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洗尽铅华的江南古镇——南浔镇


南浔镇,隶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也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


南浔曾由南林和浔溪两村组合而成,具有七千余年悠久历史,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南浔古镇景区",拥有中国魅力名镇 、国家卫生镇 、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等诸多荣誉称号。
南浔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势较低,平均海拔在5米以下。境内河流纵横。地形平坦,仅有数座海拔百米以下的小山。
南浔镇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在15.5~C~16~C之间,1月气温最低,平均2.8~C~3.8℃;7月最高,平均28~C~28.3~C。年平均雨日142~155天,平均降水量在1050-1850毫米左右,平均湿度为78%左右, 无霜期224-246天。年日照为45%,气候温和。
南浔镇历代名人较多,在全国有影响的浔藉专家、学者80多人,其中"两院"院士9人。 南浔镇建于南宋淳佑季年(1252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昌盛,教育发达,名人辈出。据宋,明,清三朝统计,南浔籍进士41人,南浔镇京官56人,明清两代任全国各地州县官57人。南宋至民国,在全国有影响的浔籍学者有80多人,故南浔有"诗书之绑"、"镇志之绑"之美称。

南浔境内古迹较多,著名的有:镇嘉业堂藏书楼,系刘镛孙刘承干于1920年所建,该楼规模宏大,藏书丰富,原书楼与园林合为一体,以收藏古籍闻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之一。藏书楼掩映在园中,楼外有园,园中有池。顺着荷叶形的莲池前往,可见太湖石堆垒的假山,形如十二生肖。池的左右有"浣碧"、"障红"两亭,与池中孤岛上的"明瑟"亭构成鼎立之势。西南有一块三米多高的"啸石",系南浔三大奇石之一。
百间楼,一条弯弯的河道两边全是带有廊檐的民居,这儿曾是明朝被罢黜的礼部尚书董份回乡后给女眷们居住的地方,当初建成时约有100间楼房,故称"百间楼"。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晚清光禄大夫刘镛的私家花园及家庙,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小莲庄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于1924年建成,前后费时四十年,因慕元宋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而名为"小莲庄"。小莲庄占地面积17399平方米,其中荷花池5267平方米,建筑面积3809平方米。主要分外园和内园。外园以十亩荷池为中心。内园的主体是一座用太湖石堆砌的假山群。 2001年6月25日南浔小莲

张静江故居,位于南浔镇东大街108号。系其父张宝善于清光绪24 年(1898年)年而建,南浔"四象"之一。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整座建筑为典型的江南豪门大宅风格,荷花池。厅堂门楣上面的雕花为门雕,全部用方砖雕刻,其"有容乃大"四字系周梦坡所书。2001年张氏建筑群被列入中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石铭故居,位于湖州市南浔镇西街,又称懿德堂,面临南市河(浔溪),坐西朝东,建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是清末民初张钧衡(字石铭)的私家住宅。房屋高敞宏伟,有大厅三进和西式楼房等50多间,占地面积3936.8平方米。以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建筑风格中西合璧而著称。1989年3月,张家懿德堂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第五
广惠宫,是南浔镇知名的道观,俗称张王庙,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广惠宫也曾称三清殿。本为祠山神庙。据镇志载,广惠宫"宋时止一殿,奉祠山神像","为道流香火之所"。尽管数百年来其构建布局几经"调整",但主体仍是祠山大帝行宫。广惠宫于2003年上半年重建,是南浔古镇一处道教建筑遗存。

刘氏梯号,又称红房子崇德堂,(又称刘氏梯号,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的三子刘安(字渊叔,号梯青)的居处。刘梯青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从钱氏购地筑宅,于同年冬破土,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竣工。崇德堂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厢为主体;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
南浔史馆,南浔史馆原为南浔商会旧址,始建于1926年,为三进中西 合壁建筑风格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前进为五开间门厅、二进为会议大厅。三进为中式木结构二层楼房、木质廊柱花窗。镇史馆全景馆综合概括了建镇以来747年中南浔的历史变迁。
求恕里,是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刘承干于1930年所建别墅。刘承干在上海储书之所名"求恕斋",南浔别墅称"求恕里"。 1920年刘承干建嘉业堂藏书楼。求恕里属于典型中西合璧的建筑,整个结构是以门房、甬道、西洋门楼、卷门、庭院和独立的楼厅相结合的。

南浔文园,南浔文园与小莲庄、嘉业堂藏书楼毗邻。文园总占面积34364.7平方米,展厅面积2011.9平方米。内建有"三馆一廊",园中还置有再现近代江南水乡的传统农业和民俗风貌的农家乐园,小小天安门等多个景点。文园老人休闲、儿童游乐、购物旅游的新景点和教育的新基地。
南浔颖园,是南浔俗称"八牛"之一清朝陈熊的住宅花园,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南浔古镇便民街的皇御河畔,占地11.07亩,始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于光绪六年(公元1875年)落成,系南浔镇文物保护单位。解放后,颖园几经修缮,主要建筑保存完好。
广惠桥,广惠桥位于镇丝业会馆附近,横跨南市河,相传元末张士诚起义后到此占广惠宫为行宫,桥在广惠宫前,故得名,因张士诚为无末农民起义领袖,此桥又称张王庙桥。广惠桥为单孔石拱。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桥长18米,宽3.3,拱矢高1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卷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1989年3月,被列为湖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辑里湖丝馆,南浔辑里湖丝馆是进中西合璧式建筑,占地950平方米。历 史上为南浔商会,由南浔商会会长梅屐中等人于1926年发起建造,解放后一直是南浔镇政府所在地,1998年10月镇政府搬迁,作为南浔史馆。2010年上半年改建为南浔辑里湖丝馆。该馆共分五个展厅,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实景,配以多媒体声光影像技术,全面展示了南浔与世博的历史渊源和南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