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身世最离奇的金币,美国中情局追踪了70年!

双鹰金币简介:

1900年代,是欧美各国普遍实行金本位的时期,“双鹰金币”是1907年应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要求,由美国著名雕刻家奥古斯托·圣·高登斯设计的。从1907年开始,位于费城的美国铸币厂每年都要铸造一批这种“双鹰金币”,一直持续到1933年。

1933版双鹰金币被公认为美国最稀有、最美丽的硬币之一,面值20美元,为美国政府打造的最后一批金币。“双鹰金币”直径34毫米,重33.436克。金币正面是呈现古希腊风格的自由女神,右手拿火炬,左手拿橄榄枝,背景是太阳放射的光芒,边缘有代表美国 48个州的48颗星。背面是展翅飞翔的雄鹰,它象征美国。自由女神下端右侧镌有“1933”铸造年份。美国人一般将10元的金币称作鹰,而将20元的金币称作双鹰。

1933年版双鹰金币被销毁的原因:

到了1933年,已经持续4年之久的大衰退不断侵蚀着美国的国力,也终于摧毁了一度被视作永恒的金本位。3月4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宣誓就职,摆在他面前的是全国范围内的衰退与恐慌,银行挤兑的狂潮导致美联储黄金储备陷入危机。3月5日,就任刚满24小时的罗斯福便签署了“6102号总统令”,要求每个美国公民(特殊职业如牙医、金制品艺术家、珠宝制造商、钱币收藏家除外)只能保留价值100美元的黄金货币(相当于160克黄金),其余必须在5月1日前兑换成纸质货币,违者将被处以重罚。行政命令同时规定,停止铸造金币,禁止银行使用黄金作为支付手段。

在该项命令下达时,已有近445500枚1933年20元“双鹰金币”铸造出来,重达15吨,这些金币被装到1780个帆布袋子里,锁在费城铸币厂的三个地下保险库中。有一些金币在送往宾夕法尼亚造币厂前逃脱了被熔化的厄运。

拍卖创造了历史:

2002年2月,该枚金币以成交价660万美元,被一个匿名买家买走。加上15%的佣金,最后支付金额为759万美元,将之前世界上最贵的硬币纪录价值提升了2倍。

这名买家是美国人,但他没有将双鹰金币带回家,而是将这枚金币借给了美国钱币收藏协会。从此这枚双鹰金币就一直展示在美联储纽约分行大厅内。

离奇的身世:

1934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黄金储备法案》,赋予总统将黄金储备国有化并改变美元黄金比价的权力。罗斯福总统命令将全国收缴上来的金币全部毁掉,熔化为金条。这项工程过于浩大,美国铸币厂陷入了手忙脚乱中。直至1937年初,才轮到这批“双鹰金币”进入熔炉,销毁“双鹰金币”共用了2.5年的时间。其中有两枚被官方保存下来,陈列在美联储纽约总部的一个展台里。

事实上,这批金币并没有全部被销毁,有一些流落到了钱币收藏市场上。原来,当时铸币厂一个负责销毁工作的“内贼”私自留下了10枚金币,但这件偷窃案直到1944年才被发觉。当时有一名记者偶然发现一家拍卖行将拍卖一枚“双鹰金币”,可他从不知道有这年份的金币存在,于是他去政府部门询问。他的询问引发了美国特工局的调查,特工员顺藤摸瓜,终于很快抓到了这个偷金币的“内贼”。但是由于此时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故政府无法对这名盗贼定罪,但认为这10枚被偷的金币是美国政府的财产,必须追查归案。在这以后的8年中,特工局陆陆续续找到了9枚金币的藏主,他们所收藏的金币或被没收,或由他们主动上缴给政府。

那么,剩下的那一枚金币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枚“漏网”的双鹰金币流落到了埃及。当时的埃及国王法鲁克喜欢收藏,法鲁克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末代君王,他在钱币方面的收藏世界闻名。法鲁克个性放荡不羁,曾留下不少风流野史。他熟谙埃及多位“名贼”的偷盗技术,据传他经常在各国政要的聚会上展示绝活,甚至偷过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怀表。

不过这枚双鹰金币并非偷盗得来,而是法鲁克通过另一位美国珠宝商作中介,花费1575美元从斯威特手中购得。就在1944年美国特工局发现“双鹰金币”被偷的前几天,法鲁克买下了金币,并向美国财政部办理了申请出口这枚金币的许可证,财政部的官员当时没有留意到这种金币根本没有发行过,毫不犹豫地批准了他的出口许可证。

这枚金币就合法地出口到了埃及,成为埃及国王的收藏品。后来美国政府发现了这一情况,曾试图要回这枚金币,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外交上的种种原因,收回金币的努力一直没有成功。

直到1954年,埃及法鲁克王朝被推翻,新成立的埃及共和国政府委托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了前国王的所有收藏品。拍卖在开罗共举行了9天,此时人们才知道这位国王的钱币收藏有多么丰富,仅珍贵金币就有8500枚之多!这其中就有一枚1933年20元双鹰金币。美国政府听说后马上要求埃及政府停止拍卖这枚金币,并立即将其交还给美国。埃及政府虽然将这枚金币撤出了拍卖,但并没有交还美国,从此之后,它便神秘地失踪了。

