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評價日本聯合艦隊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軍事能力?

大不列顛的帝王


山本五十六其實並沒有多厲害,他更擅長的是政治鬥爭,在軍事指揮方面只是一個拙劣的模仿者。在他的生前身後,得到了太多的粉飾包裝,以至於人們往往對其過譽。

日俄戰爭時期的山本五十六,這場戰爭影響了他一生

首先,在日本的太平洋戰略方面,他和海軍軍令部長永野修身海軍大將發生了完全對立的衝突,後者認為,即使日本奪取荷蘭在印尼的殖民地以獲取石油、橡膠等戰略資源,最多會和英國海軍(已經拿不出太多兵力投放到太平洋)發生小規模的衝突。只要不直接進攻美國(包含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羅斯福總統並沒有充足的藉口來獲得足夠的支持對日宣戰,孤立主義至上的美國人不會支持為了捍衛荷蘭和英國的殖民地而戰。而山本五十六則堅持要進攻東南亞,就必須進攻美國,而且必須在一開始就給予美國海軍以重創。很顯然,山本五十六號稱是知美派,實際上一點都不瞭解美國人,他的偷襲珍珠港計劃只是在模仿他的崇拜對象東鄉平八郎大將,後者即採取不宣而戰的方式,突然襲擊了俄國太平洋艦隊,贏得了主動權,所以山本五十六完全不顧日美國力的巨大差距,只是為了模仿他的偶像,他堅信這樣做就能贏得勝利。

擔任駐美武官時期的山本五十六。雖然在美多年,但山本其實並不瞭解美國人

其次,在戰術方面,山本五十六始終是想模仿東鄉平八郎,試圖在一次類似於對馬海戰的海上決戰中,完全消滅太平洋艦隊,進而迫使美國像沙俄那樣坐上談判桌。這種異想天開的想法支撐著山本五十六先是發動中途島之戰,在碰得頭破血流之後又發動瓜島之戰。在前者,日本海軍損失了最寶貴的戰略資源:6艘艦隊航母中的4艘;在後者,日本海軍損失了最寶貴的精英:數千名經過長期訓練和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海軍航空兵飛行員。這兩次大敗仗全都是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設想進行的,其進程和結果也充分證明了山本五十六在戰役指揮方面,實在是個紙上談兵的庸才。

龍驤號輕母,最能體現山本輕視航母的犧牲品

最後,和人們想象的不同,山本五十六表面上支持日本海軍中的航空派,但這只是他為了賺取政治資本而獨樹一幟的一種策略。他和那些保守的大艦巨炮派相比要清醒一些,至少他看得到航母能夠先敵打擊的作用而不是完全否定;但他同時並沒有看到航母能夠取代戰列艦的超前眼光,而是將航母當做可以“兌子”的消耗品。他始終不能忘記日俄戰爭時期,東鄉平八郎大將用驅逐艦和魚雷艇給沙俄海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所以在他主持發展艦載機項目時,他將重點放在魚雷機方面,而俯衝轟炸機則弱得可憐,只能攜帶250千克的炸彈,其美國同行則可以攜帶1000千克的炸彈,所以太平洋戰爭中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美國航母被炸得遍體鱗傷後還可以很快恢復戰鬥力,除了損管得力外,威力過小的日本航彈無疑是一大原因。山本就是將魚雷機視為可以飛翔的魚雷艇,將航母僅僅視為可以攜帶這種飛翔魚雷艇的平臺而已,而沒有認識到航母是一種寶貴的戰略武器,海軍航空兵才是海軍最有力的打擊力量。正因為如此,所以山本在明明航母部隊已經損失慘重的情況下,還毫不猶豫地拿出“龍驤”號輕母去充當誘餌;毫不猶豫地讓那些沒有足夠航母使用的精英飛行員們去充當消耗品。而哪怕是那些已經過時的舊式戰列艦,山本也捨不得讓其發揮餘熱,寧願讓其呆在港口裡吃灰。


