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4 我要这标签有何用

如果你能随时随地看到别人对你的评价,你愿意吗?

《世界奇妙物语》中有个故事《贴上了》,主角就获得了这种异能。

男主是一位银行业精英,很有优越感,还有个习惯:走到哪儿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给别人贴标签。

直到一天,他能看到身边所有人对他的评价。

更可怕的是,这些不是无形的标签,而是有形的标签,实打实地被贴在了身上。

别人无法看到,他也撕不掉。

红色的标签是负面的评价,内容也会随着别人的看法改变。一般情况下,只要他开始迎合别人的想法,就会变成蓝色的正面评价。

别人的看法开始左右他的行为意志:

为了让下属们说他好话,他凡事亲力亲为,为了不被清洁阿姨讨厌,包揽清洁厕所。

怕被同事认为冷血,他批准了一家即将倒闭企业的融资。

希望别人认可作为上司的他,他包庇袒护职员。

职员虚假做账害他被解雇。结果,职员在心里说他是一个“容易上当的单细胞生物”。

太在意别人看法的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人们认为是个“一事无成的人”“可怜的男人”。

原来,人们贴起标签来如此随意。

而“去标签”, 居然让男主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你以为最糟糕的事情是因为被贴标签失去别人的认可

其实最糟糕的事情是,为了撕去标签而丢失对自己对自己的认可

标签的运作方式,其实揭露了心智运行的本质:

在这里,标签,即自我(ego)

即使“内心一万句xxx飘过”

也要承认的事实:

在我们理解贴标签行为前,先要承认一个基本事实:贴标签”能对个体的个性意识与自我认同进行塑造。而它在日常生活中,很有用,甚至太好用了:

-“小奶狗”走红后,一些视频网站的男生们开始自称“小奶狗”获取了大量关注;

-最有表达欲和身份认同的“90后”给新媒体贡献了无数流量;

......

从社会心理学解读分析,我们对一个团体容易形成刻板印象,并倾向于根据所认定的刻板印象对人进行分类,而无视每一个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个体差异。

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么做,这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因为它符合“最省力原则”。

人要处理的信息太多,如何迅速给对象进行分类来记忆,是我们不自觉的反应。这是一种聪明的认知管理。

如果刻板印象背后的经验足够丰富,它能给我们简化复杂问题带来便利。但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因为受刻板印象的蒙蔽而无视一群人的个体差异,这种刻板印象就具有潜在的危害:

-带着保温杯来上班,被嘲笑“油腻中年”

-健身时抽烟,被男性骚扰:“一看就不是正经女孩子”

-大夏天打伞,被嘲笑“你一个男孩子,怎么好意思。”

......

内心一万种xxx飘过,就是百口莫辨,有木有?

孩子的未来,

在你的口中。

贴标签潜在危害可以用成见威胁自证预言的作用机制来解释。

成见威胁(stereotype threat)是指一个人在某种环境里,会担忧或焦虑自己的行为,将会验证那些对于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而这种焦虑将会影响该人的表现,使得他的表现变差。

成见威胁是否会出现和任务是被贴上何种标签有关。如果任务被贴上中性的标签,那成见威胁就较不会出现;然而若测验附有与既有成见相合的内容的话,那参与者就有可能会有较差的表现。

例如对国际象棋下棋者的研究显示,如果女性参与这被告知对手是男性,她们的表现就会比预期的来得差;相反地,若女性参与这被告知对手是女性,其表现就会和过去纪录所预期的更一致。

被提醒说“女性在国际象棋方面的表现比男性差”这样的刻板印象的女性参与者,其表现会较差。[1]

换言之,如果你被贴上了一个负面的标签,你会因此而越来越焦虑,表现也越来越差劲。

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又称“自我应验预言”,是指其他人的判断会或多或少影响人们的行为,无论判断正确与否。换句话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应验了他人对我们的预言。行为确认(behavioral confirmation)是自证预言的一种:其他人的对我们的社会期望,会使我们的行为向着实现期望的方向发展。

中国版“屋顶大会”《少年说》中,父母和孩子们的常常出现“鸡同鸭讲”的对话:

——“女孩子就该多做家务。”

——“我老公为什么就不能帮我做呢?”

