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這部除了餓就是吃的神劇,到底有什麼魔力讓人看得停不下來!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一點不錯。再大的困難,再難過的坎,只要有美食相伴,似乎也就沒有那麼可怕了。但是,美食再好,還是有各種各樣的“關卡”限制著我們不能放肆開吃。不管這些“關卡”是減肥也好,還是健康也好,總之,在探尋美食的道路上,好像總是“道阻且長”。

不過還好,有一種劇可以讓我們用眼睛“嘗”美食——那些大名鼎鼎的“美食番”。這些“美食番”不管用的是做美食還是嘗美食的方式,不變的都是讓美食成為劇中的主角,讓觀眾在看的過程當中就能體會到“雲吃”的幸福感。

在這些“美食番”中,有一部不得不提,那就是無數人的“下飯劇”——《孤獨的美食家》。

這部每集只有20分鐘左右的劇集,劇情簡單到令人髮指,基本可以概括成兩個部分——餓和吃。

餓了!

開吃!

男主五郎是個自營外貿店的店主(簡單說就是個代購),在他的工作間隙,最大的愛好就是穿梭在各個城市的小巷中尋找美食。和《美食的俘虜》《食戩之靈》《深夜食堂》《舌尖上的中國》這類以食物為媒介,講述人生百態或熱血劇情的作品不同。在《孤獨的美食家》中,劇情才是媒介,真正的主角永遠是五郎如何花式吃吃吃!

吃串

吃麵

吃盤!

工作不順,去找好吃的;受不了職場的應酬,去找好吃的;推銷不出產品,去找好吃的。總之一切的一切都要落到吃好吃的上。劇情之簡單,恐怕只有“你懂的動作片”可以比擬了吧.....

但就是這樣的劇,好評如潮到逆天!

這樣瘋狂的好評,看似逆天,但真的不無道理。因為五郎吃東西真的看起來太香了啊啊啊啊。(這裡不禁要pick一下松重豐大叔的演技)

劇中,他總是獨來獨往,穿梭於大街小巷間,基本都是通過旁白體現心理活動,而極少與人對話交流的場面(除了點菜的時候)。於是為配合心境變化,松重豐臉上永遠要秀出飽滿而多元化的表情。

今年4月,《孤獨的美食家》第七季上線了,第一集出現的炸豬排,透過鬆重豐大叔的精湛演技和炸豬排本身自帶的滿足感,給了美食愛好者一場暴擊!

這看起來就滿滿幸福感的厚厚炸豬排,真的不虧“奇蹟”兩個字。

而真正的精髓,在於動筷子的那一瞬間:

一整塊厚實飽滿的,帶點粉色的大塊豬肉,在調味料的浸染下,散發誘人的油光。一口咬下去,彷彿一切的事情都得到了治癒。怪不得連五郎叔都說,這個肉,感覺自己能永遠吃下去!

更值得一提的是,《孤獨的美食家》中出現的各種美味餐館,都是最平民化的、最親切的街邊美食:

比如路邊攤

比如外賣便當

一餐一飯,皆有高深;一飲一食,俱納煙火。美味的形式本就多種多樣,人人得享,沒有高低之分。

為什麼《孤獨的美食家》裡的食物看起來都那麼好吃?最大的原因可能也是來自五郎叔在品嚐美食時表現出的心境;不考慮健康,不考慮熱量,不擔憂會長几斤肉,不為明天而憂慮,只全情投入在當下的食物中。現代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情應酬、身材監控,賦予了食物更多的意義與文化,但也讓很多人忘記了食物本身可以帶來的滿足感。

口中的食物,代表健康,代表熱量,代表人情,卻往往不代表美味本身。這樣的吃飯還能夠被稱作“吃飯”嗎?換言之,去他的應酬文化,去他的長胖健康,偶爾,也要一次性的給味蕾一次純粹的昇華,比如,自己一個人去吃一頓火鍋如何?

小編已然把自己寫餓了,看到這的你餓了沒有啊?

現在立刻馬上,讓我們抱著品嚐美食測純粹心情,去大肆吃一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