海軍史研究會員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回溯一下山本五十六的履歷。

時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山本五十六,是日本二戰時期海軍統帥中的絕對權威。其個人經歷相當豐富,在日俄戰爭期間曾經被炮彈炸飛食指和中指兩根手指。1908年進入正式的海軍學校學習。1915年晉升少佐此後一直在日本,美國(大使館),歐洲逐漸建立起自己在軍中的名氣,軍銜也一路攀升。直到1939年9月1日被正式任命為聯合艦隊司令。可以說在成為聯合艦隊司令之前山本五十六就早已經歷過各種風浪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真實作戰經驗,他已經算得上是海軍中為數不多的佼佼者。

我們先看看山本五十六在戰前有哪些表現。1919年山本五十六首次赴美進入哈佛大學學習,教育的普及以及重工業(如汽車,油氣)的高度發達讓他認識到了美國和日本國力之間的差距。於是在山本回國後他就一直極力鼓吹自己海軍航空兵建設的主張。經由他嚴厲的整頓,軍容不整,軍紀鬆弛,自由散漫的風氣在山本所負責的浦霞航空隊中蕩然無存。日本在航空作戰的短板也在逐漸補齊。

1930年,山本就提出“被迫接受烈士比例的帝國海軍同優勢的美國海軍作戰一開始就只能以空襲的方式給予敵人一記痛擊。”並且在給部下的信中明確指出“和英美開戰的日子不會太遠,在開戰之前如何做到航空上的躍進是最要緊的要務。”於是便開始親自推動與德國的戰略合作(如:引進He70俯衝轟炸機以及九九式艦上爆擊機等),其長遠的戰略眼光可見一斑。

1941年1月,山本徹底地刷新了日本長期的海軍戰略思路:漸減邀擊作戰(通過小規模作戰頻繁消減美國海軍實力,最終將其全滅),他認為美國國力雄厚並非日本所能比,傳統思路沒有絲毫價值。只有奇襲美軍,在戰爭初期獲得太平洋領域的主動權迫使美國談判求和從而給自己爭取至少六個月的戰爭優勢以便毫無顧忌地掠奪荷屬東印度地區的富饒資源。從最後12月的珍珠港奇襲事件上來看山本的“奇招”確實讓美國人措手不及也直接地證明了他過硬的軍事能力。

中途島戰役則是日本海軍與美國海軍公平正面的較量而失敗的原因我認為也不能全部歸咎於山本。

1. 落後的“戰艦派”軍事觀念在軍中盛行:山本所推崇的航母模式根本沒有被視作戰爭核心。
2. 科學技術的碾壓:美軍在偵測方面使用先進的雷達,而日本只能靠崗哨探測情報使得雙方信息的嚴重不對稱,美軍獲得了巨大的信息優勢。
3. 部下的信息欺騙:山本在戰爭後期接收到的錯誤情報使得自己不斷地做出錯誤的決斷以為自己已經處在優勢。

總得來看,日本海軍的失利是必然,就算中途島險勝,日本人也無法對美國有下一步的威脅,弱小的國力無法支撐太久美國人拖得起,就算日本人打到西海岸成功登陸的機率也非常渺茫。就像三國時期的諸葛亮一樣縱然有天大的軍事才能在過於狹小的舞臺上也只能是折戟沉沙。但是山本五十六的戰略眼光和軍事實力卻是毋庸置疑的。


兵說


山本五十六的軍事能力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名不副實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他的名氣是造神運動的產物。

