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科技股频频下跌意味着什么?

对于科技股的投资,很多股民们都是在纠结与非纠结中徘徊,其实这无非是对股市的不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资股票做收益,但却忽略很多股票的相关知识,所以不知道从何下手,那对于科技股近期的下跌状况来看,小编今天来给大家说说科技股频频下跌意味着什么?

 腾讯控股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的财务报告,该季度,腾讯总收入736.75亿元,同比增长30%,低于市场的预期;净利润178.6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科技媒体36氪认为“在游戏收入环比增长减弱的情况下,腾讯发布了一份远不如预期的财报。”的确,腾讯股价正屡创新低,受财报发布影响,腾讯盘后股价跌幅扩大到3.61%,每股股价为336港元,总市值为3.2万亿港元,创下了2017年10月以来的新低点。而相比今年1月股价最高点,市值蒸发超1.3万亿港元。

腾讯市值下降是有原因的。著名投资人李国飞在《全面反思腾讯的战略》一文中认为,当下,互联网已从传统的流量1.0时代进化到了由算法驱动的流量2.0新时代,作为中国互联网圈一直以来的头部流量入口,在流量1.0时代,借助流量入口的优势,企业取得了很好的竞争优势。而进入流量2.0新时代,由于涉及复杂的数据分析以及分发,即使能够通过入口流量进行导流,给企业的业务帮助也有限,而且会随着时间逐步递减。而恰恰在数据和算法方面,腾讯相比阿里和字节跳动等公司仍然有差距。因此,随着业务增长进入瓶颈期,腾讯股价下跌是情理之中。

事实上,不仅腾讯进入业务瓶颈期股价下跌,受中美贸易不确定性及二季度财报影响,全球科技股近期整体呈下跌趋势,进入盘整期。Facebook、Netflix、Intel、Google、百度、阿里巴巴等美股上市公司股票也出现了下滑。

虽然同样是下跌,但是原因不尽相同。以腾讯、Netflix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的股价下跌由于传统流量1.0向2.0进化带来的业务阵痛,难以维持持续高速成长;而Facebook、Google等公司则是由于舆论危机导致投资人信心降低。而如百度等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则更多是受到外部股市行情影响,价值被市场低估。

前段时间,包括Investor Place在内的众多外媒都发文表示,认为百度二季度财报数据十分亮眼,有AI技术的加持,百度的技术前景与商业前景都非常乐观。但最终财报利好并未在股价中得以体现。但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车、家等AI新场景不断拓展,AI将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对于拥有AI核心技术的百度来说,价值回归只是时间问题。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认为,“有些互联网企业传播低俗信息,封闭垄断、通过技术拉开人与人的差距,而百度要做的是开放,保持移动互联网的互联互通。百度也许不被理解,也会犯错,但坚持初心,一定会被认可”。

 目前,百度的两大核心业务均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DuerOS正进入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车载、移动通讯等多个场景,在过去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搭载DuerOS的智能设备激活量翻了一番,已经突破一亿。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报告,2023年全球将有90%的智能手机拥有智能语音助手,在2018年,中国公司百度已占有17%的市场份额,仅次于谷歌和苹果。百度还推出了全球首款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并发往全国各地及海外展开商业化运营。Apollo与宝马、戴姆勒、福特、现代、捷豹路虎、拜腾、伟创力、法雷奥、重庆小康、长城汽车、雷沃重工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开放生态虹吸效应显现。86 Research最新发布的研报中,首次对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平台进行了单独估值,并给出了105亿美元的估值。

归根结底,投资应该以企业核心价值为重要参考系,找准股价下跌背后的真正原因。随着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以及科技股盘整期结束,科技股将走出谷底迎来峰值。相比而言,以“流量入口”为核心优势的腾讯未来仍需要克服诸多的业务发展瓶颈,而依靠核心AI技术的百度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没有天花板,业务发展正在渐入佳境,投资价值将继续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