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巴黎淘气帮》:让人捧腹大笑的恶作剧,折射二胎家庭大宝的恐惧

儿童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细嫩的器官。冷酷的开端会把他们的心灵扭曲成奇形怪状。一颗受了伤害的儿童的心会萎缩成这样,一辈子都像桃核一样坚硬,一样布满深沟。——卡森麦卡

当我们今天才为二胎生活烦恼不已的时候,才发现,人家在十年前就把它搬上了电影荧幕。

法国,巴黎。

深受父母溺爱的小尼古拉,还是个小学生。可爱,精灵,却又总是带着一丝忧郁。

在他的身边,有着一群“志向远大”的小淘气鬼,有想当大官的亚斯特、将来会继承父业的杰夫、梦想成为自行车冠军在班上却总是被罚站的克洛代尔……

小尼古拉不知道将来自己想做什么。因为,他很享受当下有父母疼爱的美好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误认为父母要再生个小弟弟,并且可能会抛弃他的时候,他的世界变得充满恐惧与焦虑。

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尼古拉跟小伙伴们组成了一个名为“所向无敌”的秘密团伙,想出了一堆天马行空的“妙计”,结果上演一出有一出的恶作剧,让人捧腹大笑!

这部《巴黎淘气帮》在2009年上映(国内是2013年),成为了当年法国最卖座的电影。至今,豆瓣评分8.6分,好过96%的喜剧片及90%的儿童片。

《尼古拉》是法国最著名的儿童文学形象之一,另一个是《小王子》。可以说,身穿西装小短裤,打着领带,穿着红背心的尼古拉,是法国人童年记忆里,永不会忘却的美好形象。

在《巴黎淘气帮》里,我们看到了二胎家庭里,大宝的担忧与恐惧,他们往往会产生诸如“爸妈不爱我了”、“他们要抛弃我”等负面情绪。电影没有狗血的剧情,有的是孩子们一连串充满善意、让人开怀大笑的恶作剧。但它告诉我们,孩子最担心的,是失去父母的爱。

01 恐惧根源:孩子的错误认知,会让他以错误的方式对待世界

尼古拉对弟弟到来的恐惧,来自于于好朋友乔拉仕。

乔拉仕刚有了个弟弟,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烦恼。当老师跟他说恭喜的时候,他垂头丧气,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他抱怨说:“他一直在哭!如果我在家里吵闹,父母会叫我闭嘴,他却可以!”

接着,朋友七嘴八舌的“恐吓”他:

“你的玩具要放高一点。”

“你的房间会让给你弟弟,而你,睡车房。”

“你完蛋了!他处处碍着你,你却不能说什么!”

“一旦我们跟弟弟起了冲突,父母就会说我们是嫉妒,会惩罚我们!”

所有这些负面的情绪,站在一边的尼古拉全盘接收了。他抿着嘴唇,略带担忧跟同情地望着好朋友乔拉仕。显然,他也相信了,有个弟弟,就是个大麻烦!

在《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中,阿德勒讲到:“人格的统一性,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发展的,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客观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包括孩子,是根据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模式。通俗来讲,就是你相信,你所相信的。

所以,当尼古拉在脑海里刻下了“弟弟是个麻烦”这个认知后,当自己面临这样的情景时,表现出来的就是感觉到麻烦与恐惧。

而同样的认知错位,在电影里接连上演。

乔拉仕说,弟弟到来前的那段时间,爸爸很“古怪”,他会变得对妈妈很好,会毫无怨言地去倒垃圾。到某一天,尼古拉看到自己爸爸也做出了同样的举动,他就一脸的惊恐,并自然而然地认定,自己“马上就会有个弟弟了!”

当乔拉仕因为出水痘没有上学,小伙伴们却脑洞大开地说:“他父母把他清理掉了,像小拇指一样被扔在森林里了。”尼古拉信以为真。当父母提出带他去小树林散步的时候,他害怕极了,担心父母真的要抛弃他了。到了深林,他害怕得不敢下车,趁父母下车后,赶紧把车门关上并且上锁,把自己保护起来。

看到这里,真的让人捧腹大笑,又让人不禁心疼尼古拉。

原来,小孩子的心灵,真的这么脆弱。就像阿德勒说的:“影响儿童成长的决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儿童对外在环境的评价。”

在我们外人看来,尼古拉这样的举动,固然是无知的、天真的。但站在尼古拉的角度,这就是他当时最真实的心理。

现实生活中,二胎家庭里大宝的担忧与恐惧,不也正是跟尼古拉一样吗?他们认为,弟弟或者妹妹的到来,就会抢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而自己要处处忍让。试问,有哪个孩子愿意自己原本美好的生活被破坏呢?

