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一个初中肄业生,何以明目张胆行骗

光明网评论员:最近几天,一个名叫“史润龙”的人火了。这个“毕业于哈佛大学”、“青年企业家”、“山东省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处长”、被实名认证的加V微博账号为“深圳帝富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润龙”的人,被发现涉嫌行骗。史润龙与现任美国总统、现任法国总统的合照、在貌似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发言席上讲话的照片,以及一些相关文章,如《新华网评:“扶贫英雄”史润龙扶贫金句引发的社会思考》、《脱贫攻坚:深刻领会史润龙同志连带帮扶思想》都被发现是伪造的。

昨天(9月10日),山东省济南市警方于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称,“史某龙,男,2001年8月出生,山东济南人,初中肄业”,其“编造了‘山东省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处长’等各种头衔”,“找他人代写文章,PS图片虚构场景”,此人正在被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这个刚满17岁的“00后”,真是刷新了行骗的境界,尽管其行骗的套路也无甚创新。说史润龙刷新了行骗的境界,是说其以扶贫为题材行骗,既赶上了当下的节奏,又避开了当红的热点;而说其套路并无新意,是指其加诸自己身上的光环也无非是“哈佛大学”、“青年企业家”、“处长”、“董事长”等一干人们惯常予以仰慕的头衔。

这个从照片上的相貌看稚气未脱的未成年人,何以着急以这种方式亮相于成年人的社会舞台?这个初中肄业生,何以在信息如此发达的网络时代,明目张胆地往自己脑瓜顶上放上如此炫目的头衔?这个17岁的人,把自己PS在美国总统旁、法国总统边、人民大会堂的发言席前,究竟要得到什么?

看看史润龙用来行骗的元素,什么“哈佛大学”、“青年企业家”、“处长”、“董事长”,什么“美国总统”、“法国总统”,什么“扶贫英雄”、“网络大V”等等,其实都对应着广泛存在的崇拜情结。尤其是那些在以往世代里被认为是奇迹的事情,在现今却涌流不息地奔淌在人们眼前时,人们往往会在眼见为实的奇迹面前,选择忽视那些亘古以来遗传下来的常识。常识退却至角落,骗子便大行其道。

不是么,当有人相信补习班里能出神童时,就自会在脑际中形成“蒙太奇”的通路,来自解17岁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疑问;当“史上最年轻”、“最美”这“长”那“长”不绝于视听时,如此面嫩的“处长”便会通过人们自设的疑问关卡;当越来越年轻的后代们开始继承那些创造了奇迹的父辈们的财富时,谁还去较真“年仅20岁便身价过亿的企业家”、“从最初‘懵懂无知’的富二代到如今享誉中外的知名企业家”的史润龙的真假?如果不是史润龙或其背后助其行骗的人或机构昏了头,把文章的出处假冒以国家级媒体,则这个初中肄业生史润龙也许会以更大的气候出现在人们面前。

上世纪20年代,巴黎有个骗子要把埃菲尔铁塔当废铁卖了,真就有法国土豪上当被骗了一把。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丹东也有几个骗子要把鸭绿江大桥当废铁卖了,也有中国人上当受骗。所不同者,法国上当的土豪不仅不敢报警,还要获知此事的媒体不要透露其姓名;而中国的受骗者当然选择报警,大张旗鼓地要将骗子捉拿归案……这其中的问题就在于,骗子常有,而如此被骗者却不常有(文见光明网评论员文章《消费陈光标的同时,不妨帮他一把》)。骗子当然不考虑面皮的成本,而常人若不以受骗为耻,那么,像史润龙这样的骗子就还会大行其道。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