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90后小夫妻卖馒头,月入2万多,成网红纷纷来拜师学艺


馒头是北方人最主流的食物之一,但要说起做馒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遭了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家家户户自己动手蒸馒头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更多的年轻小夫妻都会选择在专门卖馒头的门市购买。山东郯城县的90后年轻夫妻汪伟、张尹夫妇从中看到商机,开了一家“菏泽呛面高桩馒头”店,从小小馒头上实现了创业,月入2万多元。


在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前寨村“菏泽呛面高桩馒头”店,来自山东临沂市郯城县的90后年轻夫妻汪伟、张尹夫妇每天忙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
2017年春节后,92年出生的青年汪伟和95年出生的张尹夫妇萌生了自己干点事的年头。于是他们夫妇俩来到茌平县贾寨镇做起了菏泽呛面高桩馒头生意。由于他们经营有道、服务态度好,制作的馒头味道好、花样多吸引了许多顾客前来选购。
他们每天从早晨的4点起床一直忙到晚上9点以后,虽然辛苦但是也很快乐,两个小夫妻累并快乐着。每天大约蒸面粉16袋左右。蒸馒头大约5000多个,馒头的价格每个在0.4元到1.0元不等,制作的馒头有高桩馒头、圆馒头、花卷、发糕、玉米锅贴、巧克力馒头、黑米馒头等多个品种。
适合各种消费群体,吸引了大量客户前来每天排队购买,有的客户将制作的馒头直接带到了北京、天津、济南等地。据店主汪伟粗略估算每月夫妻二人收入超过2万元。实现了90后夫妻异地成功创业。
经媒体的报道,汪伟、张尹夫妇成了90后励志、创业的青年网红和典范,来自东北、山西、河北、重庆以及山东本地的10多名青年前来参观、拜师学艺。其中一名德州的学徒学成手艺回去自开馒头店干的更是红红火火。
图为汪伟将蒸熟的高桩馒头、花卷下锅打膳。
图为在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前寨村村民们纷纷购买高桩馒头、花卷、玉米锅贴、巧克力馒头。
图为90后青年汪伟在把制作好的玉米锅贴上笼屉准备蒸熟。
在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前村,90后青年汪伟、张尹人在整理蒸熟的馒头。
在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前村,汪伟、张尹夫妇将做的馒头放上笼屉准备蒸熟。 编后:有句俗话叫“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只要踏实勤快,善于发现问题,改善问题,相信都会像他们这对小夫妻一样实现成功创业。 欢迎关注【乡拍乡土】用镜头记录老百姓的生活,用文字讲述老百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