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欣赏


疏松幽岫图 曹知白 立轴 纸本 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74.5厘米 横27.8厘米 此幅画长松杂树,平溪远岫。是曹氏晚年代表作。在技巧上,曹知白吸取了李成的“毫锋颖脱,墨粉精微,”郭熙的“多多益壮”,反映了五代、北宋崇尚的壮美风格,作者以疏朗柔松的简略笔致见长,清淡温和的墨色领胜,从简笔淡墨里反映出来的乃是江南雪景,把北方的“河朔气象”,化为静宓恬适的情调,这正是画家的用心、用


松亭图 曹知白 轴 纸本 水墨 纵48厘米 (法)吉美国立东方美术馆藏 横36.4厘米 此图盈幅写长松数株,高大伟岸,虬曲多姿,用笔沉着老练,极具笔力,尤其是松针用线刚劲有力, 画法类李、郭而有变化。在一片空旷的平地上,远处有低矮草亭, 空无一人,萧疏而外兼有简远之趣。本图布局以奇制胜,平远幽深,应为其晚年作品。时人评知白“风流文彩,不减古人,”可见他是个生活闲适、才情横溢的文人
渔父图 吴 镇 立轴 绢本 水墨 纵176.1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横95.6厘米 此图取景于江南一带水乡。高树两本耸立湖畔,树下置一茅棚,有小径穿越敞棚可达湖边,湖沿蒲草萋萋,随风摇拂,对江平沙曲岸,远岫遥岑,更远处一峦秀起,山色入湖,扁舟一叶,水波涟漪之中,生动地描绘出“放歌荡漾芦花风”的情意。笔法圆润,意境幽深。画风师法巨然而又有变化。此图是吴镇63岁时的作品, 已形

芦花寒雁图 吴 镇 立轴 绢本 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83.3厘米 横27.8厘米 此图画远岫平溪、石滩丛树。溪中芦苇丛生,扁舟一叶。一人坐舟中抬头眺望,两只寒雁翱翔水面。芦苇渔舟用细笔勾描,远树滩头随意点染,笔法灵活,水墨湿润,意境幽深。画法与《渔父图》差不多,依然是用柔润的线条勾写,再加以披麻皴,罩一层淡水墨。淡水墨略分浓淡,以区分山石的凹凸向背。吴镇最为其明显特征是运用愈
秋江渔隐图 吴 镇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 189.1厘米 横88.5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起手处画清石水草于水中,后有一渔父坐船垂钓,当中一洲,上植二树,对岸是连绵山丘,远处高峰。图中用略浓而有变化的墨勾山石轮廓,略淡的线条作披麻状皴之,复加湿墨衬染,湿墨略分浓淡,罩在线条上面,使线半隐半显,使面透明而光亮。最后再以焦墨浓墨点苔。远山用淡墨没骨抹出。两棵树,以浓淡来区分
洞庭渔隐图 吴 镇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146.4厘米 横58.6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松树坡石,平溪远岫,渔翁垂钓。图中山峦先勾出轮廓,后用干笔皴擦,浓墨点苔。松针用细笔勾画,圆浑不板,树干画的苍劲有力。构图采取一河两岸的形式,疏密、远近相间,静中求动,是吴镇山水画的优秀之作。

竹西草堂图 张 渥 卷 纸本 墨笔 辽宁省博物馆藏 纵27.4厘米 横81.2厘米 图绘竹林葱郁,远山盘亘,江水如镜。依山傍水处有一草堂,苍松雅树环绕,环境清幽。一人独坐堂内,两臂依榻上,目视前方。画幅左上角有草堂主人杨踽题诗一首,拖尾有杨维桢撰写“竹西草堂记”及元张雨、邵衷、马琬、赵潇、钱维善、陶宗仪诸名家诗题,并有明杨循吉、黄云、项元汴,清高士奇题诗或题记。
张渥,生年不详,卒于1356年,元代画家。字叔厚,号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后为杭(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多艺,累考科举不中,遂致力于诗画,善绘人物,学李公麟白描,也有人说他学南宋梁楷。笔法细劲,形象生动。传世 作品有《九歌图》、《雪夜访戴图》等。
秋江待渡图 盛 懋 立轴 纸本 横46.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112.5厘米 此图绘杂树芦荻、远山秋江的平远风光。近景岗丘临江,高大苍翠的杂树被秋风吹拂,摇曳多姿,茂雁惊飞。岸边树荫下一长者携侍童席地而坐,远望江舟等待摆渡。远景山峦起伏连绵,江面宽阔平静,一叶小舟载客正在摇橹缓行。全图用笔疏简圆劲,精致细腻,墨色浓淡相间而富于变化。意境清幽,书风略近董源。