山本是一名合格的賭徒,但是作為一名統帥就未必那麼合格了

就軍事而言, 山本五十六最大的成就在於偷襲珍珠港,確實,偷襲珍珠港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行動,一舉癱瘓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主力,奪取了戰爭初期的主動權,在這個冒險的作戰行動中一舉投入日本當時擁有的全部六艘大型艦隊航母,可以稱得上是大魄力,大手筆,但是偷襲珍珠港同樣留了一堆尾巴,一廂情願的要求外務省提前半小時送最後通牒也就罷了,真以為提前點送了最後通牒美國人就不會憤怒了?就動員不起來了?除了名聲可能好點還能有啥?除了too naive我還能說啥?還有一個就是珍珠港船塢和油庫的問題,船塢先不說,那種規模的混凝土船塢要是好炸,英人也不至於犧牲二百多突擊隊員(相當於今天的特種兵)和一艘塞滿炸藥水雷的老驅逐艦在幾十架次飛機掩護下去炸聖納澤爾大塢了,就單說珍珠港那個450萬桶容量的重油庫,炸了確實能給美國人制造不少麻煩,通常這個屎盆子是扣給南雲的,什麼南雲拒絕出動第三攻擊波,甚至有些國內作者不知從哪裡腦補的言之鑿鑿什麼南雲取消計劃中的第三攻擊波之類,但是問題是,山本主導,黑島主筆的真珠灣作戰計劃就只有兩個攻擊波,而且第一攻擊波已經完全達成了癱瘓美國戰列艦隊主力和珍珠港岸基航空兵的目的,而主要掛載25番(250公斤)炸彈的第二攻擊波幹啥去了?拿著25番小砸炮去給癱瘓的艦隊和機場補槍去了!顯然山本也好,黑島也好,根本就沒把油庫當回事,否則哪用得著讓南雲再去臨時決定增加第三攻擊波?計劃中的第二攻擊波就能把事辦了!折騰了大半年的作戰計劃裡提都沒提的事,你指望南雲去臨機決斷?有的說法說黑島首席參謀哭喊著要山本發電讓南雲實施第三攻擊波,山本回答小偷云云,如果這不是黑島戰後給自己和山本貼金的話,你黑島龜人自己親筆做的計劃你心裡沒點數?你當初做計劃的時候幹嘛去了?你做的計劃裡讓第二攻擊波到處補槍補到連市民的轎車跟救護車都不放過咋就放過了那麼大個油庫?如果說南雲不肯冒險放出第三攻擊波是白痴的話?那麼在計劃裡把第二攻擊波全都浪費在毫無意義的補槍上的山本和黑島是不是白痴中的戰鬥機了?

珍珠港巨大的油庫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但是山本和黑島寧可把第二攻擊波浪費在毫無意義的補槍上

日本飛機在珍珠港甚至有餘暇去獵殺平民和民用轎車,但是山本卻壓根沒有安排他們去攻擊油庫


再說中途島,先不說處在珍珠港起飛的B-17和B-24作戰半徑之內的中途島能不能站住腳跟,就說跟軍令部妥協分兵同時執行AL和MI兩個作戰計劃就夠匪夷所思了,為了調動兵力不但到處拍發電報,還把JN25B密碼更換密鑰給推遲了兩個月,MI作戰計劃為了趕登陸中途島所需的潮水和月光把第一機動部隊的行動時間限定的死死的,一天都不能差,第一機動部隊必須在掩護登陸和消滅美軍空母兩個任務之間切換也是MI作戰計劃規定的死死的,MI作戰計劃不但規定了日軍的行動,連美軍的行動都要規定好,作戰前的司令部推演,不論是松田千秋的美國空母家裡蹲(松田這貨直接把天聊死了),還是某參謀讓美國空母提前出現,都被山本默許宇垣參謀長給斃了,美國航母必須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出動(加強中途島航空力量反擊倒是沒被斃,不過日軍損失被削減了,但是實際作戰中途島岸基航空兵也沒戰果所以問題不大就是了)!在準備MI作戰時把五航戰7派去參加MO作戰的還是山本,結果導致五航戰翔鶴重創,瑞鶴航空隊損失慘重,山本也沒有張羅合併航空隊至少保障瑞鶴參戰,結果第一機動部隊兵力一下少了至少1/3,而山本連幾艘巡洋艦都不肯抽調給第一機動部隊,也不肯放棄MI作戰計劃,結果就是第一機動部隊在航空隊編制都沒有補足,兵力數量劣勢的情況下出徵中途島,關於中途島的問題筆者在另外一個回答裡詳細說過了,這裡就不再贅述,不過最後中途島的屎盆子還是扣在了南雲頭上。

山本在中途島戰役中將南雲置於作戰計劃洩露,兵力處於劣勢,作戰計劃缺乏應變餘地的窘境

瓜島和所羅門群島空戰就更不用說了,山本把艦載機部隊最後僅存一點精英骨血投進了所羅門這個絞肉機無底洞,連個水花都沒打出來,自己也命喪叢林,最後只給小澤重建的機動部隊留下了一群火雞而已。