直到1996年2月,一位名叫史蒂芬·芬顿的英国著名钱币商住进了纽约华尔道夫大饭店,他身上就带有这枚失踪的“双鹰金币”。他声称是从一位跟埃及军队关系良好的珠宝商手中购得了这个金币,买时花了21万美元。他这次到纽约是商定将这枚金币高价通过一位美国钱币收藏家出手。美国收藏家告诉他,已经有另一位神秘大亨表示愿意买下金币。两人商量好来到一家豪华酒店的秘密房间,等待与那位神秘买家会面。史蒂芬·芬顿万万没有想到,这位美国收藏家因为以前与他的矛盾,而把此事报告给了美国政府,于是,美国特工局的侦探伪装成买家将与史蒂芬·芬顿来洽谈交易。

“我觉得当时的情况有些神秘。” 史蒂芬·芬顿后来回忆道:“我对自己开玩笑说,会不会有秘密警察端着枪冲进来,像电影中演的那样——结果他们果然冲了进来,简直比电影还刺激。”史蒂芬·芬顿当场被捕,并被指控“企图占有并出售美国国家资产”。在律师的帮助下,这个指控很快被撤销,但金币却被没收。

事情并非那么简单的了结。史蒂芬·芬顿起诉了美国联邦政府。这场官司打了整整五年。终于在2001年,史蒂芬·芬顿和美国政府达成庭外和解,并签署了以下协议:美国政府是这枚金币的合法拥有者,美国政府承诺该金币将不再被销毁,而视其为合法的货币,这枚金币将被拍卖,所得款项在史蒂芬·芬顿和铸币厂两者间平分,其最终的售价必须外加上20美元(该枚金币的面值)。

于是,这枚金币在七十年之后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流通货币。从此,这枚合法铸造、非法拥有、不应存世而又存在的双鹰金币,终于被允许可以合法地拥有和收藏了。这枚金币也是美国铸币厂210年的历史上第一枚不经联邦储蓄银行或铸币厂理财部渠道发行的钱币。

协议达成时,正值2001年,这枚金币被保存在纽约世贸大楼一个属于财政部的保险箱里。在拍卖之前,金币被取出存放到戒备森严的诺克斯堡军事基地,紧接着发生了“9·11”事件,曾经保存金币的保险箱消失在废墟中。倘若不是为了拍卖而被转出,这枚金币或许已经被毁了。

拍卖结束后,美国铸币局局长亨利埃娜·福尔主持了一个意味深长的仪式,她将金币托在手上,当众宣布:“请给我20美元纸币,以便使这枚金币成为流通货币。”

大卫·雷登立即将20美元代买家交给了美国铸币局局长手上,现场响起一片掌声。“局长指出了流通货币和收藏品的最大区别,美联储展台里的两枚1933年“双鹰金币”只是收藏品,而只有这一枚才是流通货币。”

最终,买家并没有取走这件金币,这件金币因此一直存放在政府手里!

然而,事情也并没有结束。

2003年,美国费城的一位老妇人琼·朗博在已故父亲伊斯瑞尔·斯维特美联银行的保险箱内发现了10枚珍稀的“双鹰金币”。斯维特生前拥有一家珠宝店,朗博一家至今仍经营着父亲的珠宝店,珠宝店与费城铸币厂只有数街之隔。

琼·朗博把这十枚金币送到了铸币厂进行鉴定,铸币厂确定金币为真品后,却以朗博一家盗取国有财产为由,拒绝归还金币。

朗博一家对政府这种没收金币的行为提出质疑,2006年11月,他们提起诉讼,要求铸币厂归还金币,或者获得与史蒂芬·芬顿同等的合同,即将金币拍卖并跟政府平分收益。

美国政府认为,无法证明朗博一家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了这些金币,因此没有所有权。

政府的律师指出,将金币存在美联银行保险箱中的人并非斯维特,因为美联银行1996年出租这个保险箱时,斯维特已过世6年。而且,斯维特遗嘱生效后,他的家人也没有将金币列入遗产表中或为其支付遗产税。

前文提到过,1944年时政府曾追查出斯维特得到了10枚“双鹰金币”。斯维特当时承认说,他卖掉了其中9枚,但想不起来当初是如何得到的它们。斯维特生前也未因“双鹰金币”受到起诉。

这桩官司在费城地方法院开庭审理。费城地区副检察长代表政府回答了法庭的提问,她展示了朗博保险箱寄存银行的记录,从1996年到2003年,朗博曾频繁到银行打开保险箱,其中一次发生在斯蒂芬·芬顿那枚金币拍卖的前一天。副检察长暗示朗博早已知晓金币的存在,这些金币来历的合法性值得质疑。

朗博回应道,她之前只是去查看珠宝,2004年保险箱的底部翘起后,她才发现金币的存在。她在法庭上当众展示了保险箱的内部构造,以证明自己所言非虚。

这10枚金币也作为呈堂证据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们被装在防弹玻璃罩中,下面衬着蓝色的天鹅绒,散发着迷人的光彩。展出15分钟后,它们就在军警的层层保护下被送回诺克斯堡军事基地。

2011年7月28日,费城法院作出判决,支持政府一方的主张,朗博一家并不拥有对这10枚金币的合法所有权。

本文内容源自网络,天眷堂特约撰稿人 徐灵岩(金刀客) 老师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