溪山清夏图 盛 懋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204.5厘米 横108.2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崇山复岭,白云缭绕,楼阁掩映于丛树之中。近景溪水环绕,岸边筑有水阁亭榭,为可游可居之景。图中人物或于水榭纳凉,或悠游林下。构图繁复深曲,用长披麻皴表现山石,繁皴密点。界画楼阁严整,人物工能精谨,云霭以线勾勒,复染色彩。全图画法精巧,体现出盛懋在受文人画家影响的同时所具备的职业画家的一
秋舸清啸图 盛 懋 立轴 绢本 上海博物馆藏 设色 纵167.5厘米 横102.4厘米 图绘远景山峦平缓,近岸陂陀上树木列植,枝叶茂盛。一艘篷舟缓缓驶来,舟首一位逸士正仰天长啸,身前置放酒皿瓷碗,身后古玩横陈,船尾一童子摇橹。从此逸士的形象看,可能是魏晋时“嗜酒能啸”并善鼓琴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的写照。图中树石、远岸画法学董源、 巨然,人物设色取唐人法,描线细劲。
松溪钓艇图 赵 雍 卷 纸本 墨笔 纵30厘米 横52.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近处画苍松两株,参天而立,枯疏的荆棘和阔叶的杂树穿插其间。对岸环山起伏连绵,远接天际。一渔父舟中垂钓,意境 清幽旷远。图中笔墨清润厚重,得家传韵致,为赵雍山水画杰作。图左上自识“至正廿年二月既望仲穆画”,时年72岁。 赵雍(1 289—约1 3 6 0),元代书画家。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

赵雍(1 289—约1 3 6 0),元代书画家。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頫次子。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书画继承家学,赵孟顺尝为幻住庵写金刚经未半,雍足成之,其联续处人莫能辨。擅山水,尤精人物鞍马,亦作界画。书善正、行、草,亦长篆书。精鉴赏。传世作品有《兰竹图》、《溪山渔隐》等(图为局部)。
狩猎人物图 赵 雍 卷 绢本 设色 纵39厘米 横尺寸不详 (美)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此图以高丽(朝鲜)国诞生之神话为画题。传说河伯之女生卵得子,名朱蒙,猿臂善射,随王出猎,箭无虚发,为王所嫉而欲杀之。蒙乘马遁去,水族助其渡河。此长卷分为三部。中部为盆地,王者与随从多着白袍,马络红缨,依苍松翠石,或骑或立。造型威武雄壮,色彩明艳动人。右部为幽静的山路,仆役抬朱蒙所射猎物。左部绘朱蒙
狩猎人物图局部
狩猎人物图局部
狩猎人物图局部
幽篁秀石图 顾 安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84厘米 横10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湖石危立,玲珑剔透;石后丛篁林立,竹竿瘦劲,竹叶上仰,绰约多姿;更有稚笋数双,穿插丛竹间,一派春意盎然之景色。湖石带勾带染,造型隽美,富有立体感和装饰味。笔法道劲,浓淡相宜,为顾氏墨竹画之代表作。自识“东淮顾安定之”。
林下鸣琴图 朱德润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20.8厘米 横58厘米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天旷气清,树叶尽落,群雁低徊。三位高士坐长松下,一人抚琴,二人谈论正浓,松风琴韵,表现了文人的逸兴。坡石 的形状与皴法以及蟹爪般的枯枝,显然从郭熙的画法中来。此图虽借鉴宋人,用笔却简括了许多,且画面的格调已属元人。

秀野轩图 朱德润 长卷 纸本 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28.3厘米 横210厘米 图绘秀野轩之景色。远山映带, 山峦起伏连绵,气势高旷;山溪之滨,滩渚疏林,有屋字一座,室内主客二人对坐,是为秀野轩。用笔疏秀,墨色苍润清逸,设色淡雅,为朱德润传世名作。图后自题秀野轩长跋,末署款“至正二十四年四月十日,睢阳山人时年七十有一,朱德润画并记”(下图为局部)。
局部
浑沦图 朱德润 卷 纸本 墨笔 上海博物馆藏 纵29.7厘米 横86.2厘米 此图坡石突凸,石间屹立一棵古松,盘曲多姿,藤蔓牵 缠松干,飘曳向空。右画一圆圈,其意玄奥不可知。所作松 石笔致婉和精巧, 墨韵温润。图前有明陈廷荣题行首,后有 明文徵明、张凤翼、叶初春、文震孟、徐沂、陈继儒,清叶国 华、瞿中溶等题识或赞语。
松溪钓艇图 朱德润 卷纸本 墨笔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纵31.5厘米 横52.6厘米 图绘坡石间一株古松傍岸,老干盘屈势若虬龙。松旁杂树、小草相衬。松前湖面空旷浩渺,远山一抹,遥接天际。一叶轻舟载三人缓行于湖中,打破了画面的沉寂。图中松树用笔尖劲爽利,坡石皴法婉和温润,浓淡有致。人物用白描法,笔简神完。画风学李成和郭熙又有己意。图中自题诗日:“丑石坐蹲山下虎,长松倒卧水中龙,试君眼力知多
松荫聚饮图 唐 棣 立轴 绢本 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纵141.4厘米 横97.1厘米 此图近景画河畔数棵长松高耸,树后露出数间茅屋。松荫下四位长者席地而坐,正举杯畅饮。旁有两人手捧壶盘侍候,一人抱矮案前来。对岸中景是古树茅舍。远景群山蜿蜒。图中描绘对饮者解衣盘礴,不拘礼仪,生动地表现出村民野老酒酣兴豪的生活乐趣。作者曾随赵孟顺学画,此图岗峦坡石笔墨圆润婉和,存有赵氏遗法。长松勾勒苍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
中国历代传世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