拜山本所賜,小澤的機動部隊在馬里亞納只剩下了一群火雞一般的菜鳥

實際上山本的名聲在很大程度上是造神的產物,戰時日本需要一個軍神,戰後日本需要一個偶像,山本完美的滿足了這個要求,尤其是戰後,這個偶像必須有足夠大的名氣,不能引起美國人的反對,又要對美國人取得過無可爭議的勝利,還不能跟戰爭後期的失敗有直接關係,完全滿足這些條件的也就是山本而已,雖然作為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可能會讓美國人不爽,但是戰前山本條約派身份和反對對美開戰的政見倒是能夠把這個補回來,同時還能塑造一個符合西方人審美的為國盡忠得軍人形象,至於山本犯得那些低級錯誤嘛,作為計劃的具體執行人,南雲忠一這個倒黴蛋自然是天然的背鍋俠,反正死人也不能為自己辯護——在這點上,倒是各納粹德國那幫將軍們在自己的“革命戰爭回憶錄”裡拼命把所有戰略戰術錯誤的屎盆子都往希特勒頭上扣有異曲同工之妙。

南雲這個死鬼在山本造神運動中可謂是完美的背鍋俠


DDG的老船塢


山本五十六的業務愛好是賭博,並且據說賭技尚可,所以性格使然,山本五十六作戰指揮比較喜歡冒險,這好像也是日本人整體的戰爭觀,他們動不動就喊“賭國運”。



對馬海戰中,東鄉平八郎升起Z字旗時有句日本人奉為經典的語錄:“**興亡,在此一戰”,其實就是賭。想必山本五十六也深受海軍東鄉前輩的影響,因為偷襲珍珠港本身就是場賭博,一旦日本聯合艦隊在漫長的開進旅途中被美國人發現,在夏維夷岸基飛機的攻擊下極有可能全軍覆滅。

山本五十六做過日本駐美國大使館的海軍武官,遊歷了美國各地,對這個國家強大的工業實力和戰爭潛力有清醒的認識,其實他是反對與美國開戰的。但是天皇與大本營決心已下,作為軍人的山本五十六隻能服從,並且在自己最大的能力範圍內,保證日本海軍一定時期的太平洋制海權。

注意,是一定時期,山本五十六就從來沒有想過最終能戰勝美國,他是賭徒,但不是瘋子。



在山本看來,由於海軍造艦週期較長,只要能突然襲擊珍珠港成功,消滅或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現有主力艦艇,就可以保證日本海軍半年左右的海上優勢,有時間完成各島嶼支撐點的建設,構建一個海上的“絕對國防圈”,或逼迫美國重新回到談判桌上。

以攻為守,才是偷襲珍珠港的真正目的。



這一把山本基本賭贏了,但是山本靠後指揮的缺點也暴露出來,南雲忠一如果信心足些,轟掉美軍大型油料庫再行撤退,襲擊的效果會更好的多,如果山本在場大約可以糾正這一失誤。結果中途島海戰時他又一次讓南雲承擔了一線決策的重任,終致慘敗,無論是遠離戰場指揮不妥,還是識人用人不準,山本都難辭其咎。

山本五十六另外一個缺點,是雖然重視了現代海戰海軍航空兵的作用,但是不夠徹底,腦子裡還有鉅艦大炮的理論影子,一心打算與美國艦隊進行戰列艦決戰,珊瑚島海戰、中途島海戰他的總體戰術仍然未能完全圍繞海航展開,而是把海航作為突擊前鋒,再用主力水面艦隊的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決戰求勝,這種矛盾的戰法使聯合艦隊失去了可以獲勝的機會,將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拱手讓出。

他計算的差不多,六個月左右。



稍後山本五十六又賭了一次,可惜那個日文字符的作戰計劃小編打不出來,反正是徹頭徹尾的消耗戰,山本手裡已經沒什麼注可以再押了。

瓜島戰役再次失敗後,山本五十六為鼓舞士氣準備去所羅門群島前線視察,結果行程電報被美軍破譯,1943年4月18日,山本五十六的座機被P38伏擊墜毀,海軍大將當場殞命。


