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煽情的麦子「多图」

煽情的麦子

图/梵高 公号/丁是丁(dsd555555)

城市在拔节,在向四周扩张,麦地节节败退。还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们厂西边还是大片的麦田,是不是“一眼望不到边”,就已经忘了。

再过几天,也许在这个城市还能偶遇驾着收割机赶路的麦客。他们向北,一路追逐着成熟的麦子,让人想象麦收的景象。

每年这个时候,总会看到些煽情的文字,关于麦子,比如:

结茧的老手抚摸锋利的针芒

如抚摸一首唐诗宋词

……

我猜想作者根本没有拿过镰刀,没有抚摸过针尖般的麦芒,没有面朝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背顶一轮火辣辣的太阳,挥汗,在毫无遮拦的麦田里进行过哪怕一刻钟的守望。

如朋友十一所说:他(她)们没打过庄户没割过红草没拾过鸡屎没割过杂草没积过肥......

我也以为,一个“打过庄户没割过红草没拾过鸡屎没割过杂草没积过肥......”的人,才有对麦子煽情的资格。

报纸上那些歌颂麦子的煽情文字,往往让我觉得是在假装小资、假装文青。后来看到一种说法,大意是“这么多年,人们拼命歌颂农民,却人人都不想当农民”。我总算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借麦煽情”的文风了。

梵高似乎是最喜欢画麦田的画家。我不知道评论家如何解读他的麦田,能从画中看到对劳动人民的歌颂或者收获的喜悦……相对用文字对麦子抑或麦田的煽情,我更喜欢画家笔下的麦田,所有的色彩,人物,情绪,景致……一览无余铺陈在眼前,经久弥新。

虽然出生在农村,我没摸过镰刀割过一把麦穗,自以为没有对麦子煽情的资格。我只在收割以后的地里捡拾过麦穗,那是农村小学生当年的“必修课”;我也曾采过菊花,在一望无际的开满鲜花的田野里采菊……因为画风太美,以至我不能确定是不是真实地经历过。

偶尔还会想起的,还有曾经是“小社员”时学过的一首歌,那也是有生以来正式学唱的第一首歌吧。某年的六一儿童节,小学校里排练节目,教室里传出是——

我是公社小社员啊

手拿小镰刀啊

身背小竹篮

放学以后去劳动

割草积肥拾麦穗

越干越喜欢

哎哎哎......

听过这首歌的,跟我一样,都有点年纪了。

没听过这首歌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音频,感受一下上个世纪儿童们简单的、单纯的、纯洁的快乐。

PS:以下图片均来自搜狐网

梵高关于麦田的作品有几十幅,“麦田的系列作品”展现了梵高的艺术历程。

《麦田群鸦》

《麦田云雀》

《雷雨云下的麦田》

《麦田边的罂粟》

《奥维尔的麦田》

《麦田与麦草堆》

《山前的麦田》

《麦田与麦草堆》

《麦田》

《麦田与矢车菊》

《阿尔勒附近麦田里的农舍》

《从麦田远望阿尔勒》

《麦田、农夫和磨坊》

《日出时的早春小麦田》

《夏天的傍晚,夕阳下的麦田》

《麦田》

《雨中麦田》

《麦田里的丝柏树》

《收获景象》

《太阳下的麦田和人》

《奥维尔的麦田和白房子》

《路过麦田的两个女人》

《麦田》

《绿色麦田背后的精神病院》

《阿尔皮依山麓旁的麦田》

《有围栏的麦田和初升的太阳》

《有围栏的麦田和农民》

《有围栏的麦田和犁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