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有机蔬菜供应暗藏玄机,消费者合法权益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畅想未来,“立言”为证。

生活在21世纪,这是个不再被饥饿困扰的时代,诺贝尔经济学奖阿玛蒂亚·森穷其一生研究的“饥饿”课题,在我们今天看来已经是遥远的历史。

今天的世界的特征不再是对于粮食缺乏充满恐慌,日常饮食朝不保夕,而是对于美食的享受替代了对于糊口的追求,对于食品健康的要求替代了对于吃饱饭的担忧。

在饮食方面,当今世界的食材几乎是历史上最丰富了。例如我们本文的主角,有机蔬菜就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成为很多经济上富足的家庭的选择。

当我们在超市买菜时,常常会看到三种不同认证标识的蔬菜类别: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这三种标识代表着蔬菜的不同环保要求。绿色食品比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要高,而有机食品的标准更高,不仅全程不得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等,连种子、土壤、水质、大气等都有严苛的要求。

无公害食品:指的是无污染、无毒害、安全优质的食品,在国外称无污染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

有机食品:也叫生态或生物食品等。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

有机蔬菜号称是无农药,无化肥,无转基因,无激素的绿色健康食品,遵循了生态学原理与自然规律的成长发展准则,所以尤为收到人们所钟爱。

在人们心中,有机意味着环保、绿色、安全,是生活在犹如钢铁外壳一样的城市中的忙碌的上班族们,对于田园生活的美好向往。但是,有机蔬菜真的是有机的吗?

根据最近的调查,显然不是。(失望脸)

有央视记者跟踪报道得知,有很多企业,将普通的蔬菜混入有机蔬菜之中。

但是,据了解,国家对于有机产品的销售方式有明确规定:应在销售场所设立有机产品销售专区或陈列专柜,并与非有机产品销售区、柜分开。

虽然手段并不值得提倡和光明,但这样一来商家便可从中获取暴利,毕竟转基因蔬菜是普通蔬菜价格的5-10倍。

不仅如此,很多正在市场上销售的有机蔬菜,但在其标注的有机大棚中甚至没有种植这一蔬菜。

记者购买了某品牌的胡萝卜、芹菜、西红柿等几个品种的有机蔬菜,然后分别输入其有机码进行查询。按照查询到的信息,记者找到了这几种菜的生产基地。

据悉,该生产基地目前种植蔬菜的温棚有8个。但记者并没有看到在超市里售卖的有机胡萝卜、西红柿和芹菜。

由此可想,这种蔬菜到底是从何而来?令人不寒而栗。或许“有机蔬菜”不仅不有机,包含其他有害物质也说不定。

对市场上这一现象,现在国家并没有明确出台有效的政策来制止这一行为。但小编认为,我国将会在三年内出台关于维护有机蔬菜消费者权益的政策。

原因有三。

首先,现在的市场现状比较混乱,亟需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纠正市场机制的盲目性。

根据亚当·斯密老先生给我们画的重点,市场机制因为趋向于盈利,所以才会有企业经常鱼目混珠,对于食品的要求表面化,这就需要政府的力量来纠正这种盲目性,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者们原本多花普通蔬菜五六倍的价格进行消费,就是想买心安,但现在,不仅难买心安,还有可能会买到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蔬菜,这让人们怎么对食品市场放心?

其次,这种现象一再发生,就是由于在政策上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力,属于政策上的漏洞与疏忽,因此从政策上来进行弥补,自然是最好的方式。

最后,民以食为天是我们的传统古训,更是每个人摸摸肚子就能明白的道理,这关系到百姓对于生活的满意感。

设想一下你吃下去的东西都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怎么生产出来的,添加了多少东西,你还会对食品市场信任吗?这正是我们政府努力的方向,纠正市场行为的不正义和盲目趋利,还消费者公道。

因此小编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做个预测吧,三年之内政府一定会出台针对有机蔬菜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相信在政府的有效监管,百姓们的监督,媒体的曝光力量之下,有机蔬菜的市场一定会越来越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