度度狼gg


曾在美國求學和考察並擔任過駐美大使館武官的山本五十六,當然深知美國內工業體系的強大,以及戰時軍事動員能力,包括人口和經濟實力都在日本之上,本人也曾一度不主張對英國、荷蘭特別是美國開戰。

但駐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在蒙古哈拉哈河戰役,也即著名的諾門罕戰役中,被蘇蒙聯軍暴揍一頓後,向西侵略的企圖徹底落空,高傲的日軍不得不放棄“北進政策”,進而選擇“南進政策”,進攻太平洋諸島。

作為日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的山本五十六海軍大將,執行了大本營的決策,決定先發制人,打掉美海軍駐夏威夷太平洋艦隊以航空母艦為代表的主力艦艇,確保日軍進攻東南亞的翼側安全。

山本偷襲珍珠港的策劃,可謂天衣無縫,只可惜天算不如人算,不知何故美太平洋艦隊三艘航空母艦一艘都不在夏威夷軍港,儘管炸沉炸傷了10餘艘美海軍戰列艦和巡洋艦等艦艇,導致2000餘名美水兵戰死。

日海軍偷襲珍珠港貌似成功,但卻未打掉美海軍的主力艦艇航空母艦,羅斯福總統則趁機徹底擺脫了國內嚴重的孤立主義思想,造就了夢寐以求的開戰理由,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埋下了日本失敗的伏筆。

通過偷襲珍珠港,反映出山本五十六對航空母艦和艦載航空兵在海戰中的重視,但卻未能完全擺脫對“鉅艦大炮製勝”理論的束縛,一味地依靠戰列艦企圖在美太平洋艦隊得到加強前,以海上決戰的傳統戰法將其殲滅,結果導致日海軍聯合艦隊在著名的中途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兩場大海戰中遭到徹底失敗。

身為聯合艦隊最高指揮官,山本五十六非常清楚日美間巨大的國力差異的情況下,居然把一場戰爭的勝敗,僅寄希望於一、二次奇襲的成功,在骨子裡仍然是個大艦巨炮論者,選擇艦載機只是作為一種賭具在進行賭博,在其平生兩大賭注中,即珍珠港和中途島戰役中,先贏後輸,最終血本無歸,本人也被美戰鬥機擊落死於非命。

偷襲珍珠港,讓美國內全民奮起,將日海軍艦隊決戰陷於無用,沒有摧毀美航空母艦,美海軍航空戰潛力遠高於日海軍,日海軍焉有不敗之理。

山本五十六具備一定的軍事才華,但對鉅艦大炮製勝仍然深信無疑,特別是珍珠港和中途島兩場海戰中,表現出很強的投機賭博心理,不能隨機應變,是日聯合艦隊陷入困境,最終被美海軍全殲。

關注作文作者,悟空問答包括頭條號推文,都是作者的原創作品,選擇“國平軍史”不會有錯,每天與您快樂分享軍史知識,對本文有不同意見,歡迎發表您的高論。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2018年3月12日於杭州。


國平軍史


“我現在所做的事,和我的意願正好相反,這也就是所謂的命運吧”。這句話出自日本聯合艦隊的靈魂級人物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之口,這位在二戰中因指揮了偷襲美軍軍事基地珍珠港而被世人皆知的人物,誰也不會想到在此之前的他是一名堅定的反對派。



山本在日本來說是一名純粹的軍人,身為海軍聯合艦隊總司令,他其實不同意和美國開戰,但他又不得不聽命於日本政客們的決定,儘管不願意,但決定到了他面前的時候他還是制定了詳細的作戰方案。隨即在1941年12月7日凌晨,他親自為日本航空兵送行,並且和當年日俄戰爭中在對馬海戰前海軍大軍東鄉平八郎說了同樣一句話:“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後便偷襲了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所在地珍珠港,使得美軍太平洋艦隊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當然,山本五十六也因此而成為了日本當時軍國主義狂熱分子心目中的“英雄”。



