人的伴侶,情人或配偶可以利用這種關係中的不平衡。

愛一個人的一種方式就是不可估量地評價那個人,兩個相愛的人“同樣無法估量地”相互評價。在最好的關係中,這種互惠估值保持並且持續著,但在非理想的關係中,一個人在另一個眼中的價值都會消失,另一個則採取更短期的觀點,不時重新評估婚姻。但這不僅在婚姻中發生- 可以作用於任何類型的關係,這意味著有一個人更願意為了長期幸福而做出粗糙的補丁。可以說,這種關係註定要失敗,在沒有得到修復,或者至少得到承認,解決和討論的情況前,這種不對稱是一對夫妻之間的裂縫,兩個人的分離會更好。

當我們面臨這種分手威脅的時候,如何處理最為妥當?

當你的伴侶利用這種不對稱時,如果你沒有作出讓步,另一個人可能會威脅要離開(身體或精神上),我知道,這種操縱是不道德的。

這裡基本上有兩種選擇:要麼忍受操縱,要麼儘可能地反擊,重新評估退出關係的可能性。

面對你伴侶的這種行為,離開確實很困難,我們必須權衡-特別是如果你屈服於此並且你的伴侶得知它有效後,你要意識到操縱可能永遠不會停止。那麼問題就變成:如果你長時間忍受這種類型的操縱,你的伴侶對你的重視程度就是有限的,並且你可能會在你自己的認知上更少的重視自己。

其實,任何關係中的爭論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個人對沖突的容忍度低,他們可能會認為分手是擺脫緊張局勢的最佳方法。這意味著當他們製造威脅時,他們可能會因為負面情緒而且意味著它感到無法忍受,但一旦高情緒過去,他們就會意識到他們可能過於草率地發佈它。分手威脅是在關係中獲得或保持權力的一種手段。

換句話說,TA威脅要離開你,所以你要給她她想要的東西。這是處理問題的一種功能失調的方式,因為TA將一個人置於失敗的一端,而不是想著建立良好的關係

。這也意味著問題並沒有真正得到妥善解決。只是得到人質性的高壓,以獲得一方想要的東西。如果威脅總是在之後被收回,那麼這種模式很有值得密切關注。如果行為長期繼續下去,TA可能不會認真決定離開你,但它仍然可能對這種關係構成嚴重威脅。

關係的增長只有在穩定的情況下才會發生,所以如果存在持續的威脅,關係就難以成長。

當然,問題不能得到妥善和公平的解決,所以負面情緒會不斷在表面下醞釀。如果你不想失去她並保持健康的關係,最好坐在一起討論如何更好地處理爭論。確保你很冷靜,這樣你就可以進行更理性的討論。對你如何表達你的一面並對另一方的同情心傾聽負責是你的關鍵。

你可以詢問TA:我能聽到你現在非常沮喪,但與我分手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做什麼?讓TA知道TA不敏感的言論如何影響你,因為TA可能不知道TA的行為的影響。向TA解釋這種威脅如何影響你的自尊,並且你對解決你們關係中的問題的樂觀態度,甚至你想要保持關係的願望,都可以。

真正想走的人,更多的是悄無聲息地帶著“保護殼”的離開,而多次聲張以分手為要挾的多帶著目的性。良好的親密關係必然伴隨著正確的認知,以及雙方共同的努力,剖析一段親密關係也必然伴隨著傷痛與成長,希望“分手”不再是傷害,而是能更好認知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