这个节目里,父母常常用一种标签化语言来要求孩子们,这让对话变得困难。

很多家长惯常说的标签化语言有两种。一种是贬低,如:你傻、毛手毛脚、闯祸精。另一种是暗示,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有你真是倒大霉了。

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孩子们很可能一辈子都难摆脱。

借网络之势,

去恶意攻击。

信息时代,一个标签兴起,很容易出现许多跟风的人。

现实中人们有可能受到了一些不公待遇,并产生了厌烦、愤怒等情绪,但很难在现实中宣泄,所以很压抑。由于当下社交网络的

匿名性,他们往往选择把它们输入网络社区泄愤,发起网络暴力,却丝毫不顾它会带来什么可怕的实际后果。

《人类实验室》就曾请来三位特点鲜明的嘉宾,以及20位匿名观众模拟“网络暴力者”。

三位嘉宾的职业分别是职业纹身师、小学老师、夜班护士。节目组先让他们穿着打扮,模糊身份信息,并让匿名观众来评价他们。

满手纹身的纹身师,被评为:可怕、瘾君子、黑社会大哥、暴力倾向、没文化、暴力狂、恶煞、不能嫁、危险、头脑简单、不正经......

cos二次元的貂蝉的小学老师,被评为:可约、不便宜、脑残、绿茶婊、贵圈很乱、声音好装、二次元渣、和摄影师睡过......

穿着性感的夜班护士,被评为:花瓶、心机婊、勾引男人、交际花、夜场女王、整多了、不正经、人肉炸弹......

当这些评价被投放在大屏幕上,三位嘉宾回头看时,即使有心理准备,也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我想静一下,我可以离开吗?”

形容当时的感觉,他们说:“情绪不受控制”“大脑一片空白”“像一把刀子一样扎在心上”。肆意评价,带给人们的伤害,很难抹去。

现在,在网络上利用标签实施“杀戮”的大部分人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而英剧《黑镜》第三季的《全网公敌》警示我们:

那些用标签伤害他人的匿名者,在未来也可能会被标签伤害。

未来世界,蜜蜂已经灭绝。科学家们研制出仿制蜜蜂来进行采蜜。一位天才黑客黑进了系统,把蜜蜂改造成杀人蜂,并在网上发布#Death to#的标签,谁在网上被诅咒得最多,第二天就会死。

人人都想趁机借无形的网络之势去恶意攻击那个讨厌的人。接连死去几个人,引起了调查组的重视。

——这是一起愈演愈烈的全民谋杀。

人们在天才房间发现这个系统后,一个政府官员按下了推送键,无数蜜蜂开始袭击人群,死亡数量陡升至38.7万人。

——死的都是那些在网上给别人贴#Death to#标签的人。

原来,这个系统的设计目的并不是为了杀那些评选出来的人,而是要惩治那些在网上肆意谩骂、滥用标签的人。

事后,愤怒的民众们举着“We want truth”在讨说法,想知道杀死数十万人的凶手是谁。

讽刺的是,杀死那些人的,除了篡改程序的天才,正是他们自己。

面对一个真实的人,

语言是匮乏的。

精神分析师李孟潮曾说过:

你(心理咨询师)认为这一切的来源是那个万恶的诊断体系而不是人,所以你要取消那个体系,让你来告诉来访者,这一切很自然:“哦,朋友!不要给你自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你会沉溺其中的,其实你很健康,不过是成长过程中小小的波折而己。”

这样你就给他贴上了“健康”的标签。

“当你坚持要‘去标签’时,‘去标签’本身搞不好就成为你的标签。”

标签的运用是如此地不自觉,想要不为其所害,首先,我们要警惕标签。

警惕简单粗暴地使用标签化语言,尤其是现在网络上的种种标签泛滥,标签中夹杂了各种很难分辨的负面评价,表面上很丰富多彩,但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对人的理解水平。

将人群迅速归类后,我们不再尝试深入理解一个人。面对一个真实的人,语言是匮乏的。

“当你‘标签’我,你在否定我”(克尔凯郭尔)

其次,我们要善用标签。

使用标签其实也是心智成熟的表现,它让人能够彻底融入社会。如果不贴上男性的心理标签,就很难获得心理认同;如果你不给自己贴上职业标签,你就很难获得职业认同。

当我们远离社会,撕掉身上所有的标签,我们就什么都不是。

可能我们一辈子都要警惕标签、善用标签、远离标签化语言、远离标签党,会很累。但我们如此努力地挣扎着不被定义,不就是不想成为任何人口中的人,只想成为自己吗?

《世界奇妙物语》里的故事结尾,终于摆脱了标签的男主,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他拒绝了女儿买手杖的要求时,身上突然再次出现了实体标签。

但他已经不再有任何惊慌和恐惧了。

当他满足了女儿的要求,标签从“小气鬼”变成了“我最喜欢爸爸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个好爸爸,

这不会因为一时的标签而改变。

参考文献:

Maass, Anne; D'Ettole, Claudio; Cadinu, Mara. Checkmate? The role of gender stereotypes in the ultimate intellectual sport.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8, 38 (2): 231–245. ISSN 0046-2772. doi:10.1002/ejsp.440.)

有温度有态度的心理学知识:关注公众微信号“简单心理”

听心理课/参加心理训练营:https://www.jiandanxinli.com/learns

预约心理咨询(或下载简单心理APP):https://www.jiandanxinli.com

心理咨询师专业学习课程:https://uni.jiandanxinli.com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