細看珍珠港事件,我們便可以看出山本的具體軍事能力,他明白先發制人的道理,並且從美日兩國的實力差異中採取合適的方式,從而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其實山本是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海軍將領,早在1904年日俄戰爭期間他便參與了對馬海戰,而且負傷失去了兩根手指,在之後漫長的服役生涯中他更是把握機會,逐漸進入了海軍高層。



而山本五十六統領下的日本海軍,更具有了侵略性和賭徒心理,他的指揮風格其實離不開日俄戰爭時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東鄉平八郎的影響,這位和日本陸軍大將乃木希典共同被譽為“軍神”的人物,可以說是山本的最大影響者之一。當然戰爭是殘酷的,而日本發動的戰爭更是非正義的戰爭,在瓜島戰役和中途島海戰後,日本聯合艦隊遭遇了毀滅性的打擊,這位日本海軍的靈魂人物也因飛機被擊落而命喪太平洋。

所以我認為,山本五十六雖然是名合格的軍人,但他卻服務於法西斯邪惡勢力,造成了太多無辜之人的犧牲,他的一生註定悲劇。


絕筆歷史


在海軍戰術上,沒有明顯的缺點。在海軍總體實力上比美軍稍弱,有決戰能力。由於,在當時的高新技術無線電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上存在較大差距,無線電密碼被破譯,導致關鍵戰役失敗。自己也因為洩密生死。


海底鑽石


山本五十六因策劃了偷襲珍珠港戰役和中途島海戰而揚名於世界,如果單從軍事能力方面來討論,其人可以與東鄉平八郎相提並論,都是日本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軍事將領。

二戰時期,儘管山本五十六反對日本加入軸心國,但來自政府高層的決策讓他無能為力,只能服從,他是一個軍人,服從命令才是天職所在。在他擔任日本海軍艦隊聯合司令期間,大力發展航空母艦,注重航空兵的培養,這是非常聰明的決策,就日本的國土來說,根本承受不了嚴重的打擊,而航空母艦類似於一個遊動的海上領土,載著大量的艦載機遊弋在廣闊的太平洋中,能攻能守。


日本侵略東南亞期間,時常會受到美國人的阻攔,為了保證側翼的安全,偷襲珍珠港計劃被擺在了山本五十六的面前。當時的美軍尚未宣佈參戰,只是在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左右逢源,大發戰爭財,但當戰爭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軸心國的頹勢已現,此時美國人僅需要一個宣戰的由頭。也許是歷史的巧合,山本五十六於此時偷襲了珍珠港,正中美國人的下懷。若從陰謀論的角度來看,當時羅斯福政府應該早已知道了日本的偷襲計劃,可國內的反戰情緒實在高昂,有必要刺激一下了,另外一點,當時珍珠港內只是普通的戰列艦,而美國人最為倚重的航空母艦卻都不在,這就更像是一場陰謀了。


山本五十六其人擁有卓越的軍事眼光,先發制人是其永恆的戰術選擇,大力發展航空兵的舉措先人一步。可惜啊,生在了軍國主義時期的日本,註定會成為歷史的罪人,當其在美國人的射擊中墜機的時候會不會想到因果報應呢。


巴扎黑悠哈


山本五十六執行的是日本愚蠢戰略一開始就錯了,然後是賭運不佳,從中途島到瓜島一路被壓著打。海軍才能一般,珍珠島偷襲實際只是打到美軍皮毛,卻引得美國軍工開始爆漲。知道航空兵價值,使用卻一般般。珍珠島偷襲美軍沒有炸燬油庫,飛機場剩餘軍艦,癱瘓基地。是為能力決心不足。中途島航空兵一兵兩用,攻島,炸船,還有一部份閒著不用,航母集中密集,都給美軍大量殲敵造成機會。


明天145801721


三本五十六的軍事能力在當時的日本海軍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但放在世界海軍將領中,我認為只能算是一流軍事能力中的中下流水平。三本最大的成功就是偷襲珍珠港,這是賭徒式的做法,他賭贏了。正所謂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但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所以只能有一不能有二。因此,在後來的日美交戰中,他的作戰成績乏善可陳,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就說明了他不能做成大事。不過也要說明,面對強大的美國海軍,以及美國優秀的海軍將領,日本及其三本等人終究是要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