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 「岳云鹏」34岁,人生没那么简单

1985年4月份,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的一个岳姓农户之家,迎来了第六个孩子。

上头五个都是女儿,可是在农村,没有儿子的人家是抬不起头的。

终于生了个带把的,街坊四邻凑份子,请了个电影班子在他家门前晒场上放了部电影,《喜盈门》。

电影的主角名字叫龙刚,夫妇俩觉得硬气,于是拿来用在了儿子的身上。

人前风光百般好,背后辛酸无人知。

因为严重超生,罚款不算,孩子们还分不到田地,岳家成了全村最穷的人。

“家里特别小,一张床上有八条腿。经常早上起来,发现自己被挤掉在地上。”

长到十岁,父母觉得男女有别,终于给岳龙刚收拾了一个“单间”。

在他们家养牛的偏屋里,搭了一个铺子,他每晚就和牛一起睡。


家里的难,关起门来都好说。让少年岳龙刚难以释怀的,是班上同学“变态”、“娘炮”的指指戳戳。

因为没钱添置新衣裳,他自小是穿着姐姐们剩下的女装长大的。

那时候,学校有一位姓苏的老师,曾为他讲过话:衣服不在于男女款式,也不在于漂不漂亮,只要干净就好。

这句话,他记了一辈子。

多年后,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曲艺界大腕的岳云鹏,每年春节回乡,都要特意提上礼物去苏老师家里拜望。

老实人心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他们的信条很简单:做人,要能记住别人的好。

1999年,14岁的岳龙刚进学成为一名初一新生。学期末,老师在班上点了他的名:

“68元学费到底什么时候交啊?”

家里没钱,憨厚的岳龙刚不知道怎么回答。同学们的嘲笑声,却和小学时一般无二。

那年的寒假,岳龙刚跟父母说:不想念书了,过完年想去北京闯一闯。

母亲坐在煤炉前,仔细讲着她认为在北京有可能遇到的困难。父亲坐在门口抽烟,听着娘俩的对话,开口问:能不能留下来,跟他一起卖馒头?

少年岳龙刚使劲地摇着头。


那时候,他只觉得北京很大,只要好好干,就能有新衣服穿,就能娶上媳妇。

老实人未必有什么宏大的志向,但认准了一个目标,就能咬住不放松。

来到北京后,岳龙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了张假身份证。年龄够了、初中毕业了,人家才敢招工。

第一份工作是在石景山重型电机厂当保安。因为夜班忍不住打瞌睡,第一个月的工资算下来,还要倒找厂里20块。

为此,岳龙刚买了人生中第一包烟。

“不为抽,是为了提醒。犯困时,点支烟夹在手上。烟烧到手,一疼就会醒。”


这段岳龙刚的陈年旧事,也是后来岳云鹏经典相声《保安队的故事》之原型。

随后的几年里,岳龙刚辗转于北京城的各个角落。

在美食城后厨做过案板,在酒店卫生间刷过厕所,也在京郊延庆的工地上当过焊工。

直到19岁那年,进入北京老字号面馆“海碗居”,才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一位经常来吃面的老熟客,某天把传菜员岳龙刚叫到一边:“你嗓子挺不错的,我给你介绍一个人,你跟他学相声去吧。”

岳龙刚问是谁,客人回了三个字:郭德纲。

不比今日的大红大紫,15年前的郭德纲,也不过是领着几个徒弟四处走穴的的江湖艺人。

按照相声行的规矩,岳龙刚当属云字科,郭德纲赐了他一个“鹏”字,合起来,就叫岳云鹏。寓意大鹏展翅,冲破云天。

比起同门,岳云鹏年龄大、基础差,普通话都说不利索。


为了赶上师兄弟的水平,别人6点起,他就4点起;别人学戏曲专场,他散课后再加上评书、鼓曲;别人用六分的功夫,他就用十分的功夫。

老实人往往也是“笨人”,不会耍小聪明,也找不到终南捷径,除了下死功夫别无他法。

寒来暑往,一年过去了。2005年的夏天,郭德纲觉得是时候让这个徒弟试试水了。

岳云鹏的舞台首秀,本是一段15分钟的《杂学唱》。可因为过度紧张忘了词,他只在台上站了3分钟,就被观众嘘下了台。

《杂学唱》演成了“砸现场”,社团里有人劝郭德纲:这个人你赶紧让他滚吧!

但郭德纲看中了他身上那股痴劲。

“留他下来,这人就算一辈子在这儿扫地,我也认了。”

成名之后,岳云鹏曾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坦言,“我能走到现在,都是我师父帮我铺的路。”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口碑和影响力蒸蒸日上之时,德云社却遭遇了萧墙之祸。

2008年,郭德纲落难,德云社两名骨干成员徐德亮、王文林宣布退出。

2010年,退社风波再度升级,郭德纲力捧的“四大台柱”何云伟、李菁、曹云金、刘云天相继出走,德云社成了他和于谦的“光杆司令部”。

数年后,郭德纲为此事编了一段单口相声《教子胡同》。相声收尾处,他拖着长音念了一首打油诗:

娇溺儿孙掌上珍,

白衣未必出寒门。

劝君爱子须谨慎,

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年的恩怨,人心之中自有公论。我们只知道德云社风雨飘摇之时,站出来临危受命的那个人,正是岳云鹏。