庆幸的是,在电影的最后,乔拉仕告诉小伙伴们,其实有个弟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相反,他还在自己带来了很多乐趣。这才解开了尼古拉的心结。

这不也正告诉我们想要二胎的爸爸妈妈,与其担心孩子不会接受弟弟妹妹,不如提前沟通,给他传递一个正向的信息。

02 摆脱恐惧:从讨好、逃避到使用暴力,是孩子在追求一种优越感

为了对抗“弟弟”这个烦恼,为了不被父母抛弃,尼古拉施展了浑身解数。

首先是学会了讨好父母。

年纪小小的尼古拉,懂得买花哄妈妈开心;他愿意穿少那套自己不喜欢的、觉得穿起来像个傻子一样的西装,陪妈妈去参加朋友聚会;他甚至趁着父母外出,跟小伙伴一起在家里大搞卫生。所有这些,无非就是希望能得到父母的赞赏。

当这一切都搞砸了之后,尼古拉开始逃避。他认为父母不会留他了,所以他要离家出走。

尼古拉离家出走时的那段独白,很有意思:

“我想去远方,很远的远方。比如中国或者阿尔卡雄海湾,爸妈一定会非常后悔,一定会很想我。但终有一天,我会回来,那时候我会是一名海军上校,赚了很多钱,我会用我的钱带他们去看电影,到时候人们就会说:‘有钱的尼古拉,他带父母去看电影,都是他付的钱。尽管他们当初对他很刻薄’。”

看到这一段时,感觉简直太真实了!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的自己吗?面对父母的“刻薄”,我们总是想象着自己以后会有多么的优秀与成功,让父母会以你为荣。其实,这是人的一种心理补偿机制。

阿德勒说过:“所有儿童都会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并试图改善自己的环境来消除自卑感。个人处境的改善会减弱自卑感。心理学上把这一现象称为心理补偿。”同时,他还指出:“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有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要追求优越的冲动。”

显然,无论是通过送花、搞卫生等方式讨好父母,抑或是幻想日后自己成功,甚至是到最后想找歹徒绑架自己即将到来的弟弟,方式各异,但无不折射除当时尼古拉面对弟弟到来时产生的恐惧。他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要满足自己对优越感的追求。而对于一个小孩而言,最大的优越感,无非就是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

如果你觉得这是电影里才有的桥段,那你就错了。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落地,大宝一言不合就离家不走的新闻,时有报道。大宝也确实会对二宝使用暴力,比如用力捏他。2015年,一封《父母给大宝写的保证书》在网上热传,保证书上是要求爸妈向女儿保证:我保证永远第一喜欢我家大宝。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批评孩子不懂事,显然是无补于事的。只会让孩子的内心更加坚信“爸爸妈妈不爱他了。”

电影给了我们答案。尼古拉的父亲,为了哄他开心,不停地给他做鬼脸。尼古拉感受到父母的爱,终于开心的笑了起来。是的,只有父母的爱,才能真正解开尼古拉的心结。

03 二胎家庭里,父母应该怎样对待大宝?

在父母心理,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但在二胎家庭里,父母偏心护着小的,也是普遍存在的。那个原本活中父母100%疼爱中的大宝,一下子被新来的二宝夺取了一半以上的爱时,他焦虑、恐惧,进而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

显然,错的不是大宝,而是我们做父母的做得不好。

① 父母不要总护着小的,而是要更关注大的

“你是哥哥,你要让着弟弟噢。”

“弟弟还小不懂事,你是哥哥,要迁就他。”

“只剩下一颗糖了,你让给弟弟吃。”

以上这些话,就是二胎家庭里,父母的口头禅!如果你是大宝,你会伤心吗?大宝虽然是大孩子了,但终究他还是个孩子。他也渴望得到父母的爱。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二胎家庭两个孩子发生矛盾怎么办?不要把精力放在护着小的上面,而是放在大的上面。”

可是在二胎家庭里,两个孩子一有矛盾,父母总是护着小的,要求大宝去迁就他。久而久之,大宝认为爸爸妈妈不爱他了,他能不恨这个新来的二宝吗?

所以,如果你要了二胎,照顾二宝固然重要,但千万别忽略了对大宝的照顾与关爱。

② 让大宝成为榜样,而不是让他提早承担责任

在电影的最后,本来不喜欢弟弟的乔拉仕,终于改变了心态。他说:“我会教他踢球、骑车。爸爸妈妈以后会经常拿我做榜样,他们经常会说:‘乔拉仕像你那么大的时候,已经会了。’他会非常崇拜我。”

你看,原本对弟弟十分抗拒的乔拉仕,完全接纳了弟弟的到来。因为弟弟到来,不仅没有使得他的爱被夺走了,相反,父母更愿意夸奖他了。在弟弟面前,他感受到更多的优越感了,所以他改变的态度。

所以,二胎家庭里,我们要让大宝成为榜样,让他知道,在父母心里,他也是棒棒哒。

与之相反,最糟糕的做法,恐怕就是不断地跟大宝说:“他是弟弟,你要照顾好他。”拜托,大宝也还是个孩子,他也想被人照顾,而不是少了关爱的同时,还要去照顾别人。

③ 做好正向沟通,并让大宝多参与二宝到来前的准备工作

爸爸妈妈可以多跟大宝聊天,不要让大宝像小尼古拉一样,产生错误的认知。通过正向的沟通,给大宝传递一种信息:“你很快就会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了,他是你的亲人,是你最好的玩伴,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

再者,可以让大宝帮忙一起为二宝的到来做准备,比如一起去逛街给二宝买衣服、挑选婴儿床。甚至还可以问大宝:“你那么棒,能不能给二宝讲讲故事呀?”

如果父母这样做,大宝不仅不会觉得自己因为二宝的到来要被抛弃,相反,他会在迎接二宝的到来时,就做好了成为二宝最好的玩伴的准备了。

就像电影的最后,尼古拉对待妹妹的态度,带来了一家人的欢笑。这难道不是二胎家庭里,最理想的状态吗?孩子的要求有时会很简单,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他就感受到你的爱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