回忆那段往事,岳云鹏说:“他们在德云社这几年,都是最幸福的时光。甭管走到哪,我觉得他们初一十五没地方磕头,不好,真是。”

曲艺行有位前辈曾经说过,“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岳云鹏都不算最好的,他就是占了一个“忠”字。

可这世上从不缺心眼快、脑子灵的“聪明人”,缺的正是这类忠厚本分的老实人。请君试看今日的“四大台柱”和岳云鹏,就不难发现:

“聪明人”见风使舵,或许一时跑得更快;老实人精耕细作,懂得知恩图报,最终却总能走得更远。

留在德云社的岳云鹏,一点点积攒着自己的舞台经验。

《武训传》、《白蛇传》、《歪唱太平歌词》……他把经典曲目和相声段子,一本一本地啃了下来。


2010年,郭德纲带着他生平第一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全国观众渐渐都知道了这个“贱萌贱萌”的憨小伙。

2015年,他搭档孙越在春晚上讲了一段《我忍不了》。相声说到一半,他扯开标志性的“破锣嗓”,唱起了《五环之歌》。

歌声很快越过五环,飘向了全国,他成了中国最火的喜剧人。

那一年,他说过一句话:郭德纲不是他的师傅,而是再生父母。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就在岳云鹏走红之际,故乡河南却传来了父亲去世的消息。当时的他,正随德云社一道在德国参加专场演出。

台下欢声笑语,数千人大合唱《五环之歌》;台上领唱的岳云鹏,却止不住让眼泪打湿了长衫。


曲艺行讲究戏比天大,可对一个老实人来说,天大地大,都比不过父母最大。

2017年,岳云鹏把父亲的故事写成文字,发到了网上。



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歌手许飞,还有诗人董玉方。三人合作,这段故事化成了一首歌,《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

这些年,演出之余,岳云鹏经常在微博上分享关于老家、关于母亲、关于姐姐的回忆。鲜为人知的,却是成名之后经济宽裕的他,给每一个姐姐都在老家的城里买了套房。

“小时候姐姐们都很照顾自己,现在到了自己照顾姐姐的时候了。”

老实人不忘本,他们永远不会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是从哪里出发。

他连续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成为了欢乐喜剧人第2季的总冠军,参演了多部电影。

他是《煎饼侠》里贱贱的五环教主;


他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为燕子付出一切的猪头;


他是《祖宗十九代》里的青年作家小贝;


如今已经红透半边天的岳云鹏依然谨遵师命,不忘初心。

他默默的为自己曾经读过的学校捐款,因为他希望不会再有像他那样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无法上学的孩子。

回到老家,他在乡亲们面前从来不摆明星架子。


2013年,岳云鹏在德国演出的前一天接到了弟弟打来的电话,告诉他父亲去世了。

于谦问他,你是现在走还是演完明天走?

岳云鹏非常想回去,可是师傅教过:“艺大于天”,他知道自己是演员,要对得起工作,对得起观众,哪怕演出只有一个观众是冲他来的,也得对得起这一个观众。

他拿出了自己的iPad,对着父亲的照片磕头谢罪。

2011年4月9日,岳云鹏举办了他人生中第一场大剧院专场商演,此前,因女友怀孕,他刚刚于3月25日在老家举办完婚礼。

在有1038个座位的北京民族宫大剧院,面对全场的观众,他和现在的搭档孙越表演了《当行论》《汾河湾》,还和以前的老搭档史爱东演出了《学歌曲》《拴娃娃》。

返场时,他向观众连鞠了三次躬,一度止不住泪水。

他说,

“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学相声之前不爱说话,学了相声,在台下还是不爱说话,今天想跟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小时候跟同学讨论过这么一个话题,是先成家还是先立业,我本想着要先立业,但还是先成家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把这场演出当成是我的立业。”


站在台上,他像是问观众也像是问自己,

“谁会花钱看这么年轻的相声演员说相声?想也想不到,今天能坐满了。”





很多人都说岳云鹏能够红是因为运气,如果没有郭德纲,肯定没有今天的岳云鹏。

不可否认,运气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没有哪一个人的成功是完全靠运气的。岳云鹏能有今天的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他自身的品质,他心地善良,踏实诚恳,懂得知恩图报,他是一个孝子,一个好徒弟,一个好师兄,一个好丈夫。

他能走到今天,是因为他忠于对自己的坚持。

2019年元旦,岳云鹏带队在重庆演出。

散场之时,他对着台下说:我唱着歌送你们走吧。

旋律响起,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一回生二回熟》。一曲终了,却无人起身离开。

他站在台上,一遍一遍地说,“哎呀你们走吧。”依然无人离座。

直到助理上台跟他说,“你不走,没人走。”他这才反应过来,深深一鞠躬,挥着手,下了台。


岳云鹏的经纪人王俣钦,在《我眼中的德云社》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岳云鹏说他从来没有过规划,也都不会去幻想。所以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会走向何方。

为人不忘本,做事不侥幸,处世不负恩。

不论走向何方,老实人岳云鹏,运气不会太差。

因为付出有收获,本分则心安,感恩有福泽,这是世界上颠扑不破的法则。